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那年,她的父親拋棄了家,留下她跟母親相依為命。母親在紐約當服務生糊口,有一天對她說:“孩子,我要努力賺錢讓你上大學。等你大學畢業后,你就可以賺足夠的錢了,那時,我們一起去環游世界,好不好?”
那時,她便知道了環游世界是母親的夢想。
可是,沒等到她上大學的年齡,母親就害了一場大病,造成終身癱瘓。她被迫輟學,給一家餐廳當洗碗工,以養家糊口。
13歲那年,她從一本女童軍雜志上獲知,賣童子軍餅干獲利頗豐,而且,賣最多餅干的那個童子軍還可以帶上家人免費環游世界,她于是決定放棄餐廳的工作,全力去賣女童軍餅干。
這時,她的姑姑建議她:“隨時都要穿上代表你有專業精神的服裝,這會顯得你與眾不同。在四點半或六點半去推銷,尤其是在禮拜五晚上去公寓的住家推銷時,你要請他們多訂些餅干,并隨時面帶微笑。不管他們買與不買,你都要彬彬有禮。記住,銷售時不要求他們‘買’你的餅干,而是請他們‘投資’。”
“投資”跟“買”,一字之差,意思差不多,但聽在人心,卻溫馨,給人自信。她聽從了姑姑的話,每天出門,都穿著一身自制的女童軍制服,隨時隨地且鍥而不舍地請人“投資”她的夢想。她會說:“嗨!我有一個夢想,借由推銷餅干,我可以為我和我媽媽贏得免費的環球之旅。請問,您要不要‘投資’一打或兩打餅干?”“買”是顧客,而“投資”卻成了老板,那些開門的人自然樂呵呵地說:“沒問題,我就‘投資’一打餅干!”
一次,在一家電視臺的大廳里,她問一個來賓:“請問,您需要一打或是兩打的女童軍餅干嗎?”
“女童軍餅干?我從來不買什么女童軍餅干!”這位來賓如此回答,“我是聯邦監獄的典獄長,每天晚上我要使2000名的強暴犯、搶劫犯、欺詐犯及虐待兒童的犯人乖乖入睡。”
面對這樣的回答,她愣了愣,轉而說道:“對不起,先生,請您‘投資’一些女童軍餅干吧。您可以將這些餅干‘投資’給每一個犯人,或許,他們會從此變得溫厚寬和,少些惡毒與欺詐。”
最終,那位典獄長應她的要求,開了一張支票。電視臺的制片人見到此幕,深受啟發,后來還將此景拍成了節目。
一聲“投資”,成了她推銷的秘密。那一年,她賣出3526盒女童軍餅干,成為女童軍餅干銷售之王。攜著母親環游世界時,她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從那以后,她又賣掉了42000多盒女童軍餅干,成為全美的推銷明星。她被邀請到全國各地的推銷大會上演說,她也是暢銷書《如何賣出更多餅干》、《凱迪拉克》、《電腦》及《其他重要的事》的作者之一。
她叫瑪奇塔,一個和其他銷售同行比起來并不是很聰明也不是更外向大方的女孩。但她發現了銷售的秘訣,努力實現了自己的夢。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有夢想。但我們中的許多人,卻在夢想尚未開始前就失敗了。他們沒有推銷自己、沒有請求別人給他們“投資”的勇氣,所以,往往在那些別人面對“投資”還沒有拒絕之前,卻因為害怕被拒絕而先否定了自己。
13歲的奇跡,會青睞哪些人?結論只有一個,幸運不會從天而降,成功只會屬于那些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哪怕前路艱難險阻,卻仍努力去完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