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小寶寶也會欺騙呢!那么,他的小小“騙術”都代表了他什么樣的心理狀態呢?你家的寶寶到底是想通過這些向你傳達什么樣的訊息?
萱萱是個人見人愛的11個月寶寶,可是近來,媽媽卻被她折騰得有點心煩了。每次媽媽到陽臺上洗衣服,本來玩得好好的萱萱就會嗚嗚地哭起來,媽媽急,止跑過來時,她卻開始悠然自得地玩起自己的積木。媽媽一離開,她又故伎重演,媽媽裝著生氣了,她就會嘿嘿地笑起來逗媽媽。萱萱一般是晚上9點鐘就要睡覺了,可現在不到7點,就連連打起了哈欠,媽媽趕緊丟下吃了一半的晚餐,把她抱在懷里,哼唱她喜歡聽的兒歌,搖了半個小時,小家伙也只是半閉著眼睛,不時偷瞄一下媽媽。原來她只是在享受媽媽的懷抱和溫柔的歌聲呢,完全沒有想睡覺的意思。可是,這樣下來,媽媽肚子餓得咕咕叫,忍不住想打她的小屁股。
萱萱媽媽有些疑惑了,寶寶近來是怎么了……
寶寶從6個月大小就學會了欺騙大人
有國外專家通過對5O名兒童研究后,指出6個月大小的嬰兒就已經學會了欺騙人。8個月大的嬰兒更能運用高度欺騙技巧,可見,寶寶在他覺得自己需要時,玩點小手段引起大人注意完全可能。雖然寶寶不能用語言完成自己的欺騙行為,但是他卻是運用肢體語言的行家。
當然,小寶寶們并不知道自己這樣的行為算是“欺騙”,而太小的寶寶,也不可能聽懂《狼來了》里面的含義。如果看護寶寶的大人們不能完全識破寶寶的小花招,被他們所牽制,不僅會影響正常的生活,而且也會令今后的教育更難開展。因此,媽媽們要懂得如何同寶寶過招!
6個月
6個月的寶寶觀察能力和模仿能力都比前幾個月強得多了,尤其喜歡和媽媽玩各種手勢游戲,對他來說,一天24小時和媽媽呆在一起也不為過。當這種想法不能完全實現時,他開始耍花樣,與周圍的人和事爭奪和媽媽相處的時間。
寶寶的內心獨自:我用哭聲來告訴媽媽我要什么。
這時的寶寶會:裝哭
再沒有比哭更來得容易的事了,這是寶寶的拿手好戲。能讓他哭的理由很多,餓了要哭,尿了要哭,渴了要哭,隨便哪種哭法都能讓媽媽心疼萬分。其實寶寶并不一定是存心要“騙”媽媽,而是他們通過實踐得知,裝哭是最迅捷簡便達到自己目的的方法。
7~9個月
寶寶的活動范圍隨著學會爬行越來越大,家里任何角落都是他想要探索的地方,闖禍的幾率也大大地增加了。他能聽懂大人的簡單語言,會隨著大人的表情而變換自己的表情,換言之,會看臉色了,那意味著他能從大人的臉色里判斷出是生氣還是開心,為避免做錯事受罰,他只好“騙人”了。
寶寶的內心獨白:我是微笑天使,我只是想逃避挨揍。
這時的寶寶會:裝笑
當因為自己調皮搗蛋惹大人生氣時,寶寶就會裝笑,企圖蒙混過關,特別是12個月大的寶寶,有的已能在家中四處走動,把飲料打翻弄臟了地板,把媽媽廚房里的青菜扯了一地,不小心在沙發上尿尿了。在媽媽還未發現之前,他就會裝笑來迷惑媽媽,這要比有事沒事哇哇大哭更能討得媽媽的歡喜。
9~11個月
寶寶漸漸地獨立了,有很多他一直想嘗試做的事,他也能如愿以償,比如說自己拿水喝,再也不要像蟲蟲一樣爬行,他會考慮以靜制動,迂回地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寶寶的內心獨白:媽媽,我只是想讓你來抱抱我。
這時的寶寶會:裝睡
就同前面提及的小萱萱一樣,裝睡是個很容易讓大人上當的事。很多媽媽都遇到過寶寶這種表現,明明哈欠連天了,放到床上時,立刻醒過來,只要抱在手里,馬上閉上眼睛乖乖的,他們很想讓媽媽抱抱自己,或者不想獨自呆著的時候,就以哈欠來迷惑大人,尤其是那些習慣于有人在一旁陪睡的小寶寶。
12個月
終于到了可以開口說話的時候了,雖然幾乎只是單字。每個寶寶都是鬼馬精靈,他們像個小小觀察家一樣,在與家人相處不多的一年中,已經知道,哪些東西不能吃,哪些事不能做,哪些家用的東西碰不得。知道了是一回事,但做不做是另外一回事,幾乎每個寶寶都選擇了大無畏地去做,不計后果。
寶寶的內心獨自:這世界太有趣,我只是想嘗試一下新奇的東西!
