[機構報告 Institution Reports]
來自布魯金斯學會的這篇報告,分析了”十七大”后中共領導層人事結構,并以自己的視角對”十七大”報告做了解讀。
中共”十七大”新任領導班子在人員和政策上,保持了一系列微妙的平衡。事實上,包括常委會和秘書處,以及中央軍委在內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人員的選定,反映了黨內在一些關鍵性問題上取得一致。2213名代表7340萬黨員的大會,選舉出了204名中央委員會新成員。
公開資料顯示,中共對問題和挑戰十分清醒,并宣稱要解決這些問題。
人事變化
“十七大”召開前夕,外交觀察家十分關切地期待著新一屆政治局人選出爐(中國國內居民常常對此沒有多少興趣)。隨著警衛的調整,關于誰上誰下的人事變動的傳言持續了數周。人們的興趣特別集中在了胡錦濤的繼位人身上。
原上海市市委書記習近平在政治局艙位中排名第六,他掌管著中共中央書記處(這個機構負責處理中央委員會“領導集體”的日常事務),這預示著他很可能成為胡錦濤的接班人。如果到明年3月全國人大召開后,習近平能替代曾慶紅升任國家副主席和中央黨校校長職務,那么這個判斷就將得到證實。
李克強是西方分析人士一致看好的人物。此人原來是遼寧省委書記,作為團派干部,他已經干了25年。習近平的提拔已讓西方分析人士十分震驚,李克強也進入了常委名單,排名僅次于習近平。這意味著,李克強已經被內定為總理人選,他將接替溫家寶的工作,成為下一屆總理。
當然,對中國政治來說,五年還相當漫長,其中充滿了變數。習近平和李克強都在各自的“培養期”證實了自己的能力。不過,如果他們在繼任前不幸跌倒,恐怕還有其他人在等著他們的位子。
這些人中,掌控著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賀國強最引人注目,他在常委中位列第七。此外,李源潮也不容小覷,他直接從江蘇省委書記提升到政治局常委,被委以中央組織部長的重任。
至于誰能在五年后成功接替胡錦濤的職務,在中國高層中還存在其他一些決定因素。
首先,隨著曾慶紅“退休”、黃菊去世和陳良宇被清洗,胡錦濤已能夠駕馭經過自己栽培的七位年輕的省部級干部(現在,是否具備省級管理經驗已經成為能否升任的重要標準)。
其次,從政治局成員的教育背景來看,是不是工程專家已經不再具有支配性地位。當然,25名政治局委員中,還有12名是工程和自然科學行業出身,但與前一屆相比,這方面的人減少了6個。新提拔的政治局委員的學歷,大多具有社科、經濟、法律、新聞和人文科學背景。
由于現實問題需要綜合的解決能力,領導人物在教育背景上的變化,可能使他們在做出決定時,比工程專家更具有綜合性和系統性的特點。政治局委員的年齡普遍比較年輕,平均年齡為61.5歲,這預示著中共領導層正向“第五代”轉變。
第三,新一屆領導班子看上去在人員配置上十分均衡,這也體現了中共一向強調的“集體領導”的特點?,F在,這個領導班子還看不出有什么重大分裂和幫派活動的跡象,一些新的改革主義面孔被提拔上來,領導成員的制度配比顯得十分恰當。
事實上,與隨意的個人政治偏好相比,政治局常委會成員的確定更多體現了法定的特點。這是中共體制朝著制度化前進的一個重要標志。
最后,這個領導班子在與外國談判中將被證明是有效率、有能力的。他們的經驗都很豐富(其中劉延東為女性)。當然,這些人的位置和管理歸口還可能出現調整。因為他們中的一些人還缺乏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沒有人希望他們中有人在國內和國際事務中出現重大失誤。
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即誰將接替與美國和歐盟打了多年交道、掌管了10年對外經貿部的吳儀的職務。張德江有可能接替吳儀的職務,但他在對外貿易工作的經驗還需要接受考驗。
報告研讀
前面提到,公開資料顯示的”十七大”內容并無多少新意,特別是胡錦濤的報告和中共黨章修正案并沒有多少突破。仔細閱讀胡錦濤長達兩個半小時的報告可以發現,報告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會議決定將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寫進黨章,與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結合“三個代表”思想,共同成為中共的指導思想。
