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銀河鐵道之夜》北京首映的會場上,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座位上多是些小朋友,原本還以為會是像我這樣的動漫青年比較多呢。提到KAGAYA,那些小朋友知道的要比我清楚很多,真是有些自愧不如了。
這個關于銀河以及夢想的故事改編自宮澤賢治的同名小說,KAGAYA和他的兩個伙伴用了近3年的時間制作完成,于2006年在日本東京的“滿天”球幕劇場上映。整部影片看下來,沒有一個人物出現,只有桑島小姐的解說聲音,提醒我們主人公喬班尼的存在。對于一部動畫作品來說,這或許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但的的確確震撼了我。
作為太空美術(Space an)作家的KAGAYA,在國際上享有很高聲譽,但制作動畫這件事還是首次。這部作品對于創作者來說,與其說是一部作品,倒不如說是他童年的一個夢想。自幼喜愛星空的他,深深地喜愛著宮澤賢治筆下的《銀河鐵道之夜》。
“我從小就非常喜歡這個故事,看過很多很多遍,我一直想把從這部作品中所看到的風景和想象空間描繪下來。這是一個關于一部列車在銀河鐵道上疾馳的故事。我從小就非常想坐上這一列車,去看看銀河到底是什么樣的?可以說我的這部作品實現了我兒時要坐上銀河鐵道列車的夢想。”這就是這部作品背后的全部故事,不帶一絲功利,純粹到人人感動。大概人在沉迷一種東西的時候都是很有動力的,沉迷程度越深,動力就越大,就越能心甘情愿地完成一些別人認為困難的事情。
據說在日本,不少天文學者及愛好者都看好這部作品,希望借助它與天文學的淵源,用現代天文學知識來詮釋宮澤賢治所想象的銀河兩岸的勝景,達到在欣賞文學名著的同時,也能得到最新的銀河與星系的知識,融藝術與科學為一體的效果。但對于KAGAYA本人來說,重要的只是他終于圓了自己的夢想,而己。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曾經在心中描繪過美麗的夢,但之后實現的人少之又少。是我們太快地拋開了童心,還是現實太過無奈?
但至少還有許多像KAGAYA這樣的藝術家,孜孜不倦地為孩子們不斷描繪著瑰麗的夢境。
宮澤賢治在日本被奉為國寶級大師一一詩人和兒童文學巨匠。而他的命運,也仿佛他筆下的文字一般,像極了活生生的童話。
宮澤生于富商之家,可惜卻以家業為恥,和父親決裂之后,在一所農業學校里擔任教師職務。辭去教職后,一直居住在巖手縣的花卷市。就是在那里,他漫步在田地之間,遙望山野的風景。天空,以及燦爛的星河一穿行在農民之中,為孩子們講述童話和天上的星座;手把手教授人們改良栽培和肥料:被貧苦的農民簇擁在中間,向他們講述群山之外的科學、文化以及希望。
宮澤在世的時候,僅自費出版了一本根本沒賣出去過的詩集。而《銀河鐵道之夜》只為他帶來遲到的盛名。而日本教育部門還將他的作品選進了十二年義務教育的課本。他所留下的模糊手稿以及自費出版的詩集都成了天價的收藏。
只是,不知道這些收藏者是否了解了宮澤的真實心意,“為所有的人謀求真正的幸?!?。這也正是他筆下的主人公喬班尼在旅行盡頭時,所下定的決心。喬班尼是個貧苦孤獨的少年,在夢中他和好友一同展開銀河火車之旅。作者構架出的銀河繁花似錦,美不勝收。
喬班尼,在歡樂的星星節之夜跑上了天氣輪的山丘。山丘上可以看見瑩白、雪亮的銀河河岸上,芒草,隨風搖曳,掀起一片片波浪。天河水泛出一絲絲絮燦燦的漣漪,如同萬道彩虹,滾滾奔流……
在孩子眼中,只有美麗的旅程,漂亮的小火車隨著天空的芒草波浪飄蕩,在天河流水中,在三角點的銀光里,勇往直前地行進。鐵軌兩旁低矮的結縷草中,盛開著一簇簇如月長石雕刻的紫色龍膽花…,
而成年人,透過如此精致、唯美的氛圍,看作者筆下這個個關于生死的故事,感覺到文字傳達出的孤獨,看著少年走向成長走向成熟的過程,又感受到了些什么,恐怕還是千人千面,各有所思了。
這部《銀河鐵道之夜》無疑是宮澤逾百篇童話中,最難懂得的作品,雖然透明而又美麗,但卻又蘊涵了作者的生死觀、哲學觀、宗教觀,引得無數追隨者們不斷探索。而加賀谷穰或許就是其中較為特別的一個吧。
作為一個知名的太空美術作家,嚴格說起來他并非擅長動畫。但要感謝現代科技CG繪畫,給他足夠施展的空司。于是,他終于有機會重拾兒時的“白日夢”。
草地、夕陽、晚霞與天空交融的夜晚,隨柔風搖曳的植物上閃動著一片金色……熒幕上的世界精致華美。于是,觀眾在不自覺的情況下,一下被拉進了幻想的世界。
歷時三年制作出的電影并非完美,但除了他,又有誰僅靠一份愛的支持,就花下如此的大手筆呢?2007年的暑假期間,加賀開始了他的亞洲訪問活動,在上海、北京和臺北三地進行該片的放映活動。如果有興趣,不妨一起重溫經典,隨著綺麗的畫面,一起感受宇宙中奇妙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