這時的寶寶會:裝無知
當媽媽微笑著示意他拿一件東西時,他基本上會成功;但是,他在做錯事時,面對媽媽的批評,他會瞪著眼睛裝無知,假裝不知道媽媽說什么,不知道媽媽的規定,那樣子仿佛在說,我還小,我需要得到原諒。這也正是為什么孩子越來越任性的原因,因為他很輕易地得到了媽媽的原諒。
從容應對寶寶小“騙術”7計
1 給寶寶更多親子時間
別以為給寶寶找了許多小玩具做伙伴,就可以放心地去做自己的事了,寶寶也是怕孤獨的人,渴望和媽媽及家人更多的交流,眼神的交流,咿咿呀呀學語的交流,才會讓寶寶露出最可愛的笑容,心理上得到愛的滿足。
2 不大聲喝斥寶寶
寶寶常在不自覺地做錯事或把事做失敗,一旦大人忍不住大動肝火,寶寶就會千方百計想著不被媽媽責罰。誰都不喜歡整天在挨罵的陰影里度日,寶寶也一樣,他幼小的心靈也有“自尊心”三字。
3 觀察寶寶的表情
每個媽媽應該都有一支寶寶心情測量計,當他無緣無故地做些反常態的事,就要考慮是不是寶寶在玩“小花招”了。媽媽這時要做的是冷靜,認真觀察他的表情,只要是在安全范圍內,對寶寶的哭聲不要那么積極回應,找出真相,再做相應的處理。寶寶也是聰明人,媽媽沒有按照自己預料的做,他就會轉而開始玩自己的玩具了。
4 家人輪流照看寶寶
盡量不要專人照顧寶寶。長時間單獨相處,極易讓寶寶產生強烈的依戀情緒,一旦沒有時間同寶寶相處,寶寶只好使出各種方法來吸引大人注意。而家人輪流照顧寶寶,會讓寶寶有更多的選擇。
5 多帶寶寶到戶外去活動
6個月后的寶寶已經是個社交好手了,帶他到戶外去,結交不同的朋友,接觸不同的環境,有助于他養成快樂大方的性格。膽小內向的寶寶很容易黏住媽媽,接受新鮮的事物也會相對較慢,這會讓他更關注媽媽對他的態度。一旦媽媽生氣或發火,他會想辦法阻止自己受罰。
6 給寶寶獨處時間
常有媽媽認為扔下寶寶在嬰兒室是件不道德的事,事實上,寶寶也需要單獨的時間,獨處讓他學會和自己相處的方式,這對他將來善于安排自己有好處,這比動不動就以哭來換取大人的陪伴要好得多。
7 給寶寶自由空間
12個月前的寶寶絕對是個小小探索家,大人不能為了保護家里的設施而過度限制寶寶的自由,寶寶掃蕩家里的物品,或者失手傷到自己,都是大人的不得當處理,不應該讓寶寶來接受懲罰。但是,他明明做錯了,大人仍然放任,那又會誤導他的判斷力。因此,設置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給寶寶,也會減少寶寶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