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世間之人,一生得一物,緣也。
這“物”對于周青馗來說,便是藝術酒瓶。他醉心于藝術酒瓶那片五彩繽紛的美妙世界,得到了無盡的歡樂。
1999年某天上班的路上,周青馗看到一個收廢品的三輪車中有一只古代編鐘形的酒瓶,感到十分好奇,便花5角錢購得。他因此事突發奇想:酒瓶收藏花錢不多還挺好玩,從此一發而不可收。周青馗辦事執著,不怕吃苦,為了早出成果,他給自己定下了“一天至少收藏一只酒瓶”的目標。為完成計劃,他跑遍了山東德州和周邊縣市的廢品收購點。幾年來,他為此丟了兩輛摩托車,數次被狗咬傷。近幾年,隨著酒器收藏的深入,周青馗幾乎走遍全國,從北國冰城哈爾濱到海南三亞,從渤海之濱到青藏高原,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憑著對收藏的執著和癡迷,迄今他已珍藏各類藝術酒瓶8000余只,成為國內酒器收藏領域公認的大家。
走進周青馗的家,立即感受到一種目不暇接的欣喜和陶醉。224平方米的住宅,除了廚房外,其他房間甚至陽臺、走廊與洗手間均擺滿了各式各樣、五彩斑斕的藝術酒瓶,形成一個琳瑯滿目的酒瓶大世界,給人以強烈的藝術震撼力!這些酒瓶按材質分為陶、瓷、紫砂、竹、木、金屬、皮革、玻璃、紙質等九大類;按形態分為人物、動物、葫蘆、山石、建筑、花瓶、鐘鼓、盅壺、飛機、船艦、火箭、象棋、麻將、撲克牌等幾十個品種。8000余只酒瓶各具風韻、包羅萬象。細心的周青馗還把不同形狀、不同地區的酒瓶歸納成藍色幽默、紅色警示、動物世界、人物春秋、天下糧倉、晨鐘暮鼓、花瓶天地、群魚戲水、竹林七賢等門類,讓人賞心悅目,眼界大開。
平日里,他的珍藏館里參觀的人絡繹不絕,不斷有全國各地的酒瓶收藏愛好者來訪。周青馗還嘗試著充分利用他豐富的珍藏資源,介入酒瓶設計領域。2006年上半年,他為德州兩家酒廠設計了“顏真卿”和“德州人家”兩款酒瓶,均已投放市場,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并獲得兩項國家專利,這在全國酒器收藏界也是一個獨領風騷的亮點。
“虛名易得,實學難求”,周青馗先生的修養、謙遜、勤奮,為他的成功奠定了根基。當初他涉足酒瓶珍藏,并沒有什么利益驅動,就是因緣際會,純粹是自娛自樂,但這卻體現了他的人生品位。實際上他的“玩”已經變成了一種高尚的事業和高雅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