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保暖內衣的發展
相信很多人認識保暖內衣都是從全國超級笑星趙本山的那句北極絨的廣告語“怕冷就穿北極絨,地球人都知道”開始的。這句廣告語也當之無愧地成為保暖內衣行業的第一廣告語。人們也由此接受了新興的保暖內衣。
異軍突起
如果從產業角度分析,保暖內衣屬于紡織分支的分支:紡織—服裝—內衣—保暖內衣,地位似乎無足輕重。但是,它的發展速度在中國傳統的紡織服裝領域卻可以用“異軍突起”來形容。
十年前(即1996年),俞兆林內衣的高價熱賣開始了保暖內衣這個行業的傳奇式興起。1998年,全國保暖內衣的廠家只有十幾家。市場的實際銷量也只有300萬套。到了1999年,生產企業已經發展到近70家,全國內衣銷量達到750萬到800萬套。2000年,生產內衣的企業已經達到3000多家,其中生產保暖內衣的企業就有500家,也就是說每六家企業就有一家在打保暖牌,參與保暖內衣市場的品牌達到300多種,銷量達到2500萬套到3000萬套。出現了3年內增長10倍的銷售奇跡,保暖內衣經歷了一個狂飆式的前進。據資料顯示,在1999年,全國保暖內衣銷售異常火爆,產品供不應求,上海幾家主流品牌的門口連日出現經銷商搶貨場面。保暖內衣的種類也層出不窮,更新換代的頻率加快。有夾層的保暖型內衣、純羊毛內衣、棉加萊卡彈力保暖內衣三大類材質成為秋冬暖流,為不同需求、不同消費品位的人創造了較大的選擇。款式上也出現了配合時尚節奏的羊毛背心、短袖內衣及不同長度的超柔軟型羊毛內褲等不同溫度、不同表情的保暖內衣。
巔峰之后的下滑
但物極必反,超高的利潤、快速的市場增長、火爆的市場趨勢,導致大量生產商與經銷商的介入,致使產品出現供大于求的現象。并且由于產品概念的逐步老化,消費者的消費熱情也消退下來了。加上過多的保暖內衣品牌與廠家無序的競爭,大家的產品訴求點全部在“保暖”這單一概念上,導致幾百家企業集中在一個幾乎沒有細分的市場里發展。在競爭手段有限的前提下,相互詆毀攻擊的惡性競爭之風驟然興起,引發了轟動一時的“2000年保暖內衣大戰”。保暖內衣市場開始出現下滑局面。
從2000年后,整個產業風生水起,經歷了以產量為中心的無序競爭、以質量為焦點的自由競爭和以傳播與技術為主體的惡性競爭階段,其間不斷地上演了數量戰、質量戰、廣告明星戰、技術概念戰與價格戰……多年來,保暖內衣在慘烈的惡性競爭中,匆匆結束了一個產業的導入期與成長期,經過2001-2002年的短暫休整,到2003年,在經歷了2000-2002年春秋戰國般的市場混戰后,大浪淘沙,50%以上的企業都退出了競爭舞臺。隨著競爭格局的演變,整個產業處于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的艱難過渡中。
之后,保暖內衣行業出現分裂,許多經受不住打擊的中小型企業紛紛停產或轉向經營其它產品,市場回歸平靜。

在混亂的保暖內衣市場進行硝煙彌漫的戰爭時,一項規范行業標準的辦法呼之欲出,并且順利出臺。2004年,新的《針織保暖內衣》行業標準出臺,對保暖內衣規定了11項質量指標。其中,保暖率低于30%的產品將不能被定為保暖內衣,只能算是普通內衣。保暖內衣新標準正式實施,標志著保暖內衣行業進入規范的發展。但是也因此很多不符合規定的產品被迫退出市場。
現狀堪憂 問題堪多
