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炎熱雨多,暑熱兼潮濕的天氣使人膚腠開泄,出汗較多,造成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脾胃功能也隨之下降。再者炎熱之季人們喜食寒涼生冷之物,容易因刺激而傷及脾胃。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苦味入于心經,泄降心火。同時,苦味食品富含氨基酸、維生素、生物堿、甙類等,具有抗菌消炎、解熱祛暑、消除疲勞等作用,對脾胃運動能力的恢復也有著極為明顯的效果。中醫認為,由于人們日常飲食上嗜咸甘辛辣而惡苦味,導致人體陽盛陰衰,陰陽失衡而致病,夏季尤為突出。因此,夏季應適量多吃(喝)一些“苦味”食物。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苦”品食物就是苦瓜和茶葉了。
苦瓜,《本草綱目》中稱,苦瓜味苦,性寒,無毒,具有除邪熱,解疲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的功效。苦瓜的吃法有很多種,第一種:鮮苦瓜一剖兩開,去除內瓤,與茶同煎或沖泡飲用,可預防中暑;第二種:用鮮苦瓜煎水代茶飲,能消熱止渴;第三種:涼拌生食、清炒熟食,清脆爽口,能增加食欲,幫助消化,消除暑熱;第四種:鮮苦瓜搗爛取汁,開水沖服,可有效地防治痢疾。所以,明代李時珍提到的把苦瓜用作夏季清涼爽口的飲料,有健身防病的作用,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超市中我們也常可以看到苦瓜啤酒等流質飲品。
苦瓜雖好但也不能一次過多的食用,否則會起到反作用。
茶葉,據《本草綱目》載:茶葉苦而寒,清熱解毒,利大小便,最能降火。現代科學研究證明,茶葉的主要營養成分有蛋白質、氨基酸、咖啡堿、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有一點要提醒您,飲茶時,一定不能空腹,長期如此有可能會對脾胃造成傷害。
其他與“苦”沾邊的食品還有啤酒、菊花、苦筍、蒲公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