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時候起,寶寶開始特別容易動怒了。無緣無故她會突然咬人一口,或者莫名其妙地把玩具打翻在地。做媽媽的你開始撓頭,你家的小小寶貝,太“暴力”的時候有點不太可愛喲!
在嬰幼兒的成長中,培養寶寶良好性格,正確處理與人的關系是一項重要課程。每個寶寶表現出暴力的形式不同,其隱含的意義也不同哦!
1 我的牙床癢癢
情景再現
8個月大的朵朵是個可愛的寶寶,媽媽說她是個小暴力狂。每次回家時,一抱起寶寶,寶寶就對著媽媽的臉、脖子就咬,雖說是牙還沒長全,但是咬起人來也是挺疼。媽媽擔心寶寶若是養成咬人的習慣,那可不太妙。
解密
6個月左右,寶寶口腔內牙齒、肌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育,他很喜歡把東西放到嘴里咬,這樣可以幫他緩解口腔發育給他帶來的不適。
寶寶認識世界的時候,也很喜歡把能抓到的東西放到口中,當然也包括家人的胳膊或手。這僅僅是他感知事物的一種方式,好像只有這樣做他才能得到準確的認識。再有,這可能也是寶寶表達喜歡你的方式。
可以這樣做
1. 給寶寶吃些磨牙餅干,減輕口腔的不適感。
2. 當寶寶咬你的時候,要盯著寶寶的眼睛,告訴寶寶:“咬人很疼,媽媽不喜歡?!弊屗斫膺@種行為不受歡迎。
2 我想和他一起玩
不到2歲的多多最近特別愛打人,還愛咬人。他想要什么東西的時候,若是大人沒及時給他,他抓過家人的手就咬一口。這個周末,多多在小區的花園玩,看見另一個小朋友拿著一輛玩具車,于是沖上去就搶,弄得那個小朋友哇哇大哭。
解密
這么小的寶寶還不能用語言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當家人無法理解她的意思時,他就會選擇咬人或是打人,來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
看到別人的玩具,自己也想玩,可是他還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和處理,于是乎搶了小朋友的玩具。
可以這樣做
1. 當寶寶表達不清時,父母應蹲下來,讓寶寶慢慢說,盡量用語言表達清楚。
2. 當寶寶搶別人玩具后,要讓寶寶把玩具還給小朋友,并且要道歉。告訴寶寶可以拿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換著玩。
3 我受到挫折啦
2歲半的京京喜歡玩積木,最近爸爸給他買了一套塊數更多的積木,還有一張圖,可以照片圖紙來拼。京京還不太會看圖紙,有時看著上面好看的高樓,他自己碼幾塊就倒下來,如此幾次,就生氣了,于是就開始扔玩具,把積木狠狠地摔在地上,還說:“再也不玩了,再也不玩了!”有時急了還打自己的腦袋。
解密
挫折是引起暴力行為的一個重要的心理因素。由于挫折讓他的愿望無法實現,內心非常沮喪,遇到這種情況,最常見的反應是攻擊。越是獨立性強的兒童,挫折后表現出攻擊性行為越強烈,而依賴性大的兒童,挫折后則容易產生退縮行為。
可以這樣做
1. 寶寶在發育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挫折,比如走路、說話、穿衣等等。當寶寶遇到挫折生氣時,你要給寶寶溫柔的積極的安慰,以防止他變得暴躁。此外,給寶寶一些他熟悉的玩具,會讓他忘掉不愉快。
2. 告訴寶寶,如果遇到困難,可以找父母幫忙。
3. 在玩的過程中,寶寶遇到困難,父母要及時幫助寶寶,提醒他看這塊放上是不是就對了,幫助他解決難題。
8個遠離“暴力狂”的方法
1. 創造和諧家庭環境
如果兒童生活在一個成員之間矛盾重重,你爭我奪,吵嘴打架,情感氣氛極不和諧的家庭環境中,耳濡目染,就可能自然形成一些攻擊性行為習慣。
2. 選擇性看電視節目
由于兒童模仿性強,是非辨別能力差,因此,孩子很容易模仿其周圍的人或是影視鏡頭里人物的攻擊行為。有資料表明,經??幢┝τ耙暤膬和菀壮霈F攻擊行為。如果兒童經??幢┝τ耙暺?、武打片,玩暴力電子游戲,會使孩子的攻擊性心理得到加強。因此家長要嚴格控制寶寶收看電視的內容??蛇x擇性看些優秀的動畫片。