招商難、利潤低、零售動不起來,這已經是整個保暖內衣行業的共同面臨的問題。在這種狀況下,于是就出現了一些品牌商“加5塊錢發貨”的無奈舉措,而許多生產廠商憑借成本低的優勢,也乘勢殺人市場。生產商爭相開會拼殺圈地、品牌商微利經營、經銷商左右彷徨……保暖內衣這條繩上的每只螞蚱如今活得都不怎么樣。
作為一支新軍,保暖內衣行業歷經十年磨礪,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形成相對獨立的市場。生產保暖內衣的企業,從寥寥數家發展到目前近500家,銷量從一開始的數十萬套到如今的3000多萬套,產品則從最初用絮棉、塑料薄膜做內膽的“小棉襖”型內衣,發展到現在的品種繁多,有“科技派”、“活力派”、“舒適派”、“名士派”之分。可以說,中國獨創的保暖內衣已經形成龐大的產業集群,在整個內衣市場格局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然而完全市場化的運作,使這個行業從一開始就缺乏足夠的政府調控和行業規范。先行者獲取暴利的誘惑,相對較低的進入門檻,使越來越多的后來者“義無反顧”地加入了角逐的行列。隨之而來的,是盲目上馬之后的惡性競爭。每到秋天,這個原本象征收獲的季節,就成了保暖內衣行業慘烈廝殺的戰場。
前兩年秋季,保暖內衣業惟一的“馳名商標”“南極人”在北京宣布,要做“保暖內衣業的格蘭仕”,并以50%的降幅拉開了一場“洗牌”戰役。當年,保暖內衣銷量遭到“腰斬”的命運,有人驚呼,暴利時代徹底終結,保暖內衣行業面臨“生死劫”。
十年的內衣市場操作,一直在見證著保暖內衣市場的潮起潮落,在經歷過概念戰、價格戰的惡性競爭之后,保暖內衣市場的利潤已跌至谷底,現正處于行業變革的僵局之際,不再是“富翁式”的賺錢戰役,而成為“企業式”的持續戰爭,面臨的是新一輪的整合升級與快速消費大盤運營時代的來臨,面臨的是企業整體產業鏈條的控制能力、系列產品的開發設計能力、營銷系統的運營管理能力,行業僵局需要新的競爭優勢與新的運營規則來打破,2007將是保暖內衣行業新一輪破局之戰的起點!
展望2007:微笑面對整合理性營銷
1 唯有反思,求變,才是出路
要改變行業內十年來形成的渠道模式,掙脫近十年的經驗束縛,并非易事。事實上確實如此。有人在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新的概念,用新的概念去刺激消費、鼓動渠道信心,可是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概念戰之后,這一招也不怎么管用了——從消費者到經銷商,大家都知道這是在“忽悠”,大家都不買賬了。還有人繞開總代,嘗試“扁平化”與“下沉”,通過壓縮渠道的“長度”,節約渠道成本,煽動價格戰,號稱要“洗牌”,結果好像把自己給洗掉了,一些本來有些根基、大有前途的品牌,從此走向了沒落。這就像晁錯提議漢景帝削藩結果把自己給“削”掉了一樣,歷史從來就是如此,改革從來不會一帆風順,探路者必須作出犧牲。
很多人都在“求變”,雖然沒有“變”成功,但“變”仍然是唯一的出路。
2 保暖內衣渠道仍然需要“削藩”
