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由男人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在學校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在社會上更容易成功。爸爸們,不要吝惜和寶寶相處的時間了!有些時候,爸爸是給寶寶雙腦訓練的最好的老師!
0~3歲正是孩子大腦發育最快、最關鍵的時期,因此父親在此時要參與到教育寶寶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玩具、游戲等對這一階段的寶寶進行語言、視覺、音樂、身體動覺以及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訓練。一些小游戲,正是開發大腦的好辦法。
0~1歲的游戲
不到1歲的寶寶,學習能力極強,但此時所玩的游戲,全依賴于家長的引領,你會發現,在不知不覺中,寶寶變得越來越聰明。
叫名字(適合6個月以上寶寶)
讓寶寶坐在爸爸的對面,用絲巾把你自己的臉遮住,喊寶寶的名字,如果寶寶作出聲音的反應,立刻親吻他,反復玩2分鐘。這可是爸爸與寶寶親密接觸最好的游戲哦。
爸爸的優勢:一向工作繁忙的爸爸,原來也有溫柔一面,這時的爸爸,讓寶寶更能體會男人感性的一面!
找玩具(適合8個月以上寶寶)
爸爸用大毯子把寶寶最喜歡的玩具蓋起來,然后讓寶寶自己找把它找出來。然后重復這個過程,也可以逐漸增加被藏起來的玩具的數量,來增加游戲的難度。這個游戲可以培養寶寶認知能力的發展。在玩的過程中,也讓寶寶初步認識到物質永恒性的概念。
爸爸的優勢:爸爸比媽媽更像個調皮鬼!有的時候,爸爸更像是寶寶的小朋友,而不是家長喲!
舉高高(適合8個月大寶寶)
父親抱寶寶時,胳膊、手腕更有力量,可以把寶寶舉高,讓寶寶的改變一下視野。也可以讓寶寶騎在脖子上,還可以旋轉著抱,這種游戲讓寶寶充滿刺激,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爸爸的優勢:爸爸真高真有力氣!爸爸就像動畫片里的大巨人!
1~2歲的游戲
1歲以上的寶寶,已經開始蹣跚學步,而且也開始與你交流,他們更希望爸爸帶著他起瘋玩。
鐘擺(適合1歲以上寶寶)
用手扶寶寶腋下讓寶寶在膝上學習蹦蹦跳,邊跳邊念“爸爸抱,寶寶跳,一跳一跳哈哈笑”,蹦跳一會兒家長握緊寶寶的腋下懸空提起說:“擺啰,擺啰!”讓寶寶左右擺動,寶寶會適應擺的方向,配合爸爸的擺動,有助于寶寶協調性發展。
爸爸的優勢:爸爸的力氣好大喲!做這個游戲,當然比媽媽更能堅持!
打笨熊(適合1歲以上寶寶)
爸爸幫寶寶把被子裹在身上變成“笨熊”,爸爸也裹上一條被子,與寶寶展開戰爭。笨笨的動作,就像狗熊在移動,寶寶一定會喜歡得不得了。注意一定要注意安全哦,保護著寶寶不要從床上掉下來。
爸爸的優勢:爸爸和寶寶“瘋”起來的時候,已經顧不得自己的形象了!這一點,媽媽就做不到吧?
跳高投籃(適合1歲半以上寶寶)
可以在家準備一只小籃筐(也可以是媽媽洗菜的小筐),將其掛在墻上(寶寶伸手后還要高20公分處),讓寶寶將小球投入籃筐中,可以練習跳起來投球。要求寶寶可以投準籃筐,同時練習跳躍。
爸爸的優勢:在寶寶心里,嘿嘿,爸爸就是個運動健將!
錘子、剪刀、布(適合1歲半以上寶寶)
爸爸和寶寶各自把手藏在身后,口中念著“錘子、剪子、布”,在念到“布”時伸出手,決定彼此的勝負。這個簡單的猜拳方式輸贏性很強,爸爸可仔細觀察寶寶,可以故意輸幾局給寶寶,增加寶寶的樂趣。
爸爸的優勢:爸爸也像小孩子,爸爸有時候也耍賴皮喲!
迷你保齡球(適合1歲半以上寶寶)
把家中的塑料飲料瓶擺在屋中,拿個網球,彎下腰,讓球撞擊塑料瓶,看誰撞倒的多。在游戲中不僅能鍛煉大腦,還能鍛煉身體呢。
爸爸的優勢:家里小型體育活動,這可是爸爸的強項呢!
