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東平自述
我十四年前自美術學校畢業之后,就開始從事室內設計行業。我在美術學校的時候學的是裝飾繪畫專業,看似出來工作后屬于“跨行”,其實這個行業是相通的,都要求有扎實的美術基礎。當時中、高等院校很少有室內設計專業,而現在普遍都有開設這個專業,而且相當的熱門。以前我們工作圖基本上是畫在紙上,如今基本上是在電腦上制圖工作。
十年前,很少會有業主會考慮到請專業的室內設計團隊設計自己的家,因為當時的觀念還是很樸實的,大多數的人會認為,“誰不會布置新家啊。”所以都是以“自裝”為主。而現在人們就很少會相互問及,“你們家要不要請人設計”之類的話,請設計師已經成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因為花費多年的積蓄買了一套房子,把它“裝扮”得更漂亮、更宜居更能體現其價值,另一方面,與媒體的宣傳也有很大的關系,他們也在向公眾倡導一種消費時尚。
十年前,室內設計師還不為大眾所認識,只是“附加的”。如果一個公司應承某個業主的裝修任務,那他們一定是幫業主設計,就是義務性質的,如今設計和裝修是隔離開來的,而且業主會支付相應的設計費用。這樣設計有了自身存在的價值,會用盡心力設計一套令業主滿意的設計圖,而不是曾經簡單地“套圖”。現在也涌現出很多出色的室內設計師,比如香港有一位設計師,在北京、上海設計樣板房,每平方米會達到1200元。福州的室內設計師在全國室內設計界應當算是數一數二的,許多福建本土的設計師在全國性的室內設計大賽都表現得相當出彩。

福州的家裝設計行業算起來也是這兩三年才時興起來的,十年前,市場也不夠完善,在材料上還是相當得吃緊。很多材料很難在市面上發現,而且基本上也是千篇一律,面板、潔具、裝飾品等物品的品種不見多,也不見特色,即使設計師或業主有很好的設計理念也無法付諸實踐。今日就不同以往,現在只要有錢,總能買到心中想要的東西。近幾年來,高端的、原裝進口的家裝產品也鋪天蓋地,這不僅促進了整個市場的發展,而且使得室內設計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在裝修風格上,以前的室內風格,基本上按照統一的模式,基本上要么以“簡單”風格為主,要么鋪天蓋地貼面板以顯示豪華。十年前大多業主會選擇現場制作家具,現在家具市場極大豐富,基本選擇現購家具。而現在,隨著市場的細化,風格也不斷在細化,而且資訊如今發達的今天,國內外流行的家裝風格也相當得貼近。這幾年較為流行的歐式風格、田園風格的,更給城市居民一種自然閑適的感覺。
現在網絡通信相當發達,設計師與客戶的溝通并不局限于本土。有時候,我們把作品放置在網絡上,一些外地甚至國外的朋友,在網上看到他們心儀的作品,就會通過網絡渠道邀請我們設計,包括一些后期的事宜都是通過在線溝通交流,從而實現一項作品。而且現在的很多業主見多識廣,他們會較為明確地表達自己所要的效果,這樣更好地激發我們的設計靈感,形成很好的互動。我們還會碰到一些業主,他們有閑余的時間,但也會請我們設計好圖稿,然后按照我們的圖稿讓裝修團隊施工。我的客戶群中各個年齡層的都有,他們的觀念隔閡漸漸地淡化。十年前,年輕的人可能會喜歡時尚的東西,年長的人會偏重于穩重的元素。這種的界線現在都已經打破了,年輕人講究浪漫,也會選擇田園風格的,用一些原木、小花邊點綴房子會覺得更有浪漫的氣息,而年長的會摒棄死板的東西,讓家融入更多時尚的元素。
三部曲:十年家裝變化多
十年的時間,城市多了無數個家,十年的家裝設計也美化了這無數個家。十年的時間,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家裝設計行業從無到有,從單調到精彩,而目以多變、時尚的視角打造了一扇扇溫馨的家門。一個家裝行業的十年、唱響了美妙悅耳的“二部曲”:
1997年~2000年
1997年~2000年可以說是裝飾裝修的起步階段,當時大多數人開始擁有第一套住房,裝修裝飾開始正式進入人們的生活,現在還可以找到當年裝修的影子:墻裙、大量的現場制作家具、更為合理的空間格局在這個時期形成。
2001年~2003年
經過三四年的發展,一些發展較早的裝修裝飾公司開始形成一定規模,也開始影響人們對裝修裝飾的想法,同時室內設計師也逐漸顯示出他們的才華,裝修裝飾材料也豐富了許多,工藝做法更是有了很大的提高,當然裝修裝飾出來的住宅內部空間有了更多的面貌,設計風格開始多樣化。
2004年~2007年
裝飾裝修行業里競爭日益激烈,一些品牌裝飾公司脫穎而出,也造就一群優秀的設計師。設計風格不斷的豐富,歐式古典、中式古典、現代中式、禪意風格、東南亞風格、田園風格讓人眼花繚亂,與此同時,各類家居雜志擺放在各個辦刊亭的顯眼位置,不僅豐富都市人的精神世界,而且為人們提供最前沿的家裝參考。另外,各大城市又出現了名為“家居體驗館”的商場,除了提供一站購齊的便利,體閑的氛圍也會帶動愉悅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