3. 不用武力對待孩子
有些寶寶做錯事,父母教育的方法是打。孩子挨打以后,容易產生抵觸情緒。這種情緒一旦“轉嫁”到別人身上,就易找別人出氣,逐漸形成暴力行為。
4. 對孩子的暴力行為“冷處理”
所謂“冷處理”,就是在5分鐘到10分鐘的時間里不理他,用這種方法來“懲罰”他的攻擊行為,如把孩子關在房間里,讓他思過、反省,這種方法的好處在于讓他明白這么做不對,父母不喜歡。
5.養個小寵物
家長可以讓孩子通過飼養小動物來養成孩子的愛憐之心,比如養只小兔子、龜、魚等。這種鼓勵親善行為的方法,是糾正孩子暴力行為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6. 引導孩子進行移情換位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攻擊者在看到受害者明顯痛苦時,往往會停止攻擊。然而,攻擊性很強的人則不然,他們會繼續攻擊受害者。這是因為他們缺乏移情技能,不會同情受害者。家長應從小培養孩子的移情能力,告訴孩子,攻擊行為會給別人帶來痛苦,導致嚴重后果。再讓孩子換個位置想想,如果你是受害者,那么,你將會有怎樣的感覺和心情呢?讓孩子從本質上消除攻擊行為,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7. 多稱贊孩子的好行為
當孩子沒有依靠暴力而解決問題時,你應該多多鼓勵他的這些行為,讓他能意識到這才是對的。比如你可以表揚他的行為:“你把玩具讓給小朋友玩,你是個好孩子?!?/p>
8. 多進行體能、文藝活動
寶寶精力充沛,多帶著寶寶一起進行踢球、跑跳等活動,可讓寶寶的精力有地方釋放。此外,學習樂器、繪畫也有助于正確引導寶寶。
專家提示
1. 當寶寶打人時,問清原因。有時候孩子打人是出于一種自衛,或是其他合理的原因??赡苁且驗樾∨笥褤屃怂耐婢撸蛘哂腥讼却蛄怂?,寶寶決不會容忍自己被欺負,他會全力維護自己的利益,這只是一種本能。
2. 有的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說:“如果有人欺侮你,你就打他?!痹诖笕说目v容下,孩子容易發生暴力行為。孩子間玩耍,時常會有些小摩擦,鼓勵孩子用語言解決問題,不要動手打人。
專家點評
在兒童的早期身心發展過程中,除了喜怒哀樂的情緒從出生就開始之外,思維的發展也是逐步遞進的。在這一過程中,對語言的理解以及對語言的表達并非均衡發展。也就是說,寶寶在6個月之后就能明白成人簡單語詞的含義,但是,寶寶要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與需求,卻經歷了較長的時間,并且在3周歲之后才能比較熟練地使用語言和人交流。因此,寶寶情緒表達的方式最初是外顯的動作化與簡單的情緒化的,這是個體身心發展所要經歷的正常階段,同時,越是幼小的寶寶,生理發展帶來的外顯行為越是明顯。
成人對待寶寶成長中問題的態度,首先是需要放棄成人世界的道德行為評判觀,深入了解寶寶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及出現的相應問題,依據適當的策略幫助寶寶調試身心的不舒適狀態。
鏈接
科學家現在已經證明,人類從開始呼吸第一口氣時,就具有感覺憤怒的能力,一個4個月大的嬰兒就可以表達他的憤怒。等孩子長到兩歲的時候,以發脾氣為表現形式的暴力行動達到頂峰。到3歲的時候,他們的暴力行為反而開始下降。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從3歲開始,在整個的一生中,人的暴力程度呈下降之勢。只有大約5%的人在青年時代仍保持著相對穩定的暴力性格。他們是這個社會最危險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