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村委主任》雜志辦成農村基層干部提高素質、指導工作、服務村民真正有用的刊物,是我們孜孜追求、不斷探索的一個重要課題。
加強指導性,讓村干部提高素質用得上
農村工作千變萬化,指導性是《村委主任》雜志永恒的主題。
指導性離不開輿論導向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政方針,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舉措。如何實現這一歷史性任務,各路英雄紛紛獻計獻策,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我們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重要的不在于增加投資,搞基本建設,拆舊建新,而應重視培育提高經濟主體——農民尤其是農村干部的知識化水平,讓廣大農民尤其是農村干部會利用現代文明的知識成果。盡管我們也選登了一些各地優秀的新農村發展規劃和可供借鑒的先進經驗,但我們沒有厚此薄彼,而是牢牢把握主基調,始終把培育提高農民尤其是村干部的素質作為宣傳報道的重頭戲。
我們聘請中央、省相關部門的領導作《村委主任》雜志的顧問,把關定向,撰寫文章。本刊顧問、國家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助理巡視員、全國村務公開協調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曹國英為本刊撰寫的《新任村委主任處理問題的原則和方法》一文,高屋建瓴,立意深遠,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很強,為村干部搞好工作指明了方向。
指導性離不開政策宣傳農村干部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黨的農村政策的貫徹執行者。農村干部對黨的各項政策理解得透徹不透徹,貫徹執行得到位不到位,不僅關系到農村干部的執政能力,而更重要的是關系到黨在農村中的形象和農村的和諧與發展。加強黨的政策宣傳力度,是我們刊物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我們開辟了“高層聲音”、“政策快報”欄目,不僅及時地、大量地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而且還請有關專家對重要的農村政策進行解讀,其目的是為了讓農村干部更全面地了解、更深刻地理解黨的各項政策,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政策,從而避免工作中的失誤。
指導性離不開典型引路在全國數以百萬計的村官中,佼佼者層出不窮。這些杰出的村官,雖然各有其不同的特點、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做法,但是也有其鮮明的共性,那就是他們的負責精神、創新精神、科學精神、務實精神和民主精神。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國廣大農村基層干部的優秀品質在杰出的村官身上的集中體現,是優良傳統與時代精神結合的產物。村官們的這些杰出的精神需要大力弘揚。遠的像吳仁寶、王樂義,近的像郭鳳蓮、申紀蘭、鐘聲、李保富、趙國祥、張延生等杰出村官代表,我們都利用不同形式,從不同角度,大張旗鼓地宣傳報道,給人們構筑了一個村官英雄輩出的時代氛圍,讓這種楷模精神在中華大地上發揚光大。
突出實用性,讓村干部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用得上
農村工作千頭萬緒,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是一條主線。但是,農村黨支部、村委會三年一換屆,許多新人被選為黨支部書記或村委主任,而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沒有黨務、村務工作經驗,有許多東西需要學習、摸索;即使是連任的村干部,面對不斷發展的農村形勢,也有一個與時俱進、學習提高、改進改善工作方法的問題。因此,向村官們介紹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經驗,讓他們互相交流共同提高,進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是《村委主任》雜志的一項重要任務。
欄目設置突出實用性如何設置針對性強、實用性強,對村干部開展工作真正有指導價值的欄目,是我們辦刊初期的一個重要議題。在廣泛征求各方意見、深入探討研究的基礎上,我們設置了“經驗交流”、“工作研究”、“領導藝術”、“村官直言”、“村官課堂”、“鄉村論壇”、“政策快報”、“咨詢服務”、“各地傳真”、“以案說法”、“決策參考”、“推廣園地”、“項目推介”、“招商引資”等欄目,而對有的同志提出的“民族風情”、“風味小吃”、“副刊”等欄目進行了堅決的舍棄。我們認為,給村干部們辦的刊物,必須圍繞他們的中心工作,思路要清晰,目的要明確,內容要集中,拋磚引玉,指點迷津,讓村干部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用得上,而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同時要求文章選取宜精不宜粗,編輯宜短不宜長,從而使村干部們在有限的時間內能捕捉到更多全國的精華。
