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改變了人類對時間、空間的認識,為這個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對于古老的奧運會來說,與移動通信技術的碰撞,將會帶來從觀看方式到組織方式的整體飛躍。
奧運,怎么看?
一個古希臘體育愛好者如何才能觀看一場奧運比賽?
如果從雅典出發,他首先要沿著一條崎嶇不平的朝圣者古道,在地中海炎夏的烈日陪伴中跋山涉水穿過大半個伯羅奔尼撒半島,大約兩周后才能到達神圣的奧林匹亞。然而考驗才剛剛開始——作為一名普通的體育愛好者,奧林匹亞唯一的那間稍微像樣的旅店當然不會對他開放,因為那里只接待外交使團和官員,于是,他只能和另外8萬人一同露宿在曠野中,并忍受缺水、中暑和滿地的糞便與垃圾。
或許很難想象,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古代奧運會持續舉辦了一千多年。數千年后,人類的科技發展和文明進步碩果累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規模也已是今非昔比,現代奧運會有了更先進的場館、更完善的配套設施和更靈活便捷的交通方式,影響力日漸擴大。20世紀中期之后,隨著通信傳播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電視和網絡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讓不能親臨奧運會場的人們也可以觀看比賽實況,這又讓奧運會的影響力和奧運精神的廣義傳播實現了一次質的飛躍。
而從20世紀末開始,隨著電子計算機的大信息量運算和存儲技術被移植到手機,手機有了文字短信編輯傳輸功能,進而有了圖形傳送、音樂傳送和播放、視頻傳送播放功能。這些功能讓手機變成了一個集成了信息傳輸接受的新型社會傳播載體。而手機的移動性、互動性、泛眾性、分眾性、實時性、立體性和精準性,都顯示出它與奧運傳播結合的無限可能。
正如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副總裁、移動奧運戰略總指揮沙躍家所說:“手機看奧運的時代來臨了。”
“明年奧運會的帆船比賽將如何進行現場直播?你不可能在茫茫大海中拉上一根數據傳輸線吧?中國移動的無線通訊技術,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沙躍家說。
中國移動向奧帆賽提供的“無線視頻同傳技術”,可以將帆船上攝影設備攝制的影像資料同步傳遞到陸地接收設備,這就解決了奧運歷史上帆船賽只能錄播的問題,攻克了奧運轉播史上的一大難題。
此外,手機這種新型社會傳播載體所特有的隨身便攜性也將得到充分發揮。通過手機上網,人們可以訪問2008年北京奧運會手機版官方網站。這個由中國移動向奧組委提供的網站,是奧運史上首次出現可用手機訪問的官方網站。大眾可以隨時隨地登錄手機官方網站,獲取最新的奧運官方信息動態。
實際上,在過去的兩年內,中國移動已經利用手機載體完成了許多奧運信息發布,比如通過短信同步發布奧運口號、通過無線音樂平臺傳播奧運歌曲、利用彩信業務同步發布奧運吉祥物“福娃”……
不僅如此,中國移動還打算進一步把移動終端的信息優勢發揮到極致,“比如說奧運比賽的精彩片斷,都有可能出現在你的手機上。”沙躍家說。
改變的不只是觀看方式
然而移動通信技術給奧運帶來的,實際上還遠不僅止于觀看渠道的拓展。
現代奧運賽事規模越來越大,比賽場館、賽區更加分散,參與人員越來越多,奧運賽事的組織和管理成為對主辦國的嚴峻考驗。縱觀前幾屆奧運會,不論是保障賽事組織或是向用戶提供通訊服務,互聯網和移動通訊技術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移動通信技術第一次得到了廣泛采用,奧林匹克運動史上最為龐大的通信網絡——澳大利亞電訊千年網被建立起來。這個龐大密集的移動通信網絡以悉尼奧林匹克公園為中心,可以滿足大約1.5平方公里范圍內30萬用戶的需求。在整個運動會期間,平均每天有32.5萬次電話從奧林匹克運動場館打出,累計通話時間每天達12000小時,充分發揮了移動通信便捷高效的優點。