廠商、品牌商、總代理、二級代理、三級代理、零售商,保暖內衣渠道顯然是有些過于冗長。如今終端零售價越打越低,打下去要再回升,是不可能的了。在這種情況下,中間商的利潤勢必越來越少,僧多粥少,最終只有裁員。再者,由于代理商的自主權太大,并且各自都打各自的小算盤,各品牌在區域市場的命運幾乎完全掌握在代理商手中。代理商就好比諸侯,當他們嚴重威脅、制約品牌商中央集權的時候,“削藩”自然也是在所難免。渠道模式將像王朝體制一樣,最終將從諸侯制變成行省制。保暖內衣行業是個科技含量低的行業,品牌商在產業鏈中的角色必然是重營銷而輕研發的。所以,保暖內衣廠商在產業分工中,基本上不可能轉化成純粹的科技型公司。因此,保暖內衣廠商要吃市場這口飯,“削藩”就是必然的,問題只在于如何“削”。

渠道“削藩”的方式有很多種,最直接的,就是取消某一級別的代理權。比如,取消地級代理對縣級代理的控制權,由省總代直接對縣代服務:或者,取消省總代,廠商直接對各地代、縣代服務:更直接的,就是取消某一區域的所有代理商、經銷商,由廠商、品牌商自營,等等。間接一些的,就是廠商與代理商聯合捆綁,互相參股,代理商可以參與品牌商的經營決策,而品牌商也可以對代理商的經營行為進行有力規范。兩種辦法慎重并用,在不同的區域采取不同的策略。試想,那些代理商幾年來苦心經營著某一個品牌,這經營權突然被取消,他們將何去何從?因此,渠道削藩,必須保證代理商的利益底線,穩步推進而不冒進,是渠道“削藩”的必然選擇。
3 繼續嘗試直營
一般來說,省會一級市場都是由省級總代理直接操作的,但是,目前,在保暖內衣行業已有不少省級總代理開始嘗試在省內各地市增設直營點,在各地市開設專賣店或者進駐當地百貨商場。省代向下面收不到款,只好自己直接去做,同時,廠商也作出一些讓步,提供一定的支持。在這種趨勢下,總代區域市場直營最終將有可能演變成為廠商直營,省級總代的職責就有可能向類似于廠商辦事處的角色轉變,在經營的過程中賺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逐步成為廠商區域市場直營的幫手。而對于服裝行業來說,通過直營取得成功的案例也不少。三槍有不少加盟的專賣店,但其自營專賣店貢獻的銷量也是不能小窺的。而杉杉西服當年更是依靠直營店迅速建立自己的網絡,樹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相對于代理商模式操作而言,廠商直營的優勢并不在于渠道成本的降低,而是更有利于終端形象的統一以及銷售策略準確執行到位,網絡的穩定性、終端形象、終端質量都將會得到提高。而直營的相對缺點則是需要廠商投入更大人力、財力,終端拓展的速度也遠不及加盟代理來得快。因此,選擇這種變化的廠商,必須拋棄往年快速增長擴張的經驗習慣,學會堅持、隱忍與沉穩。
4 終端變革
對于保暖內衣而言,最大的問題可能并不是代理商身上的問題,更讓人費心的,可能是在零售商身上。業內有人這樣評價保暖內衣在百貨商場的狀況:“樓層越來越高,位置越來越小”百貨商場對保暖內衣的冷淡,以及百貨商場高額進場費、店慶贊助費、促銷費等等名目繁多的費用,已經使得各保暖內衣供應商苦不堪言,在百貨渠道之外,尋求新的突破,已經在所難免。自建專賣店連鎖系統或者內衣大賣場,已經成為眾多品牌商、經銷商的無奈選擇。“趣我家”(浙江神力)、“浪仕威內衣生活館”(浪莎)、“綠色四季”(河南/上海)、“純棉時代”(四川)等等,都是各品牌商、廠商、以及諸地代理商們基于自建渠道這個思路上的一種嘗試。而正在做這種嘗試的,除了以上列舉的這些例子之外,還大有人在。品牌組合店、品牌專賣店,甚至是綜合性的內衣大賣場,四季產品的延伸,產品結構的靈活組合,社區便利型的內衣店以及繁華商業街的內衣形象旗艦店、大賣場的店中店等等,都是保暖內衣未來渠道變革的方向選擇。
