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做過一個簡單的試驗:給人們一張報紙,讓他們瀏覽一遍,告訴我里面有多少張圖片。結果,大多數人甩了大約2分鐘去數報紙里的圖片。其實他們本來可以在幾秒鐘之內就告訴我答案,根本不必費心去數。因為這張報紙上有一條消息,上面寫著:“別數了,速張報紙里面共有43張圖片?!边@條信息占了半個版面,字型超過1.5英寸,極其顯而易見,但誰也沒有看見,因為他們一心一意在找圖片。
很多時候,我們就是這樣,絲毫察覺不到身邊的機遇,只因為我們在一心一意追求其他的東西。我們經常心情緊張而焦慮,也許是在一門心思趕赴重要約會,或者努力想找一份新工作,也可能是在擔心還未出現的變故。結果,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一個非常狹隘的范圍內,以至于錯過了身邊每走都有可能出現的意外機遇。
(馮國偉摘自《青年心理》)
等待
人生往往這樣:逃離恪恰是奔向。
德國心理學家、格式塔學派代表人物之一柯勒,為躲避法西斯迫害決定前往美國。
臨行之夜,他和朋友聚首閣樓演奏室內樂——他們擔心最后的一分鐘會有士兵舉槍砸門。
現實的理想之間鋪展著一方遼遠的草原,那方草原叫做“等待”。無論遭遇什么不幸。我們都必須接受一個事實:遼遠。于是,必須安靜自信地等待,直到最后的一分鐘。
逃離和奔向都是等待。我們必須學會等待。
(向守斌捕由《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