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歐洲大陸上最大的城市,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之一。這里有著溫帶海洋性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這里還是世界藝術都會,時尚者購物天堂,攝影家朝圣之地,孩子們的歡樂游戲場,背包客施展雙腳的樂園,這里可以給你旅途中所尋找的任何東西。
被眷顧的城市
入秋時分的巴黎,天氣好得驚人。云淡風輕,空氣清冽,看不到令城市人頭疼的尾氣污染,傍晚降臨或晨曦微露的時候,傾斜的陽光仿佛從不會受到任何遮擋,串聯起巴黎的蛛網式街道,總能恰好照亮一個在露天咖啡座忙碌的白裙侍者。
巴黎發跡于塞納河上的一個漁村,今天,已經“兩千”歲高齡的她顏面上不見一絲老態,反而因為人氣旺盛而神采奕奕且活力十足。巴黎的柔美也許得來自穿城而過的塞納河;自西向東,塞納河從城中蜿蜒而過;波瀾不興,陳年佳釀一樣散發醇香。河水與大道并行,幫助雙足鏈接陸地,為游船準備緩慢平穩的水上旅程,讓船和岸互成風景,并滋潤流經的巴黎盆地,讓它變成法國最富饒的農業地區。歲月給巴黎留下了美麗的皺紋,聞名世界的歷史遺跡和宏偉壯麗的現代建筑融合一體,彼此共生,缺不可。
騎著摩托車的“黑衣駭客”以光速隆隆穿行,綠燈短暫,信號燈在身后不耐煩的篤篤敲擊,過馬路的速度像在超市搶特價品。步履匆匆的巴黎人就在這樣的節奏里,涌過斑馬線,淹沒地下鐵。我混跡于巴黎人匯聚的人流中,準備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她。
路易·威登的總店就在香榭麗舍大道上,稍微轉個頭就能跟凱旋門打個照面。法國人會享受生活,假期到來,生意也可以不做。香街上每天都會有游客萬頭攢動,然而假期到來的時候,總會看到一兩家商店大門緊閉,對唾手可得的商機_無動于衷。生活為上的法國人,陽光和自由的時間是最奢侈重要的。
“迪斯尼”
巴黎人把“主題樂園”看作“亞美利加”商業文化的入侵。“你要去迪斯尼?!”在得到我肯定的回答后,一個土生土長的巴黎朋友作出痛心疾首的表情;這情緒是真的,巴黎人也許為這里的任何事情自豪;美食、藝術、咖啡館、左岸、購物——但這不包括迪斯尼。
歐洲唯一的(當然也是最大的)迪斯尼樂園位于巴黎城東側。同樣劃分為“探險樂園”、“明日樂園”等主題,不過配合法國國情文化,也有入鄉隨俗。科幻樂園的space Mounbln(依照香港迪斯尼樂園譯為“飛越太空山”)邊的水池里,漂浮著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海底兩萬里》中著名的“鸚鵡螺號”模型;旁邊就是《月球旅行》讓人進行太空之旅的巨型火箭。
一陣煙霧過后,你乘坐的巨型炮彈被以“第一宇宙速度”彈射入“太空”。一片漆黑中勁風撲面,眼前繁星閃爍,星云銀河恒星彗星,從身邊飛速劃過或須臾出現在頭頂,要不是“飛行速度”太快,仿佛伸手就可以捉到。
4維電影院里,正上映《親愛的,我把孩子縮小了》。把立體眼鏡推上鼻梁,當屏幕上縮小機的光束向觀眾橫掃的時候,電影院里所有的人都想把自己塞到椅子下面去。接下來是四處亂竄的老鼠,仿佛就從你的腳面上颼颼橫躍,一只好奇心旺盛的狗,也會用巨大的鼻子細細地嗅你一翻,并送上一個水量充沛的噴嚏一一當然這只是你面前的隱蔽噴頭造出的效果。燈光亮起,從影院里出來的人無不因為興奮過度而神采奕奕。
