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學入伍到退伍還鄉創業,再到企業做成現在的規模,我的每一次舉動盡管都備受爭議,但仍舊心無旁騖,從不輕易言敗。”
私下里,38歲的貴州興偉實業公司董事長王偉把他的從商之路,在某種意義上歸功于自己倔犟和執著的性格。
他以他那種特有的直率說:過去的20年,從棄學入伍到退伍還鄉創業,再到企業做成現在的規模,我的每一次舉動盡管都備受爭議,但仍舊心無旁騖,從不輕易言敗。
三年前,他力排眾議在偏居西南一隅的黔中腹地安順市修建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兩年后,他又開辦了號稱在國內首屈一指的奇石園。那些斥巨資收集起來的千奇百怪的石頭,今年5月被世界旅游旅行理事會主席讓·克勞德·鮑姆加藤稱贊為“世界歷史的奇跡”。
王偉似乎又一次嘗到了冒險的甜頭:“若論價值,我收藏的石頭可以說無法用金錢來衡量。貴州龍化石前幾年沒有人關注,現在引起有關部門和官員的高度重視,說明民營企業也可以為保護文化遺產、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出一份力。”
在爭議中成長
出生于書香門第,天性好動的王偉自小聰慧,性情中不乏堅強的意志和淳樸的靈氣。
1987年,19歲的王偉高中一畢業就報名入伍。在部隊,他因較強的組織策劃能力和一流的書法水平而屢立戰功。然而三年后,王偉做出了讓戰友們爭議的抉擇:放棄在部隊發展的大好機遇退伍還鄉。
可是,回鄉后的他并未端上被安排到國營電廠上班的“鐵飯碗”,卻自己創業干起了室內裝潢。在上世紀90年代初的西部小縣城,此舉讓很多人覺得他有些叛逆。
此后,王偉依舊頻頻出招。其中最讓業界震驚的,當數2000年7月在安順置地380畝,投資1.8億元打造的家具裝飾材料城。要知道,安順只是經濟欠發達的貴州一個綜合排名靠后的地級市,當時交通信息網絡并不發達,城市功能不盡完善,被認定不適合創建大型商貿樞紐。而面對質疑甚至貶損,王偉和他的團隊通過翔實考察和周密論證,發現在東部家具市場競爭白熱化下,中小企業急需向潛力巨大的西部市場轉移,行業資金、技術和觀念的西進已是大勢所趨。
一年后,興偉家具城一期工程順利完工,廣東等地首批17家客商入駐經營。
“企業做不好,我就不當這個會長”
坐擁數億元資產,如今的王偉也擁有了許多耀眼的聲名和榮譽:除全國工商聯十大代表,省政協常委、省工商聯副會長,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會長等頭銜及省“五四”獎章、“十大杰出青年”稱號外,現在他還被冠以“中國奇石大王”之名。王偉對此直率如初:“這些都不是什么顯赫的標志,卻更多意味著責任。”
王偉很欣賞古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句話,但坦言并不喜歡其中暗藏的那種近乎推諉的無奈。自小心懷抱負的他在創業初期且財力條件尚很拮據時就開始投身公益事業。十余年間,他和公司累計為社會捐獻財物近千萬元,由公司資助的學生就有一千余名,這個數字已相當于一所普通中學的學生就讀人數。現任興偉公司辦公室主任的楊帥,正因為王偉的全力資助才得以完成學業,如今輔助打理興偉事業,已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
在他被評為“第五屆貴州十大杰出青年”的事跡介紹中如此描述:王偉退伍回鄉后,不等不靠,自籌資金艱苦創業,并積極資助社會公益事業。為積極響應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安順地區產業經濟、市場經濟的發展,他以一個企業家的膽略和氣魄,大手筆投資實業公司,每年為國家創稅數百萬元,安置待業青年、下崗就業人員數百名,形成了具有安順特色的產業新格局,推動了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
“僅有這些還不夠。”王偉向記者如實坦言。記者發現,作為主持市級工商聯工作的企業家代表,他開會從未缺席,總是激情滿懷地搶先發言。王偉常說,“代表”的職責不只是開個會,捐點錢,只有把自身企業做好,才能真正體現企業家的社會價值。他甚至在公開場合直言不諱地說:“企業做不好,我就甘愿不當這個工商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