此外,在終端變革方面,對于保暖內衣而言,除了銷售地點的選擇變化之外,銷售時間的變化則表現得更加深刻。保暖內衣品牌朝四季產品延伸,那它還算不算是一個保暖內衣品牌呢?眾所周知,保暖內衣在百貨商場的針織區度夏,其實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反季銷售銷量可憐得很,延伸產品放在那個區域賣,又賣不起價。而在自建終端中推出許多延伸產品,比如家居服、T恤以及文胸、底褲、襪子之類的產品,這些產品已經把競爭指向其他邊緣行業了,這就意味著保暖內衣品牌要參與更廣泛的競爭了,那么,參與這種競爭,保暖內衣勝出或者說活下來的幾率又有多高呢?這個問題,還是交給實踐去回答吧。
值得注意的是,季節性強、銷售季節短的產品,除了保暖內衣之外,其實還多得是。比如羽絨服、羊毛衫等等。而受銷售時間限制最厲害的,莫過于月餅行業。月餅的銷售時間遠比保暖內衣短,但這個行業卻能一直活到現在,到了中秋節前,諸多零售商仍然樂于拿出足夠的銷售空間、促銷精力來推廣這個品類,這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我們不得而知。因此,保暖內衣在渠道變革中,還可以從類似的行業中去尋求一些啟發。
5 倡導新生產運動
近年來,我國低成本的勞動比較優勢正在被周邊和拉美國家所模仿,單純靠勞動力、原材料等資源成本的比較優勢無法為中國的內衣生產企業贏得未來。依靠貼牌生產并不能長期維持企業的生存,只有生產自己的產品才有出路。因此,廣大內衣企業需要變制造產品為創造精品。

為此,我們倡導在業內發起新生產運動。所謂新生產運動,即通過提高員工待遇,改善員工的居住環境和工作環境,實施人性化管理,調動員工的主創性,增強其歸宿感和使命感,進而為企業創造精品,而不是利用廉價勞動力制造廉價的產品。新生產運動可以將傳統的“U”型產業曲線(也稱“微笑曲線”)改變成“W”型產業曲線,這是生產型企業突圍的新方向。
6 變招商為聯商
品牌都應有產品與價格的定位,沒有定位就等于沒有目標。目前的保暖內衣品牌中定位明晰的少之又少,大、中、小品牌聚集在一起狂打價格戰,讓消費者感覺保暖內衣價格的水分太大。現在是品牌競爭的時代,也是經銷網絡競爭的時代。隨著銷售市場的細分和銷售模式的多元化,人們發現過去的招商模式和招商理念已經不適應當今的市場環境了。而“聯商”做為一種更為科學和合理的運營方式理應受到企業的重視。簡單地說,二者的區別在于:招商以“圈錢”為第一目的,聯商以共同經營市場為第一目的:招商強調的是廠、商之間的博弈,聯商強調的是聯心:招商帶來的是短期利益,聯商帶來的是企業的長足發展。二者出發點不同,后期推廣的策略也不同。因而,保暖內衣企業需要明確自己的定位,不斷更新自己的市場推廣方法和營銷模式。
7 由單點競爭轉向體系競爭
幾個月前,在某知名內衣公司任職不到~年的營銷負責人帶領幾名骨干集體跳槽,又一次讓筆者感到內衣行業(主要指大內衣)的浮躁。在市場競爭不夠成熟的年代,只要擁有價格優勢、品質優勢和宣傳優勢中的一項,便能成就一個保暖內衣品牌。而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依靠品牌策略、產品性價比、經銷網絡盈利能力,甚至包括物流體系、行政效率以及財務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實力。因此,提高體系競爭能力才是出路。