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星期三的晚上,北京進入2008年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天安門廣場舉辦了盛大的焰火晚會。距離廣場幾個街區以外,孫若愚(音譯)和她的姐姐遙望著天空中煙花絢麗的色彩,卻不敢離開她們支離破碎的家。
她們正處于屬于自己的倒計時之中。
孫女士這間兩層的房子是其祖上在1840年后開糕點店時建造的,清朝的皇帝和大臣們都曾是這家店的顧客。不久前,這間房子被列入了北京的拆遷名單之中。當地政府官員已經通知孫家,她們的房子正處于奧運會馬拉松長跑的賽道上,房屋下的土地需要變為綠化用地。一輛推土機已經停在了她們房門外不遠的地方。
前門周圍一帶的拆遷早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這一具有歷史價值的胡同區因為奧運會而要被重建成為一個商業區,現在正在被夷為平地。但孫女士拒絕離開,她成為這條曾經布滿老字號的街道上的最后一位堅守者。園林設計師已經開始在這一街區的其他地方種上了小樹和一片片綠草了。她的房子就像一根礙眼的樹樁,破壞了那里的整個風景。
8月8日下午,55歲的孫女士在家中接受采訪時說:“我就是在等著他們來拆房子。”她用中英文兩種語言寫成的抗議性大字報貼在了房門前。其中一張大字報上寫道:“這種行為是違法的。我將用生命來保衛我的家園。”
奧運倒計時活動所傳達的官方消息是北京正在按部就班地為奧運會做著準備。運動場館的建設已經接近尾聲。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新地鐵線和公路的建設。國際奧委會主席雅克·羅格告訴中國官方新聞媒體:中國的各項準備工作都“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為了將北京重建為一個奧林匹克城市,為了給新的住宅和商業項目讓路,為了使北京披上一個更現代化、更有魅力的城市外衣,北京市已經遷移了不計其數的居民。一家歐洲研究機構估計,大約有150萬人因為奧運會遭遇拆遷。盡管北京市不是第一個遷移人口的奧運主辦城市,但該市當前的建設規模仍然令人吃驚。
孫女士努力希望引起人們對這一事件的關注,但收效甚微。雖然網絡上流傳著關于此事的各種傳言,但是當地報紙卻沒有對此進行任何報道。強制拆遷在中國有著很強的政治敏感性。其他戶主拒絕拆遷的事件已經激起了全國性的爭論,推升了人們對于腐敗的憤怒,以至于出現了“釘子戶”這樣流行的稱謂。
8月8日,一些人聚集在孫女士家的門前,閱讀貼在門上的大字報和官方文件。房屋的后面還懸掛著一面澳大利亞國旗,孫女士說她和丈夫已經在十多年前移民墨爾本,并成為了澳大利亞公民。
2001年開辦餐館前,她的父親曾經將這間房子長期出租,租戶包括一家國營商店。孫女士表示,作為一間糕點店,他們這間房子在前門一帶非常有名。而前門一帶在清朝時期是一個以店鋪、廉價旅館和妓院聞名的地方。孫女士說,2006年春天,政府就通知說這一帶的建筑都將會被夷為平地,但是卻沒有給他們任何說法。
幾個月后,這一帶的其他商家紛紛關門停業了。今年初春,當地政府出示的通知宣稱,孫女士一家必須搬離的原因是貧民區改造。通知上還說,北京正在為奧運會馬拉松項目做準備,而這個區域的房子都需要被拆除。
通知的結束語是感謝孫家對北京奧運會的大力支持。8月3號,當地政府官員又過來貼了一份通知,聲稱市政府保留在8月6號以后拆遷這些房屋的權力。
孫女士說:“他們甚至都沒有和我說話。”當8月8日早上推土機到達的時候,孫女士同站在自家房屋后的推土機駕駛員打了聲招呼你不能挖這兒!“然后我就爬上了推土機,他就停了下來。”
今年剛回到中國的孫女士已經向澳大利亞大使館求助。但是大使館告訴孫女士說,他們對這樣的事情基本上無能為力,她應該在中國的法律體系內尋找補救的辦法。
在慶祝倒計時一周年的晚上,我們手機采訪了一位卷入該事件的政府公務人員,但是她拒絕做出任何評論。從她背后傳來的聲音判斷,她似乎在參加天安門廣場的慶祝活動。在慶典上,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再三地重復著這樣的口號:北京市民要團結在一起,為奧運會做好準備工作,以及“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
孫女士在家中與記者談話的過程中被警察打斷了三次。警察們一度要求我們出示護照和記者證,后來又詢問我們是否會發表針對這一事件的文章,然后才離開。
孫女士相信,奧運會只是當地政府強行拆遷其房屋的一個借口。她說,一位政府官員曾經告訴她說,這一帶將會被建成一個奧林匹克公園,并在以后發展成為住宅和商業區。政府為孫家提供了160萬元錢的房屋拆遷款,這個數目根本不夠孫家將來在這一地帶買到一套合適的住房,該地區預計將會成為北京房價最高的區域之一。因此,孫女士一家拒絕了政府的拆遷要求。
她說:“無論政府提供什么樣的補償,我將來都負擔不起這里一套公寓的房價。我希望能夠住在這兒。”她補充道:“政府打著奧運會的旗號剝奪百姓的財產,他們的做法違背了奧林匹克精神。”因此,目前孫女士和她56歲的姐姐還在等待。樓下的餐館已經停業了。臨近房屋的拆遷所帶來的震動已經使她們房子的墻面破裂了。
家里人雇用了保鏢以保護這一對姐妹晚上在空屋子里睡覺時的安全。
孫女士說:“有的時候,我非常害怕有人過來傷害我們。如果聽到什么聲音,我就會向窗外張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