迪斯尼樂園的好處就是為你制造了一個重回幼年時代的機會。在園中漫步。啃著手里一只巨型焦糖蘋果,心態回歸孩童,塵世工作拋到九霄云外,不亦樂乎。更何況你的孩子呢。
夜巴黎
巴黎朋友帶我們從地鐵巴士底站出來。在一片夜色中七繞八繞,柺進一條遠離大街卻嘈雜喧鬧的小巷。咖啡館和特色餐館鱗次櫛比,三步寬的巷子里站著對著電話大喊的摩登姑娘,擠著三三兩兩出來過煙癮的男女,還有耐心等桌的戀人。
我們擠進一個不起眼的餐館,打算用一餐地道的法國牛扒。半間教室大的餐館在盡可能多的空間里堆滿了桌子,見那架勢,一旦坐下,最好誰都不要離桌來洗手或上廁所。
二樓也是座無虛席,峰回路轉才發現個偏座;白裙小哥送上菜單后就離去了,我們悶頭指點菜譜,玩兒猜字游戲。半晌過后,不見人來。左顧右盼一番,發現周圍桌上大多空空如也,只擺小籃切片的長棍面包充數,旁人或說或笑,不急不惱;右手邊的兩桌好像是多年后的同學聚會,身量已變,容顏不再,情誼未改,隔人敘舊,頻頻碰杯,擊掌大笑,旁若無人——看得好生有趣,法國女人也有如此豪爽一面。再看對面,像戀人小敘;女郎吊帶、夾趾涼拖加碎花一步裙,指銜香煙;言語溫柔,耳朵捉不住只言片語,卻從音調上辨得濃情蜜意。
回過神來,刀叉之間依舊空空如也,只好嚼些法棍打法時間。見旁人神情泰然,不見急躁催促,回想上次也在餐館,微醺的同伴以敲擊刀叉向侍者示威的情景,不禁莞爾;而現在也奈何不得,只好入鄉隨俗。
餐畢,窗外夜色已深,餐館眼前情景與50分鐘前無異,未曾有客人離座。我們來得最遲,走得最先。下樓在吧臺結賬,膀大腰圓的老板敲打鍵盤,瞪眼舉起三個指頭,低聲咕噥,意思是三個人就吃兩盤主菜?!我微笑點頭,他們那菜量對付亞洲胃真綽綽有余。
帶著睡意,我們看夜巴黎。爬出地鐵,一座耀眼的金色鐵塔隨夜風撲面而來。黑色的塔身隱沒不見,卻由無數燈光勾勒出來。片刻之后,靜止的燈光開始流轉閃爍,像被禁錮的煙火,像謝幕前的最后一曲。我們跨過塞納河上的橋,走到下面仰視著這個320米高的大個子。
鐵塔建于100多年前,—位法國工程師根據“一座象征機器文明、在巴黎任何角落都能望見的巨塔”的理念,設計了這座刺破藍天的鋼鐵建筑,慶祝法國大革命一百周年和在巴黎舉行的世界博覽會。有趣的是,世界科幻小說之父一一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曾經對鐵塔的誕生有過預言;1863年,凡爾納在《20世紀之巴黎》中這樣描寫100年后的巴黎夜景“一座沒有很大實用價值的燈塔刺向夜空,高達5000法尺,這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26年之后,在距小說中描述的位置不遠的地方,鐵塔建成。
在鐵塔的最高層,擺放著設計者栩栩如生的蠟像,鐵塔因此得名“埃菲爾”。從開始的抗拒到被賦予“首都的隙望臺”,以及“云中牧女”這樣的美名,巴黎人逐漸接受了鐵塔,它也當仁不讓地成為巴黎乃至法國的標志。
乘坐巨型電梯,順著鐵塔的巨腿緩緩而上頂層風景獨好,微風習習,舉目四望,燈影以營火,爍爍遍地。頭頂懸掛著指示牌距離北京多少公里,紐約、東京、漢城……仿佛聽到巴黎入耳語;這里是世界的中心。
正且陶醉,忽然強光頻閃,不能張眼,難辨東西一一原來那“最后的謝幕”又再上演,乃一邊攬客,一邊逐客是也。在一片眩暈中摸上電梯,降至地面,準備遁地回酒店。扭頭望鐵塔,又恢復媚態蠱惑人心。果然美感源自距離。我們倦意滿面,而對于巴黎人來說,夜晚才剛剛開始……巴黎的藝術殿堂