最重要的是,產品研發要有體系,注重從點到線、再到面有計劃地推進。舒適、健康、美觀是內衣產品永恒的主題,但是目前保暖內衣產品的研發中對舒適、健康等方面關注較多,在外觀的時尚化和個性化設計方面比較滯后。很多生產保暖內衣的公司只有打板師,沒有專業的服裝設計師,導致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缺少品牌內涵。這樣的產品很難進行差異化定價,也很容易陷入價格戰的旋渦。所以,開發具有品牌特色的系列產品,對于保暖內衣企業來說,具有將參與市場競爭的“兵”發展為“兵團”的威力。
8 化產品營銷為品牌營銷
由于中國市場的多元化,產品營銷不是沒有市場,而是現在從事產品營銷的企業比例太高(80%以上),不利于產業整體升級。因此,還需要大量的企業實施真正意義上的品牌營銷。
二者的區別在于產品營銷是簡單的產品買賣,往往賺不到豐厚的品牌附加值。品牌營銷屬于營銷領域的“高科技”,是策略、資金和時間壘起來的,三者缺一不可。品牌營銷以賺取品牌的附加值為第一目的,出售的是產品的價值,不但需要構建完整的營銷體系,還需要與品牌定位相符的產品系列和價格體系,更需要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做保障。
面對日益成熟的市場,保暖內衣企業必須要有品牌、銷售管理、市場推廣、客服、物流以及財務管理等多方面的系統競爭優勢,單靠某一點上的成功是很難支撐的。目前,保暖內衣行業還沒有一家公司具備這種系統競爭優勢,特別在資金使用效率、品牌營銷和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尤顯不足。
此外在企業發展發面,無論大企業也好,小品牌也好都要立足于市場,腳踏實地的做好三件事:
(1)、企業品牌
任何產品在市場上要想立足并且要長遠的發展,必須進行企業和產品的品牌建設,靠任何投機取巧的手段,只能求得一時的發展,并不能求的一生的繁榮。可口可樂、奔馳、寶馬、福特等世界眾多知名企業的百年品牌打造也不是靠廣告和概念給打出來的。他們無一不是通過品牌塑造與品牌體驗打造出來的。
(2)、產品質量
一個好的產品必須有好的產品質量,沒有好的產品質量做基點,再好的概念創意,再大的廣告,再低的價格也難拉動市場銷售額的增長。而惟有靠產品的質量,真正能夠為消費者帶來利益的產品才能有市場,也才能在市場上取得良好的業績。企業的發展也將有堅實的基礎,企業才能長久持續的發展。
(3)、技術創新
任何一個企業的成功,都不能滿足于歷史現狀,必須不斷的進行技術創新。
只有進行技術創新的企業才能獲得發展的動力,企業的競爭力才能夠真正的得到加強。特別是中國加入WTO0后,外資品牌和技術的進入,必將加劇市場的激烈競爭。而惟有技術領先的企業,才能在市場上領先一步,獲得巨大成功。

總體而言,我們必須承認保暖內衣已經告別了高速膨脹的時期。保暖內衣,已經不是一支投機性的短線股了。概念老化,加上全球氣候變暖,單靠以往粗放式代理渠道模式已經不適應未來行業發展變化了。以概念炒作調動渠道信心s消費熱情,已經不是什么好辦法了。渠道運營模式的精耕細作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而這個過程變化的最顯在特征就是從狂熱轉變為冷靜,從浮躁變為理性。
讓我們共同營造一個溫情的2007保暖內衣市場,將濃濃暖意傳達給每一個人!
