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007年12月22日~23日在北京舉行。
會議要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鞏固完善強化強農惠農政策,大幅度增加農業農村投入。要按照適合國情、著眼長遠、逐步增加、健全機制的原則,堅持并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和補貼制度,特別要加大對保護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補貼力度。
2008年要抓住財政收入增長較快的時機,大幅度增加對農業農村投入,緊緊圍繞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集中力量辦成幾件大事。財政支農投入的增量要明顯高于上年,國家固定資產投資用于農村的增量要明顯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村建設的增量要明顯高于上年。要調整耕地占用稅使用方向,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農”;調整城市維護建設稅使用范圍,各地預算安排的城市維護建設支出要確定部分資金用于鄉村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調整涉農項目配套政策,國家在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新安排的病險水庫加固和生態建設等公益性強的基本建設項目,根據不同情況逐步減少或取消縣及縣以下配套。繼續加大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力度、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扶持力度、加大對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的投入力度。
二、努力保障主要農產品基本供給,積極促進農民增收。決不放松糧食生產,必須把糧食生產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各項扶持政策,保護和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千方百計地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努力提高單產,確保糧食生產穩定發展。高度重視“菜籃子”產品生產,確?!安嘶@子”產品生產穩定、價格穩定和市場穩定。切實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全面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著力改善農產品市場調控。要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拓展非農就業增收空間,促進農民轉移就業,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
三、突出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完善農業生產條件。要狠抓農田水利建設,加快大型灌區節水改造,搞好小微型水利工程,推廣農業節水設施和技術。落實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資金投入,明確工作責任,抓緊組織實施,保證工程質量。狠抓耕地保護和質量建設,切實控制建設占用耕地及林地,加大土地復墾整理力度,加強中低產田改造,加快沃土工程實施步伐。狠抓農業機械化發展,要以糧食主產區、南方丘陵區和血吸蟲疫區為重點,加快先進實用、生產急需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大力發展農機合作組織,扶持發展農機大戶,組織好農機跨區作業。狠抓生態保護和建設,繼續實施重點生態工程,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建立健全森林、草原和水土保持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加強農村節能減排工作。
四、強化農業科技和人才支撐,大力發展社會化服務。要根據農業生產需要進一步明確農業科技進步的主攻方向,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積極探索農業科技成果進村入戶的有效機制和辦法,大力培養農村實用人才。要大力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健全農村市場體系和培育農村流通主體,大力推進農村信息化。
五、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實施力度,在普遍免除學雜費的基礎上,全部免費提供教科書。擴大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的覆蓋面。加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支持力度,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大幅度提高國家補助標準。加大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力度,將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家庭全部納入低保范圍,做到應保盡保。加大國家扶貧開發力度,適當提高農村扶貧標準,集中力量解決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特殊類型地區貧困問題。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施進度,增加農村沼氣投入,繼續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交通,加強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
六、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不斷深化農村改革。要切實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依法落實和維護農民承包土地的各項權利。要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嚴格土地征收征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宅基地整理等的審批管理,切實保護農民土地權益。要積極推進鄉鎮機構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農村金融體制創新,妥善處置鄉村債務,健全農民工就業服務和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