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雨后的城市畫面
8月2日,鄭州市新鄭路鐵路橋下,一輛公交車被困在積水中,附近市民冒雨組織救援隊,將被困乘客轉移到安全地帶。圖為救援人員優先轉移女性乘客的過程中,幾名男性乘客在車內等待救援。
(摘自《大河報》)

孩子飛渡怒江上學
怒江峽谷中的孩子們每天上學下學依靠的就是一條普通的家用尼龍繩滑溜索過江,為了上學,從7歲開始他們就要學習獨自“飛”著過江,沒有任何防護,湍急的江水似乎隨時可能吞噬這些幼小的生命。當地村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座橋,讓孩子們安全地上學、回家。
(摘自《南方都市報》)

與死神博弈76小時
7月29日上午8時40分,洪水造成河南省三門峽支建鐵爐溝河河床中心的原中國鋁業公司廢棄的鋁土礦坑塌陷,洪水通過礦井上部老巷泄入陜縣支建礦業有限公司東風井,造成淹井事件。經過76個小時的全力搶救,被困的69名礦工在8月1日12時50分全部脫困。此次救援創造了煤礦救援歷史上罕見的奇跡。
(摘自中國新聞網)

發射“蔬菜彈藥”
8月2日,以色列左翼青年正在給一個自制發射器裝“蔬菜彈藥”。這些青年發射“蔬菜彈”,抗議以色列用軍事行動回擊來自加沙的巴勒斯坦導彈襲擊。
(摘自國際在線)

汽車的抗議
8月1日,德國柏林,綠色環保主義者把一輛寶馬汽車裝飾成豬的模樣,以抗議汽車商不注意全球氣候變暖。
(摘自東方IC)

用手指撐起明天的生計
2007年7月6日,長沙盲聾啞學校,盲人按摩班的陶老師帶領班上學生練習指臥撐,鍛煉他們的指力,為成為盲人按摩師打基礎。學習按摩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想學好學精,沒幾年時間的磨練難以成器。長沙盲聾啞學校的盲生們,主要學習科目是醫療保健按摩。據學校的老師說,他們中一些人憑這門技術,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摘自《南方周末》)

奔跑的童年
在距離埃及首都開羅300公里的一處村落里,小姑娘拎著大水箱奔跑的身影成了每日的“風景”。由于水源短缺,這里的人們還在沿用著最原始的水桶積存的辦法,來滿足飲用水需求。
(摘自環球在線)

“政治家們,向我們學習吧”
伊拉克的冠軍是用鮮血換來的。亞洲杯賽上,伊拉克足球隊每走一步都伴隨著國內球迷因慶祝而釀成的血案。當隊長尤尼斯在雅加達舉起冠軍獎杯時,歡快的市民走上街道開車、開槍慶祝勝利。據了解,又有不少于20人在賽后被流彈擊中,命喪黃泉。動蕩的伊拉克或許會因足球而多少產生一絲寧靜。
(摘自《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