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鄞州區瞻岐鎮唐家村村民唐仲國,2005年在山里捕獲了一頭野公豬,一直關在家中飼養。他想野豬肉味道不錯,假如讓野豬和家豬進行交配,產下的小豬如果有野豬的特性,那么一定能夠找到市場。抱著疑問,他咨詢了鎮獸醫站何志德站長,得到了肯定的答復。他在何站長的指導下,讓家養的母豬與這頭野豬進行配種,母豬并于2007年5月份順利產下了18頭小豬。小豬毛色與野豬一樣,生長速度和家豬差不多,但雜交的小豬肉質口味好且瘦肉率高,養成后商品豬價格一般在16~26元/千克,市場前景非常看好。
采下荷葉市區走1元1葉貴似藕
每逢烈日炎炎或陰雨綿綿之日,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姚僑鄉的農民們便會把荷葉連柄采下,帶到市區各個公園、景點出售,每片荷葉售價1元左右。由于這種天然“小傘”迎合了人們熱愛自然、返璞歸真的心理,人們爭相購買,因此每天都會給賣荷葉者帶來二三十元的收入。照此計算,每畝藕田僅賣荷葉就可收入三四百元,并且他們采摘的多是蓮藕已基本成熟的荷葉,并不影響蓮藕的收成。(隨 生)
巧種桃樹發“晚”財吸引客商地頭來
最近,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89團8連農工王銀川,把剛從自家桃園里采摘下來的新鮮桃子擺在沙塔公路邊銷。盡管每千克賣10元錢,過往的顧客購買桃子的還是絡繹不絕,每天都有近千元的收入裝進王銀川的腰包。
當別的農戶還在兩用地里靠種植棉花發小財的時候,王銀川早幾年就把兩用地種上了桃樹,并且在桃樹行間套種西瓜,收入比棉花強多了。由于種植的桃樹品種是早熟型的,桃子上市銷售時,別處的早熟桃也大量涌入市場,桃子的銷售競爭相對比較激烈。況且,由于是早熟品種,桃子的味道并不十分地道,回頭客很少。
王銀川經過再三思量,把早熟桃樹嫁接成了晚熟品種,2006年嫁接的2007年就開始掛果。他嫁接的中華壽桃晚熟品種,生育期長、光合作用好、果大、脆甜且及耐運輸。早熟桃1千克只能賣到5元錢,而王銀川種的晚熟桃在地頭就能賣到10元錢,水果販子把晚熟的中華壽桃拉到城里就能賣到15元1千克的好價錢。(富 民)
興辦“農家大觀園”1月進賬5 000元
湖南省洞口縣洞口鎮平溪村的蔬菜種植大戶劉偉,瞄準市場空缺做生意,在縣郊辦起了一家名叫“農家大觀園”的奇妙莊園,生意出奇的好。
2006年,劉偉從媒體上了解到生態農莊、農藝、森林公園是城里人休閑的好去處,大受崇尚自然的現代人的青睞。他從中受到啟發,當即決定由種餐桌上常見的大路蔬菜,改為種既好看又好吃的觀賞蔬菜、瓜果及一些奇特的農作物。在他的農家大觀園里有七彩菠菜、五色辣椒,有奇形怪狀的南瓜、手指粗的黃瓜、櫻桃番茄、珍珠番茄,以及蛇瓜、長柄葫蘆、佛手瓜,還有紅、黑、白七彩玉米……每逢節假日,劉偉的“農家大觀園”就游人不斷,月收入達到5 000元。
(李勤古)
惠鋒巧種紫番薯新品熱銷大飯店
1千克番薯能賣50元!浙江省海鹽縣通元鎮新拱村的農民楊惠鋒是這個奇跡的創造者。2006年,他種的6畝地的新品種紫番薯,年底收獲18萬元,上門求購者絡繹不絕。2007年5月,他親手培育的紫番薯種苗銷售后,又有30萬元入賬。
楊惠鋒上網時看到一篇介紹紫番薯的文章,說此物形狀和普通番薯無異,肉呈紫色,含豐富的硒元素,少見種植,國內還很少有成功種植的報道。楊惠鋒頓覺眼前一亮:這東西一定有市場,就花了5萬元錢從浙江省農科院買回了試驗種苗,到鄰村租了6畝地種起了紫番薯。為保證紫番薯的“綠色無公害”,楊惠鋒不打農藥、不施化肥。紫番薯豐收后,他提著紫番薯進城推銷。在嘉興市一家酒店,他分別用紫番薯的根、莖、葉做了3道口味獨特的菜肴,得到了首筆450元貨款和“兩天供一次貨”的口頭合同。隨后,大小飯店的訂單如雪片般飛來,紫番薯的價格也一路看漲,最終賣到50元1千克還供不應求,許多飯店都上門預購他的紫番薯。(農海鹽)
西葫蘆花梗能賣每畝地增收800
江西省永豐縣村民曾振華2007年種了2畝西葫蘆,除西葫蘆外,他還采摘西葫蘆雄花及葉梗出售,增收1 600余元。曾振華試著采摘西葫蘆及花梗出售,深受城鎮居民、特別是賓館飯店歡迎,而且賣價很好,其花2.0~2.4元/千克,梗0.6~1.2元/千克。除留少量雄花用作授粉外,曾振華每天都采摘西葫蘆雄花和葉梗上市銷售,這樣既減少了植株營養消耗,增加了西葫蘆產量,又增加了額外收入。(黃健生)
大棚栽種茄子樹一茬8 000高收入
遼寧省黑山縣大虎山鎮王家村的農民在大棚內選種茄子樹,再利用大棚的北墻種蕓豆,茄子加蕓豆,一茬的效益就是8 000元。
村民王岳利選種的茄子樹是用托魯巴姆品種嫁接的,果實長得大,茄子樹能長到2米多高。從春季到夏季,一棵茄子樹可結出40~50個茄子,每個茄子都能達到250克,其批發價格為每千克2.6元左右,比普通茄子每千克價格高出0.6元,每個棚凈掙5 000元沒有問題。他在棚的后墻栽下700多株蕓豆,蕓豆還能賣到3 000元錢。(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