總結經驗突出實用性《村委主任》雜志創辦時間不長,就深受相關部門特別是村干部們的喜愛,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認為刊物為他們提供的工作思路、方法和經驗,在實際工作中用得上。為了這個目標,編輯部不僅精心選取全國的精華,而且對每個選題、每個標題都反復斟酌、磋商;并且提出村務工作經驗的細節就是文章的生命價值所在,細節就是解決問題的“鑰匙”,沒有細節的文章就不是合格的文章。在編輯來稿時,都要煞費苦心,努力做到“再提煉一次,再采訪一次,再改寫一次”,力求突出每一篇經驗文章的實用價值。
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是當前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涉農部門非常關注的一個焦點,也是農村工作中的一個難點。中央政治局專門就完善和推進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進行了研究討論,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也聯合下發過《關于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見》。這一話題對村干部來講并不陌生,但由于歷史、自然、環境、條件、干部素質及村民人際關系等因素的影響,在實際推行中發展并不平衡。有的村執行得較好,收到了明顯效果;有的村落實不到位,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山西省新絳縣推廣“村官論壇”制度后,萬安鎮在一次論壇中,就這個議題召集各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還有鎮經管站工作人員、村民理財小組成員,擺問題不回避,談經驗不保留,講教訓很深刻,各抒己見,集思廣益,集體會診,共同探討、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了解到這一信息后,我們認為這對全國農村推行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是一個難得的很有借鑒價值的范例,立即聯系新絳縣委組織部整理成文字材料,并請新絳縣委書記寫了“啟示”性的文章,還請山西省委黨校的專家談了看法。最后,以8個頁碼的篇幅重點推出。我們還與陽泉市郊區區委組織部共同策劃,邀請先進村干部、組工干部、鄉鎮領導、群眾代表暢談《怎樣當好村干部》,都受到了廣大農村干部的歡迎。
答疑解惑突出實用性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關系到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各種政策、法規、條例日趨完善。然而,由于許多新政策、新法規的具體條款散落在文件堆里,農村基層干部用時不易找到。為此,《村委主任》雜志開辦了“政策快報”和“咨詢服務”欄目,在為廣大農村干部獲取農村工作條規、各類政策信息提供方便的同時,還請相關部門適時解答讀者提出的各種問題,體現了答疑解惑的權威性;咨詢服務內容涵蓋了衣食住行、土地承包、干群關系、鄰里糾紛、村務工作、農合保險等方方面面,既有政策、法規條文解釋,又有具體問題解答,突出了答疑解惑的實用性。
注重服務性,讓村干部帶領村民致富用得上
農村工作涉及千家萬戶,村干部工作的最終目標是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建設美好家園。村干部為村民致富服務,《村委主任》雜志就要為村干部帶領村民致富提供到位的服務。
服務要宏觀微觀統籌兼顧這是從村干部的工作性質出發考慮的。作為一村的當家人,村干部既要運籌謀劃村集體的發展大計,又要為村民尋找致富門路。所以,我們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既給村干部介紹推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利于產業結構調整、有市場發展前景、適合村集體搞的大項目,供村干部決策參考,又給他們提供開闊視野、啟發思路,能就地取材、因勢利導,適合一家一戶搞的小項目,為他們給村民致富出謀劃策提供參考。并且要求采編人員,提供的推廣項目要求系統、全面,便于操作;開闊視野的致富門路,標題制作要畫龍點睛,瑯瑯上口,好記好頌好傳播,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宣傳效果。
服務要零距離、多元化通過刊物傳遞信息,畢竟是一種傳統的、遠距離的、間接的手段。為了給村干部們提供更有效的服務,我們一方面利用在各市設立的工作站、發行站工作人員和村干部們直接接觸的機會,發放《農村服務需求征詢表》,征集服務需求,一方面利用我們工作的便利條件和人脈資源,為農村和涉農企業疏通與相關職能部門的關系,幫辦項目聯系、項目設計、項目立項、資金爭取,新農村建設規劃、產業發展及園區規劃,名優特產品牌評審,資源最佳配置,招商引資、專家聘請、技術培訓等事宜。服務延伸到辦刊外,加深了與村干部們的心靈溝通,為服務“三農”辦了實事。
團結合作,服務互動《村委主任》創辦時,就在互聯網上開設了“村委主任網”。只要在線點擊村委主任網或http://www.cunweizhuren.com,就能同期看到《村委主任》雜志的內容。不僅如此,我們還和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資訊網、龍源期刊網、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核心期刊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等知名網站協議互動,每期《村委主任》的內容,包括招商引資、形象宣傳的內容,都能及時發布在這些網站上。《村委主任》雜志作為宣傳媒體在互聯網上的多重服務功能,充分展示了它服務農村干部的各項內容,擴大了宣傳效果,提高了知名度。一年來,村委主任網站的點擊率超過了3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