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篝火相伴的夜晚,你會發現窩在家里看韓劇的日子有多么的浪費生命。
“厭倦了自虐式的徒步穿越、登山沖頂、野營拉練、長途騎行……戶外生活中還有沒有點好玩的啊?”無數次聽到身邊的朋友這樣說。我也無數次想過這樣的問題,農家院、農家飯太過小資、FB了,不是我們這些戶外們的追求。對那些超負荷的戶外項目,我們多少有些疲憊,希望換一種戶外休閑方式。
我想說的是扎營+篝火。現在許多景區都是禁止明火的,森林里更是不行,但也有一些并不反對你野營點篝火的。比如野三坡,比如十渡,比如壩上。這些地方大多鄰近水源,并且都可以找到大片大片的無植被空地,所以到這里扎營點篝火再好不過了。那么我就給您講講怎樣在景區里扎營并生起一堆迷人的篝火吧。
■選擇搭篝火的地點
選擇搭篝火的地方一定要離水源比較近,因為無論你是否打算用篝火來做飯,至少也會希望用它來做些熱水吧,而鄰近水源可以節省送水體力。離水源大約有10幾米的距離即可,也不要離得太近,以免污染水源。地形不要選擇在風口或者強風區,避免風過大控制不好火勢,所以鄰水、干燥、平坦、開闊且不易引發周圍大火的地點是首選。

■分工協作搭篝火
大家一起動手搭篝火,推薦男士發揚紳士風格,主動擔起生火的重任。表面上看生火是把火點著了就行,但搭起一個完美的篝火的工作量以及技術難度要遠大于拾柴火。還是讓女士們去揀柴吧。點篝火的木柴,可以選用干燥、未腐朽的木柴,腐朽的木柴火勢小、無木炭,所以盡量用粗大的木柴以獲取較多的炭火,有可能的話選擇各種櫟樹、松樹、槐樹、山杏木之類的硬木。如果一時找不到足夠的干柴,也不要去砍樹來當作柴使用,一方面還在生長中的樹水人都比較大,燃燒質量不高,另一方面我們也要保護森林資源啊!
■搜集點火物、引火物
點火物可以是一些野外找得到的材料,比如樹皮、枯葉、苔蘚和干草。如果事先準備充分,用石蠟塊或酒精更好。引火物主要是一些樹葉和干枯的小枝條,以快速加大火勢。
要注意的是火堆邊不可放置潮濕或帶孔隙的巖石或石頭,尤其是在水中浸泡過的巖石更要小心,它們在受熱時有可能會發生“爆炸”。
到目前為止,一個Perfect的篝火就點成了。周邊要是有人家,他們通常會養一些兔子、羊、雞之類的小動物,問問他們,給點錢向他們買一些,放在篝火上烤著吃會是很有情調的事情。即使不打算吃東西,在這樣一個有篝火做伴的夜晚,和朋友聊聊天,呼吸呼吸久違的新鮮空氣,你就會發現窩在家里看韓劇的日子有多么的浪費生命。
篝火搭法
■框架式篝火
找來一些長短不一的木柴,長的先搭出一個框架,然后短的搭在旁邊,交互成90度搭成“井”形框架,層層上疊,從底部點燃。這種形式的篝火火焰旺盛均勻,適于做飯取暖。
■窩棚式篝火
把一跟大木柴一端用木柴或石塊墊高,在大木柴的左右呈“人”字形放置較小的木柴樹枝,在背風面點燃。這種篝火燃燒面積寬,能產生較多的熱量。可以同時放幾口鍋做飯或供數個人取暖露營。
生火法則
■雨天生火
關鍵在于保持灶底干燥和搭建防水篷。灶底用石頭壘成,高度以水流能順暢排放即可。用木材做三四個三角架,立在生火地點周圍,再用長木條聯系起來,用兩根較結實的細長圓木當支柱,插入地中,最后把松柏枝條鋪在搭好的輪廓上,用野藤捆扎。
■雪地生火
將要生火的雪面直徑3米附近的地面踩實,然后在中心鋪上一層較為粗大密實的薪木,形成一個灶底。再鋪上一層小圓木,搭起錐形木堆,放入點火物,即可點火。
■風中生火
如果風力強勁,可以挖一處壕溝生火。也可用以下方式用巖石塊將火堆圍住,以使熱量散失減慢,保存燃料。巖石上可放置器皿燒煮食物。另外,巖石散發的熱量同樣可以用來取暖。還可以用巖石壘成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