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為止,很少有首次公開募股交易被取消。一方面是因為,作為亞洲新股上市交易最耀眼的明星,中國股市因相對封閉依然保持堅挺,也因為8月份一般是傳統的融資淡季,許多基金經理都在休假。
但如果上述危機得以持續并進一步擴大,以往在9月初那種熱鬧的發行籌備和巡回推介在今年可能不會重現,結果要么是推遲交易,要么就是發行人無法獲得滿意的價格。
荷銀洛希爾股票銀團亞洲主管勒內·邁伊恩表示,對于首次公開募股(IPO)來說,8月份從來都不是最佳時機,交易一般都排在9月底進行;如今,由于議價形勢不夠理想,發行商可能會放慢上市的步伐,甚至可能推遲交易,大家都非常謹慎。
目前為止,因市況惡劣而無法完成的大多是金額較小的交易。但隨著股價繼續大幅下跌,有跡象表明越來越多的公司在重新考慮他們的融資計劃。在澳大利亞,K2 Asset Management Hold-ings Ltd.取消了其3300萬澳元的IPO計劃,Hyperion Fiagship InvestmentsLtd.暫時擱置了融資至多3000萬澳元的計劃;Summerset Group的母公司澳大利亞安寶集團(AMP Ltd.)也取消了其全資子公司3億新西蘭元的IPO計劃。
亞洲地區IPO活躍程度僅次于中國的印度市場亦受到影響,建筑公司Afcons Infrastructure Ltd叫停計劃籌資30億印度盧比的股票發行計劃,紡織公司Oswal WooHen Mills也決定不再進行其18億印度盧比的IPO。
目前為止,在中國股市上市的公司是唯一的例外。
中國銀行(Bank 0f China)旗下投資銀行子公司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BOC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證券資本市場部門負責人馬薩爾-尼可森(Marshall Nicholson)表示,目前為止,中國和香港市場還沒有一起既定交易被取消或推遲。
尼可森表示,盡管包括對沖基金在內的一些投資資金會被震出市場,但他們相信市場的長期走勢將呈現良性,中國市場的表現應尤為明顯。
據數據供應商Dealogic的數據,今年迄今為止,中國的新增IPO規模占亞洲首位,中國和香港等地區的IPO籌資總額達302.4億美元,緊隨其后的是印度市場,IPO籌資總額為67億美元,新加坡市場排名第三,IPO籌資總額16億美元。
中國IPO市場火爆,不僅表明公司收益穩健,也說明大陸投資者缺乏投資渠道。但銀行界人士認為,投資者在未來數月將更加關注估值因素。
日本投資銀行Nomura Interna-tional的亞洲股票資本市場聯席主管菲利浦·艾斯皮納斯表示,投資者依然在以溢價水平買人中國公司的優質IPO股票,但他們已開始密切關注某些被高估股票的估值水平。例如,紅籌股和H股的平均市盈率已較去年年底上漲大約20%。紅籌股和H股均為大陸企業發行的在香港上市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