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移動服務和互聯網第一次“親密接觸”,雅典奧運會通信合作伙伴Cosmote移動通信公司在希臘推出了3G服務,曾在韓日世界杯上風靡一時的移動互聯網服務i—mode被引入希臘,新型移動數據業務為成千上萬觀眾提供了方便,比如外國游客可以通過手機使用多語言的導游服務,查詢自己的所在位置,甚至可以了解到各個旅游景點的客流情況。
2008年北京奧運,作為移動通信類唯一合作伙伴的中國移動承諾,將為本屆奧運會提供“最先進的技術、最豐富的業務和最周到的服務”。
首先,任何技術、業務和服務都必須有足夠的網絡和帶寬作為支撐。為此,中國移動進行了3900多項奧運網絡規劃,制定了全部關鍵事項和風險控制點,涉及北京的31個競賽場館和17個非競賽場館。其中各競賽場館所支持用戶數將達到30萬人以上,奧運中心區所支持峰值用戶數超過10萬人。香港、上海、天津、青島、沈陽、秦皇島等六個協辦城市的網絡建設也按計劃進行了分步實施。此外,中國移動還針對奧運賽事以及服務需求制定了標準化的維護作業體系。
有了網絡和帶寬為依托,中國移動充分發揮優勢,推出了包括奧運專項產品、奧運大眾產品和奧運集團標準產品三個方向,共29類產品與解決方案。
對于參與奧運組織的各個單位部門和七萬多名奧運工作人員來說,中國移動提供的無線高速上網、無線郵件等服務將大幅提升通信辦公、組織管理和營銷服務等多個層面的日常工作效率。在北京奧組委的授權下,中國移動構建了奧運歷史上首個結合交通、安保監控、醫療保障等網絡的超大規模奧運城市移動應急聯動通信網,為奧運期間各個部門的順暢溝通和密切配合提供了有效保障。此外,中國移動的應急通信車也將作為火炬接力的標準配置,保障包括奧運圣火跨珠峰在內的全程通信。
對于奧運期間來華的一萬多名運動員和數十萬名入境游客來說,從生活、工作到娛樂,隨處皆可享受到移動通信帶來的便利。例如初到北京的觀眾或運動員,在出行、餐飲、住宿、票務等方面都可能遇到難以預料的困難和麻煩。這時,借助基于無線網絡的位置服務,就可以隨時通過手機了解交通路線,掌握周邊的餐飲、住宿服務。而基于手機的新聞信息、票務信息等服務,則為信息獲取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對于需要來華進行奧運相關報道的近300家注冊媒體和20000名新聞記者來說,中國移動構建的強大移動通信網絡可以隨時隨地為他們提供最便利的通信服務。媒體記者不論是在場館內、路途中還是酒店里,只要有移動網絡覆蓋,都可以隨時上網、收發新聞、查詢資料。為方便媒體發布,中國移動還將推出照片即拍即傳服務,這項服務在奧運會上的運用也屬首次。
除了強大的技術保障,中國移動還卯足全力準備為奧運提供最周到的服務。
在奧運期間,國外來訪客戶可以自動漫游到中國移動的網絡,客戶呼叫中心將提供以英語為主,日、韓、法、西、阿、俄為輔的外語座席,中國移動的主營業廳內將提供英語版產品手冊和發票。奧組委、媒體、奧運代表團、VIP客戶等可以享受10086優先接入服務,在主營業廳享受專用綠色通道和遍及MPC、IBC、VMC、奧運村、數字北京大廈等地的移動服務點。
為了保障這一切的順利實施,中國移動在整體奧運戰略的指引下,從2006年開始啟動“奧運服務志愿者計劃”,并向各級省公司發出“奧運服務志愿者”的號召。在奧運籌備和進行期間的三年內,從全國征調了上千名技術骨干和業務精英來到北京,全力支持2008年的北京奧運工作。
厲兵秣馬,枕戈待旦,中國移動正一步步將“最先進的技術、最豐富的業務和最周到的服務”變為現實。2008年,千年奧運必將邁入移動通信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