PS:保暖內衣常識全攻略
Lingerie教你保暖內衣識真偽
通過一看、二摸、三拉、四穿、五洗滌,即可識別保暖棉內衣是否假冒偽劣。
一看:產品的包裝盒顏色、公司的商標、吊牌和條形碼。有的包裝盒底還有公司商標隱形防偽標志。
二摸:凡是正宗的產品輕薄柔軟,富有彈性,手感很好。
三拉:把內衣的領子、袖子和腰圍,橫向、豎向往兩邊用力拉。如果是假冒產品一般都沒有彈性,用手拉后就不易回縮到原來的尺寸。
四穿:貼身穿著,有良好的舒適感,并能感受到保暖御寒、抗風透氣、導濕保濕、輕柔等特點。
五洗滌:正宗產品,能經得起洗衣機的反復洗滌,用脫水機甩干后不變形、不縮水,曬干后照樣挺刮。
Lingerie教你如何讓選擇保暖內衣
挑選保暖概括起來就是看、摸、聽,試、選,這5個步驟。
1、看就是看面料:一件內衣內外面料的好壞,是影響穿著舒適程度的關鍵。內外表層使用40支以上全棉的產品是最好的,它的柔軟性、透氣度、光澤度都比較好,而且洗滌后不會起球起毛,長期穿著后也不會有衣物不斷抽絲的現象。
2、摸是指手感:優質內衣對中間保溫層的要求很高,內襯使用超細纖維的內襯,既柔軟又有良好的保暖性能,因此,用手拿捏,手感柔順、無異物感的產品說明其用料較好。
3、聽是聽聲音:一般的老式保暖內衣產品是在保暖內襯中加一層pvc塑料膜來增強抗風能力,穿著時容易發出“沙沙”聲,透氣性不好受影響,此外,這種內衣易積聚靜電,穿脫時易發出明顯的“噼啪”聲。新一代保暖內衣,使用新材料、新工藝,基本上克服了上述缺點。選購時只需輕輕抖動或用手輕搓,聽一下有無“沙沙”聲即可判別。如果沒有這種聲音,是可以考慮購買的。
4、試是試彈性:好的保暖內衣更發符合人體的曲線,穿在身上沒有臃腫、遲滯的感覺,各關節的活動也十分自如。購買時,橫向、縱向拉伸試看內衣的回復性,一般織物內的填充料為棉絮,雖保暖但因結構松散而回復性差,經拉伸后無法回復,產生空洞、影響保暖功能。優質內衣拉伸性及回復性均優且不易縮水,可反復機洗而不變形。
5、選就是選品牌:一件內衣,從原料選用、紡紗、織布、染色、縫制到檢驗出廠,各個環節、工序都需嚴格把關,這樣才能使產品的保暖率、透氣性以及抗菌、彈性等各項指標均符合標準。
Lingerie教你不同特質保暖內衣的不同選擇
選擇一:棉+萊卡 貼身伴侶
純棉內衣的舒適性是公認的,也是人們秋冬的當家內衣。但純棉內衣容易松弛、縮水,領口、袖口容易松垮、變型,膝部也容易出現影響線條美感的鼓包。萊卡的問世,則為純棉內衣帶來了一場新的革命。萊卡纖維的棉質內衣,也成為了最新一代的衛生衣。
典型產品:“莎美娜”彈性保暖內衣,由臺灣莎美娜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創造、昆山莎美娜公司生產。
特點:這種彈性保暖內衣,與為了減免松懈而在領口、袖口、褲口等部位設計上含萊卡纖維材質的內衣不同,它采用的是含萊卡棉織物,是天然織物與合成織物的結合。該產品采用美國杜邦萊卡與精梳棉(棉90%、萊卡10%)制成,彈性非常好,穿著后不易變型、不松弛,即使洗滌多次,在領口、袖口、褲口也一般不松懈,而穿著感覺上又有棉的舒適感。
保暖程度:中等,比普通棉衛生衣好,薄厚基本一樣。
消費掃描:現在許多中、青年人是把它作為普通棉衛生衣來穿的,貼身保型。由于有彈力貼身,感覺上也更柔軟、保暖些。“莎美娜”今年的款式、色彩比去年豐富,有男女十幾個款式,同時還推出了兒童系列。
選擇二:溫暖羊毛內衣