“巴黎何以成為藝術之都?”這個命題太大,讓人不敢贅述。以盧浮宮為例;盧浮宮坐落于塞納河水的北岸,始建于1204年,占地198公頃。即使沒有《達芬奇密碼》,如同華人建筑師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一般,盧浮宮于世界文明的金字塔之上,傲踞頂點。玻璃金字塔就在盧浮宮廣場的中央,是整座博物館的入口。
鉆進金字塔,乘滾梯至地下,便置身于巨大的地下空間里。兩邊的店鋪里可以找到一切與盧浮宮有關的商品;印刷著各種藝術精品的拼圖、冰箱貼、文具用品,在別處不容易找到的介紹館藏精品的精裝書籍。書是用克數很重的銅版紙印刷的,但我還是立刻買下,作為送給家人的最好禮物——你來不了盧浮宮,我把它帶回來給你。
盧浮宮里有200多個展廳,分為7大部分,藏著古代至19世紀中葉的藝術作品,更有大量希臘、羅馬、埃及以及東方的古董,還有法國、意大利的遠古遺物,共有珍品40多萬件。據說這里是應該以細水長流的方式慢慢品味的;只是饕餮雖在眼前,我們恰恰缺少強壯的消化能力,只好選擇精華,在盧浮“鎮館三寶”之前流連一番;蒙娜麗莎、斷臂的維納斯,以及薩莫雷斯的勝利女神雕像。
蒙娜麗莎原來僅僅是尺寸很小的一幅畫,與我之前在腦海中描繪無數遍的“完美邂逅”全然不同我們順著膚色各異的人流,自然被推到她的面前。面對每位帶著一窺究竟心理的游客,她慷慨奉上不變的神秘微笑。
從盧浮宮出來太陽正好,法國人在綠綠的草坪上三三兩兩,或仰或坐,好不愜意。我們學樣也坐下來,享用自帶的午餐。引來饞嘴鴿子無數。看得出這些家伙對我們的黃色皮膚頗有警惕,但無奈美食當前,唯有大膽上前。我們和一群饞嘴鴿子分享了午餐,仰躺在細密的草坪上,嗅著微風,遠處傳來孩童嬉戲的叫聲;坐起身來,背靠陽光,翻看剛剛買回來的書,正看到渾然忘我,朋友喚我出發。才發現褲子早被露水打濕。收拾好遺藩在草坪上的一切,回頭一望,草地回復初來神色,不禁心中大悅。
世界都市和法語王國
法國人以熱愛本國語言聞名,他們對游客的熱情往往因為這種可愛的固執而略打折扣。即使你操著一口流利的連美國人都點頭贊許的英語,去巴黎的行李里。最好還是塞入一本法漢互譯辭典,再不濟也需要筆和紙,才能以備不時之需。如果都不具備,你就需要一張表達神經豐富的臉和足夠的肢體語言。
曾經詢問一家餐廳老板娘,墻壁上那些精彩的照片是否是本地人拍攝的,她字正腔圓地用英語回答“我不會說英語”;我則報以禮貌微笑,并用唯一的法語說;“不好意思,我也不會說法語。”后來我向法國朋友轉述這個段子的時候,他笑著回答;“這沒什么,她也許和你一樣,真的只會說那句話罷了。”
大多數的巴黎人非常友好,雖然他們的英語和傳說中一樣蹩腳,但他們擅長用聲情并茂的法語加上肢體語言為你引路。不過,與陌生人的溝通交流,從來都是旅途的一大樂事。而且。巴黎為初來乍到的游客提供了最便利的旅游環境。
地鐵線幾乎可以到達任何你想去到的地方,而在每個售票的窗口,都可以免費拿到地鐵線路圖。通常一次購買十張票會便宜一些。每趟地鐵間隔僅僅約30秒,而兩站的間隔又非常短,因此巴黎地下鐵就成了自由人的地下“跟斗云”。而在地鐵車廂,或是歐洲鐵路線上。會使用以本國語言為首的至少五種語言提示。
巴黎是一座能讓所有人滿意的城市;想鍛煉的可以徒步游走;想瞻仰藝術圣地的可以去嗅嗅凡爾賽玫瑰,或是于盧浮宮、蓬皮杜中心和左岸深思想花銀子的應該去刷老佛爺;想喚醒童心的那就選擇去迪斯尼;剩下那些什么都不想干的——像個地道的巴黎人那樣,把自己扔街邊咖啡椅子上曬太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