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72封
第二天:78封
第三天:83封
在回了三籮筐的信后,他終于忍無可忍,跑去問他的上司:“你到底要我做什么?”
“銷售啊。”上司說。
“啊?”
“有什么不對嗎?”
“哦,沒什么。”他回到自己的位置,繼續回信。
13年后,當聯想副總裁、中國區CEO陳紹鵬談起曾經的這段“回信”經歷時,臉上那第一次聽說自己耍去作銷售時的錯愕表情仍生動如初。當時應聘聯想的時候,畢業于北京工商大學計算機及應用專業的他,滿心歡喜地以為自己干的肯定是技術活,沒想到三筐信瞬間改變了他的人生軌道。陳紹鵬沒有抱怨,他知道,也許在沒有任何選擇的情況下,這就是最好的選擇。他在最短的時間內調整出了最好的工作狀態:1995年,開拓了西南、西北區域;1996年,西南地區的銷售量增加了150%;隨即開發的華南區,創造了銷售量比往年增長585%的奇跡……
許多人在發問為什么是他?猶如我們一直在問自己:為什么不是我?其實在這個世界上,從來就不缺頭腦,缺的往往是一種簡單:剛進聯想時,陳紹鵬被派往新疆作售后服務,遇到大雪封山,配件一直過不來,客戶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陳紹鵬雖然也著急,但心想既來之則安之,索性把那里的電腦全部檢修了一遍,客戶被感動了,天天找他喝酒,后來成了鐵哥們兒;在華南區工作第一年,他就被聯想總裁楊元慶不點名地批評了,原因是當聯想PC機在全國以每年100%以上的速度增長時,他的華南區僅增長了幾十個百分點。別人挨批評,馬照跑、舞照跳,但陌紹鵬居然躲在屋里哭了,他把自己關在家里反思了兩天,然后迅速調整策略。585%真就這么出來了……這就是簡單,一種執著于自己內心的簡單:外表中庸低調,內里質樸堅韌;時尚點說是悶騷,往實里說是靠譜,他們永遠都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他們也透徹地明白這世上什么一直在變,什么永遠不變……
很多過來人在回首自己那段應該是灰色的高三歲月時,都是一副特向往的表情——那些日子我們活得多簡單啊,每天吃飯睡覺起床都只為一個目標。很多時候,選擇多了未必是好事,擁有強大而堅定的內心才更為重要。沒有比擁有一顆單純執著的心靈更讓人羨慕的了,這點,連成功都要退居二線。
要知道,成功只在一時,而強大與堅定的內心,卻可以讓你以驕傲的姿態走完一輩子。
2007年6月,比爾·蓋茨終于畢業了。闊別校園32年的他,將參加哈佛大學第356屆畢業典禮,并被授予哈佛大學榮譽學位。當年那個半路輟學的“混小子”,憑借著“讓所有人都能使用電腦”的簡單夢想,開始了微軟帝國的締造之旅。
這個世界存在著無限可能,在后高考時代,有人輟學能成首富,有人上了一個不太好的學校但依然沒有遠離成功,有人甚至連大學都沒上照樣當CEO……但這些,僅僅是別人的可能,而我們,也許更需要做的是,具備一些單純的勇氣,朝著屬于自己的道路勇敢走下去。
(馬卿摘自《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