純羊毛內衣已經紅火了許多年,但對于富品位的族群來說,他們對羊毛內衣的要求更多,追求柔軟、舒適,造型上要有良好的視覺效果,還要能與他們時尚的裙衫相匹配。
典型品牌:邦仕惟
特點:作為來自澳大利亞的著名內衣品牌,“邦仕惟”充分利用自身悠久的生產歷史及先進的生產技術設備,將羊毛內衣精品演繹得淋漓盡致。該系列原料全部采用澳洲進口羊毛,并用進口無害后處理原料,織出的成衣柔軟、順滑。特別是“美麗諾”羊毛材質的內衣更是羊毛內衣中的精品。用最細的“美麗諾”超細羊毛織出的內衣具有異乎尋常的柔軟和華麗感,穿在身上非常舒適。其成衣采用獨特的無縫式環式針織技術制作,提高舒適程度的同時,呈現出形體的線條與最佳的視覺效果。另外,容易保存和洗滌。
保暖程度:好,有薄型和厚型兩大系列。
消費掃描:目前主要消費群集中在白領階層及外企人員。款式、用途多樣富新意,有輕薄型羊毛背心、鏤空提花的長袖及長褲、“美麗諾”羊毛系列也有鏤空提花的薄型和平紋密織的厚型兩種選擇。另外,還有羊毛短袖內衣及與裙配穿的羊毛中褲等。
選擇三:實惠型多層保暖內衣
這一類保暖內衣都具有夾層,早在幾年前丹儂太空棉襯衫曾在市場上風光一時,銷聲匿跡幾年之后,去年南極棉材質在市場上崛起,僅“南極人”、“俞兆林”兩個品牌就銷售了180多萬套。而在今年南極棉、北極絨大戰之際,純棉、保健、抗菌、超薄、保暖、透氣的新一代高新內衣又開始推出。
典型品牌:南極人

特點:該品牌的高新內衣系列與眾不同的是,內外均采用了全棉面料,解決了全棉面料與中間層縮水率不一致的高科技難題。里外純棉的材質,克服了滌棉類產品容易起球、起靜電等不足,穿著也更加舒適。可改善人體微循環的天然微生化材料的融入使功能由單一的超保暖功能變為集超保暖、抗菌、保健多功能為一體。
保暖程度:據上海紡織大學檢測,一套“南極人”高新內衣的保暖率約相當于同等厚度毛衣的2.5倍。
消費掃描:輕便、實用、非常好的保暖功能,吸引了廣大工薪階層消費者的青睞。成衣款型設計略寬松,特別是襠部,給不同體形、年齡段的人提供了較大選擇空間。目前產品主要有超薄型和加厚超保暖型兩類。
關于保暖內衣的清洗:
1、將洗衣粉(也可以將比較溫和的洗衣皂直接擦在內衣上)倒入常溫溫水中,不要用太燙的熱水。把內衣浸泡10分鐘左后,輕輕拍打并揉搓,之后輕輕壓出污水。千萬不要用刷子刷。
2、洗好后找條大毛巾吸干水分,或者用洗衣袋包好了放進洗衣機里脫水,但是一定不要用力擰干。
3、晾曬時,現將保暖內衣拉整平順,掛在陰涼通風的地方,不要在太陽下暴曬太久,也不要放在比較潮濕的地方。
關于保暖內衣的保存:盡量不要使用塑料密封的方式,不然衣服容易發霉。也不要和樟腦等防蟲劑方在一起,以免使衣料失去彈力。
此外Lingerie溫馨提示保暖內衣的三個誤區:
1、“卡”沒有廣告說的那么玄乎,它只不過是廠家給纖維面料起的別名而已。比如,“暖力卡”和“熱力卡”就是腈綸,“塞維卡”是聚酯,“萊卡”、“魔卡”就是一種具有彈性,不容易起毛打卷的纖維。
2、抗菌劑并不能融入內衣而達到長久滅菌的效果,僅僅只能附著在內衣上,一洗就洗掉了。
3、遠紅外線保暖不保健。保暖內衣經過遠紅外線處理之后,遠紅外線發射率提高,產生的遠紅外線相應增多,從而達到保暖的作用。保暖內衣與人體自身所發射出的遠紅外線是相似的,對關節炎和體弱畏寒有一定輔助作用,但是對幫助睡眠沒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