為給外界以黨的忠實信徒的姿態,胡錦濤的報告中,黨內問題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占了很大篇幅。其中,很多內容強調了“社會主義民主”、“黨內民主”、“政治協商制度”、“民主監督”和“發展基層民主”等問題。
在報告中,胡錦濤提到“民主”兩個字超過60次。過去幾年里,中共在民主方面的努力使黨內外受到很大鼓舞。為汲取前蘇聯崩潰的歷史教訓,胡錦濤在黨內決定方面盡量尋求反饋意見,并使決策更為透明。這種反饋機制來源于中共自身,以及與政治協商會議關系緊密的非黨內人士,普通公民的聲音也在反饋意見中有所反應。
在談到黨的改革的時候,胡錦濤對腐敗作了猛烈批評,強調要提高各級干部的防腐能力。最近幾年來,在即將離任的曾慶紅和新上任的賀國強的安排下,黨員的吸收、培訓、任命到評價體系制定,已經成為中共一項核心政策。
在報告其他方面,胡錦濤坦誠黨還面臨很多挑戰和問題,比如環境惡化、社會不公、城鄉之間和沿海與內地的發展差距、農民收入增長緩慢。
此外,在減少貧困、穩定社會秩序、法律規則、社會安全和司法公正方面,也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提到這些問題的同時,除了加強能源利用和環境保護之外,胡錦濤在問題解決方面提得不多。
胡錦濤的報告對軍隊現代化的討論也是標準化語言,對外界來說,都在預料之中。其中,最具新意的是,報告要求中國人民解放軍要“做好軍事斗爭準備,提高軍隊應對多種安全威脅#8943;#8943;”
胡錦濤還強調:要“提高武器裝備研制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質量效益”。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中共將改變在武器和裝備方面過多依賴俄羅斯的現狀。
談到臺灣問題時,胡錦濤的語氣顯得比過去強硬。他再一次強調;“臺灣任何政黨,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我們都愿意同他們交流對話、協商談判,什么問題都可以談?!焙\濤還首次提到要“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
最后,胡錦濤以常見的文字,談到了“和平發展道路”、“和諧世界”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自2005年胡錦濤在紐約聯合國首腦會議上發表演講以來,他再一次強調了以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為準則處理國際關系的重要性。
前瞻
胡錦濤在”十七大”做的公開報告顯示,中共在國內將繼續推行改革,對外則以合作為基調?,F在,中國國內的民眾和世界各國都在觀察,胡錦濤能否在第二個任期內堅持自己的承諾。
從國內來看,要解決好中國發展進程中長期存在的一些問題,需要耗費太多的精力。胡錦濤和溫家寶在第一個任期內已經做出了很多承諾,他們至少在政策上有優先權,但結果還有待觀察。
軍事上,胡錦濤適時強調了必須發展軍事工業獨立研發能力。長期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武器裝備上對國外的依賴過于嚴重。
胡錦濤對臺灣的語調顯出安撫的特點,很明顯,這說明中國領導人對陳水扁堅持“入聯公投”和其他臺獨活動十分擔憂。
中國的外交政策已經贏得很多國家的尊重。但中國與伊朗、蘇丹、委內瑞拉、津巴布韋等國家的關系,吸引了一些國家的注意,因為他們使中國與歐洲和美國出現了新矛盾。如何處理好與這些國家的關系,需要北京在外交方面表現自己的靈活性。
來源:美國布魯金斯學會
2007年11月
編譯:羅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