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挪威首都奧斯陸,有一條靜謐的街道,一座很不起眼的三層小樓,看不出與周邊的建筑有任何不同,但就在這座樓的最高層,設置了世界上最大的基金公司的司令部。
該基金名稱為“挪威政府養老金基金”。自從北海油田開始出油以后,石油收入滾滾而來,為了讓國民能長久享受到石油帶來的利潤,國家設立了這家基金公司。在原油價格不斷漲價以后,該基金的金額也迅即飆升,現在已有36萬億日元(約2.3萬億元人民幣),世界上沒有哪個市場敢小看這家基金。
國家財富基金(SWF)正吸引資本市場的注意。有人將該基金的名稱翻譯成政府基金,或者翻譯成國富基金,因為其特點是在國家意志的統領下,它們可以動用巨額資金。現在不僅是挪威,中國的外匯儲備也正在不斷增加,原油價格的膨脹讓一些產油國手頭的資金異常豐厚,像SWF這樣的基金在市場上的存在價值一下子高升了起來。
有一點是很棘手的,那就是這些基,金在大多數場合,人們并不知道其最終金額是多少,也不知道它們都用在哪里,一層厚厚的面紗深深地把它們藏匿了起來。正因為它們規模特大,一旦行動起來就會讓其他國家感到威脅。6月21日,美國財務部副部長助理格雷·洛瓦立就特別要求人們,注意SWF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他甚至認為:“來自SWF的威脅,有可能讓世界警鐘長鳴,因而帶來全球性的保護主義。”
次按問題招來流動性危機
在美國政府發表史無前例的“警告”的第二天,資本市場開始“變異”,發生了一些大事件。
首先是美國私募債券(PE)基金中最大企業黑石公司,這天開始在紐約市場上市。該公司準備通過上市在市場上籌集41億美元。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政府決定出資30億美元。中國從外匯儲備中拿出2000億美元,決定創建一家SWF那樣的公司,其中向黑石投資是中國政府的一個嘗試。
其次是美國最大的證券公司之一的貝亞·斯湯茲公司下屬的兩個對沖基金在次優按揭方面的業務失敗,總公司不得不拿出32億美元對這兩家子公司進行資金支援。
兩件大事一出,整個股票市場開始大幅度走低。接著在7月10日,標普等美國評級公司,將為次優按揭提供擔保的證券企業的級別大大降低,市場頓時開始混亂,不安以連鎖的形式一個接一個地顯現了出來。特別是和次優按揭相關的金融產品慘遭市場拋棄,成為信用收縮的導火索。
比如,在進入7月以后,債務保證方面的金融衍生產品的手續費開始猛增,人們似乎看到過去評級企業降低通用公司、福特公司級別時,公司股票、債券沒有人要的情形。但是現在的金融市場,使用的杠桿比過去更大,一有風吹草動,市場的影響更加不可想象。
日興花旗集團證券債券本部的阿竹敬之說:“問題是在信用風險之上。現在使用金融杠桿做交易,通常公司債券只下跌了1日元,但到了市場上就有可能以幾倍或者幾十倍的價格下跌。”
貝亞·斯湯茲公司的情況就很說明問題。該公司的基金購買了CDO(債務擔保證券),以此為擔保,購進了杠桿作用更大的其他CDO,結果金額一下子比出資金額高出了20倍。即便金融杠桿不那么高,投資那些較低的債務擔保證券,風險同樣很大。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伯南克認為,光次優按揭這部分的損失規模就有500億美元到1000億美元左右。但使用金融杠桿進行交易的部分,肯定不在這個范圍,想解決這個問題,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今后對沖基金的損失將會進一步擴大,投資者為了規避風險將會收縮投資規模,新一輪的危機就在眼前。
從PE轉向SWF
現在因為PE經常使用金融杠桿從事交易,風險太大,最近已經很難籌到新的投資了。對沖基金及投資銀行認為次優按揭雖然風險大,但收益也多,它們是主要投資者,相比之下,PE在次優按揭方面的損失實際上并不是很大,但依然處境艱難。
躲過次按風潮以后,金融市場上誰更有勢力?可能不是PE,也不是對沖基金,而是SWF。SWF在過去不愿意承擔風險,它主要投資債券,但最近已經開始投資股票。中國政府投資黑石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也許今后國際金融的主流會逐步轉向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