2~3歲的游戲
寶寶的進步真快,他的小腦袋里開始有了更多想法,喜歡聽故事,記憶力也開始增強。
天氣好的時候,爸爸帶著寶寶看看云朵,云朵是立體的,但是由于人們往往只注意其輪廓,所以感覺不到他們的立體形象。如果能讓孩子常常盯住它們看,久而久之,就能看出其立體層次,這是讓孩子利用空間認識鍛煉右腦最好的方法。
爸爸的優勢:被爸爸的大手牽著,到戶外去認識大自然,這真是一件新奇的體驗!
聽童話故事
聽爸爸講故事時,孩子會不由自主地隨著情節的發展想象故事中的人物、場面和情景,這對右腦的圖形思維能力有很好的促進。適當時候,讓寶寶繼續往下自己編個故事。
爸爸的優勢:媽媽喜歡照著書念,爸爸的講法天馬行空!
改變行走路線
不要總是帶孩子走一成不變的路線,在接送孩子上幼兒園、去爺爺奶奶家或是晚上散步時經常有意識地改變路線。因為第一次走過的街道,周圍的景物全部都是新鮮的,這對右腦很有好處。過一段時間后,再來“故地重游”,走走老路,檢驗一下孩子把這些景物記住了多少。
爸爸的優勢:爸爸就不是那個循規蹈矩的人!
騎車
買輛童車,安上保護的后輪,讓寶寶學習騎車,有爸爸做保護,寶寶會很勇敢。這項活動可以使寶寶漸漸學會掌握平衡。寶寶會騎后,給他設計些有點難度的路線,比如繞著花壇騎,在樹間繞著騎等。
爸爸的優勢:有爸爸的保護,寶寶,你還怕什么呢?
特別提醒
1. 只要爸爸有時間,就要多陪伴寶寶。
2. 寶寶玩的東西,對你來說太小兒科,但作為父親要有耐心哦!
3. 平時多帶寶寶到大自然中玩耍,更有利于智力的開發。
老爸優勢仔細說
在教育寶寶上,父親與母親存在許多細微差別,這些差別對寶寶來說是新奇的體驗。
父親比母親有更強的目的性
父親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強的目的性。想要培養孩子哪些品質,發展哪些方面的才能,父親心中一般都是有計劃的。該怎樣做,需要些什么條件,是比較明了的,而母親在這方面就要差一些。大多數母親對孩子都是有較高的期望值,但在實際教育中,母親往往顯得無計劃。
父親偏重史、地、
從教育內容上看,在知識的傳授上,父親的知識面一般廣于母親,而且在史、地、哲上父親往往精于母親。因此,父親給孩子講的更多的是歷史故事、各地民情風俗、英雄人物等。而母親則一般都給孩子講童話,涉及史、地、哲較少。這對拓寬孩子視野、豐富孩子知識就稍遜一籌了。
父親偏重獨立、果斷、勇敢和冒險
在生活習慣的培養上,父親教育孩子要獨立、果斷,要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險精神。他們讓孩子參與修理簡單家電,讓孩子大膽學騎自行車,帶他們爬山、賽跑……而母親總想保護孩子,不讓他們受到任何傷害。她們不讓孩子參加有一點危險的活動,她們總擔心孩子會不小心碰著了、摔著了、累著了,她們使孩子更柔弱、更膽小一些。
品行的影響
父親一般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動腦做事,而母親則比較喜歡幫孩子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父親對孩子提出的無理要求態度一般都比較強硬,而母親則時常心軟。
鏈接:
科學家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分左腦和右腦兩部分,它們分別有各自的機能與特征。左腦:主要負責邏輯理解、記憶、時間、語言、判斷、排列、分類、邏輯、分析、書寫、推理、抑制、五感(視、聽、嗅、觸、味覺)等,思維方式具有連續性、延續,性和分析性。因此可以稱作“意識腦”“學術腦”“語言腦”。
右腦:主要負責空間形象記憶、直覺、情感、身體協調、視知覺、美術、音樂節奏、想像、靈感、頓悟等,思維方式具有無序性、跳躍性、直覺性等。右腦像萬能博士,善于找出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許多高級思維功能取決于右腦。把右腦潛力充分挖掘出來,才能表現出人類無窮的創造才能。所以右腦又可以稱作“本能腦”“潛意識腦”“創造腦”“音樂腦”“藝術腦”。
專家提示:
1. 父親和母親對于孩子的成長各有各的優勢,父親對于孩子的責任感、適應性等社會性發展有著更為顯著的效能;母親對于孩子心靈成長、情感發展、同情心、道德等方面有著更為顯著的效能。
2. 具體的家庭情況迥異,每個具體家庭中的父母具體的個性是不同的,比如有的母親兼具男性的優秀品質,有的父親并不具有男子氣概,所叫母親們要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來協調如同發揮最大的教育效能。
3. 最好的教育方式永遠是父母共同陪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