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肺炎會對寶寶健康帶來嚴重威脅,會影響寶寶肺部的正常發育。如何才能使新生寶寶不受到肺炎的困擾呢?
新生寶寶肺炎由于在早期沒有很明顯的呼吸道癥狀,所以很容易被爸爸媽媽忽略。但是新生寶寶肺炎一旦病情加重,就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后果。所以新媽媽要隨時注意觀察寶寶出現的各種癥狀。
新生寶寶小龍出生才10個小時,體溫就開始不穩定,上下起伏,面色非常的差,呼吸也變得非常的急促。
樂樂出生兩周后,原來平穩的體溫不但開始出現高低波動,呼吸變得淺而快,而且有時還會出現口吐白沫的狀況。
專家解說
小龍出現的情況是吸入性肺炎的早期癥狀。胎寶寶在子宮內因為缺少氧氣,通過呼吸會將羊水或胎糞吸入肺內;或早產寶寶在吃奶過程中將乳汁吸入肺內而造成吸入性肺炎。
體溫起伏 寶寶出生后幾個小時后出現體溫起伏時,就表示寶寶可能患了吸入性肺炎,需要進行臨床觀察,同時采取必要的治療措施。
點頭呼吸 寶寶出現點頭呼吸時,表明寶寶的肺炎已經很嚴重了。需要住院進行救治。
樂樂身上的病癥是感染性肺炎的最典型的癥狀。準媽媽在孕期感染了某些病毒或細菌,會通過血液循環感染給寶寶;或寶寶出生后,病毒通過空氣傳染給寶寶,造成寶寶感染性肺炎。
面色蒼白 寶寶在出現面色蒼白時,醫生就需要為寶寶選用抗生素進行靜脈給藥。同時要給氧并注意寶寶保暖,以免受寒。
口吐白沫 寶寶出現口吐白沫時說明寶寶的呼吸已經無法滿足身體的正常需要,應立即給寶寶吸氧氣。合理用氧能夠有助于寶寶康復。
新生寶寶肺炎的治療既需要醫生準確地診斷、精心地治療,也需要治療期間的全面護理。
合理的護理措施能夠使寶寶病情盡快好轉。
護理手冊
新生寶寶肺炎護理工作對寶寶早日恢復健康具有積極的意義。對于寶寶肺炎的護理不能只局限于喂奶、吃藥、換尿布等,更應該注意一些小的護理細節:
1 注意觀察
新媽媽要密切觀察寶寶的體溫變化、精神狀態與呼吸情況,以便及時了解寶寶病癥的變化情況,為以后的護理打好基礎。
2 空氣新鮮
需要保持室內空氣的新鮮,太悶熱的環境對寶寶肺炎的好轉非常不利,它可能使患病寶寶咳嗽加重,痰液變稠,呼吸更為困難。
3 保持濕度
室內的濕度也需要保持一定的水平,太干燥的室內不利于寶寶身體的恢復,新媽媽可以用加濕器保持室內空氣濕度。
4 補充水分
寶寶患病時因為發熱、呼吸快、流汗等而失去大量的水分,因此要定時、定量為寶寶補充水分。這樣既可以使寶寶咽喉部保持濕潤,以便稀釋稠痰,呼吸道通暢。
5 避免嗆奶
由于寶寶吃奶時會加重喘氣,所以在給寶寶喂奶時不要采用奶瓶,應改用小勺喂,以免寶寶嗆奶。
6 維護鼻腔通暢
需要隨時注意寶寶鼻腔內有無干痂,如果有,可以使用棉簽蘸水后輕輕取出,這樣可以解決鼻腔阻塞而引起的寶寶呼吸不暢。
7 補充營養
新生寶寶得了吸入性肺炎往往會拒絕吃奶,這時候新媽媽需要注意為寶寶補充足夠身體發育的營養,因此除了注意喂奶外,還可以為寶寶輸葡萄糖液,但是需要征得醫生的指導。
8 維持體溫
維持寶寶正常體溫對治療新生寶寶肺炎有重要的意義。新媽媽在寶寶體溫過高時要予以降溫,體溫過低時適時采取保暖措施。
9 合理用氧
新生寶寶在發病時會出現呼吸困難,因此合理用氧,改善寶寶呼吸功能顯得尤為重要。新媽媽可以請醫生選擇那些與寶寶病情相適宜的用氧方式,維持有效的吸氧狀態。
10 順暢呼吸
首先,要不時為寶寶翻動身體,這樣可以預防肺內分泌物的大量堆積,擠壓肺部,造成寶寶肺部的擴張。其次,拍擊寶寶背部要從上面開始,逐漸向下拍擊,同時要由寶寶的外周向肺門拍擊,這樣可以使小氣道內的分泌物松動,能較容易地進入大氣道,促進肺部循環。最后要定期吸痰,寶寶需要及時清除呼吸道中的分泌物,這樣便于呼吸。分泌物很黏稠的寶寶應使用霧化吸入方法以濕化呼吸道,這樣能促進分泌物盡快排出。
預防要點
定期檢查:在準媽媽孕末期應定期作產前檢查,監測胎寶寶,胎盤及羊水的最新情況,以便及時了解胎寶寶在子宮內的情況。
及時補氧:發現胎寶寶在準媽媽子宮內出現缺氧狀況,需要立即采取補氧措施。
正確哺乳:為了避免新生寶寶發生乳汁吸入性肺炎,在給寶寶,尤其是早產和低出生體重寶寶喂奶時,需特別重視哺乳體位,新媽媽應該遵守抬高床頭、按量哺乳的原則。
鼻飼喂養:鼻飼喂養即是經鼻腔插入胃管喂養的一種喂食方法。用于給早產、低出生體重寶寶與吞咽反射較差的寶寶喂奶時。新媽媽需要采取鼻飼喂養方式,直至寶寶吞咽反應被糾正后,再改用奶頭喂養。
早期預防:在孕產期要注意各種疾病的預防,準媽媽在患病初期也要及時進行治療,以防止病毒通過血液進入胎寶寶的血液中,減少胎寶寶患病幾率。
定期檢查:準媽媽在孕產期要定時為胎寶寶作檢查,及時了解胎寶寶的身體狀況,防止胎寶寶受到病菌侵襲。
環境安全:新生寶寶感染性肺炎主要通過空氣傳播,因此新媽媽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新、穩定,并進行定期消毒,減少病菌的傳播。
隔絕病源:新媽媽要避免寶寶接觸患有呼吸系統傳染病的成人,以防止病菌通過空氣,接觸傳染給新生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