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消息,今年第一季度上海高檔房逆勢上漲3%,均價逼近3萬元。與此可以佐證的是,我家位于老西門的這套住宅,最近一平方米單價也首次上升到3萬元。對此,我卻沒有喜形于色,這是我現在的住處,它再怎么飛漲,我總不能把自己的窩換成鈔票,拿那些質量挺好的紙張當屋子住。我倒是關心本人名下的另一套正在出租的商品房的售價,一遍遍在家里主張賣掉它。
我朋友也問我,如今房價較高,你想出售為何遲遲不出手呢?這問得好,這問題也恰好與本人對于經濟形勢的判斷有關。有大量資料顯示,國際熱錢不斷涌進國內,有進入資本市場的,也有大舉殺進房地產市場的,這滾滾熱錢來勢洶洶,比以往都厲害。如果堅定地相信這個消息的話,可以從當前各種市場上的狀況得到證明。今年第一季度樓市依舊熱火,股市雖然持續下滑,本人卻十分樂觀,在我看來,國內外的巨量資本擁有群似乎在故意“砸場”,明顯放著在做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來個上沖的準備工作,只是本人的部分資金前期已經進入,余資還在觀望中。
此外,人民幣已經破7入6,而國內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與國際市場上基本一致,面臨著一漲再漲的困境。說這些是要表明,如今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手中有大筆錢的話,如何維護其購買力,如何使其保值,其實是一件頗費腦筋的事,一不小心就可能價值縮水。所以,我對于自己的那套出租房還暫時不急于變現。
《青年報》一位記者前日與我聊天,談起今年的理財,我以為,有錢有膽的話,還是可以投資房產。我自己的錢絕大部分在樓市里,剩下的上百萬元,基本無力再在房地產市場里游戲了。但對于股市,我已經于早些時候投入一部分了,目前還不想將這部分的余資再度進入,所以我只能將余錢放假。我最近一再鼓吹有錢可以多購買點生活物資,今年下半年,很多國內商品和服務項目的購買價格可能還會上漲,已經一再上漲的不去說了,尚未明顯提高售價的商品,當是我們老百姓下階段值得注意的對象。
但在這些待漲的商品中,也要分清楚其中什么是現在和今后必須要的,有什么是并不需要的。比如,今年末和明年底要結婚的,已經購置了新房尚未添置家電、家具的,我以為就可以提前安排購買。如果僅僅因為有些商品預計要漲價,就此產生消費需要的話,實在不是降低生活成本,反而是提高了支出。
另外,我覺得現階段有一個比較重要也容易讓人忽視的投資觀念是,需要用時間來換取空間。
我的具體想法是,在準備了基本的投資資源之后,要把前兩年賺取或者積攢起來的部分現金用于生活消費和健康投資。市場上風雨交加,變化多端,與其同其周旋,不如退而養生,養足一個好精神、好身體,屆時比他人更有精力和智力抓住機會。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同樣在理財行為準則上也講究,養個好身體,不怕沒錢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