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奧運圣火的傳遞,本應是一曲友誼與快樂的奏鳴,是一路和諧、和平的旅程,但因為某些別有用心的跳梁小丑張牙舞爪、混淆是非,讓這場盛會摻雜了些許不諧之音。
在這個時刻,我們海外火炬助威隊伍里的無數國人、留學生,用自己凜然的氣質、堅毅的行動、鏗鏘的誓言,給了我們一個又一個感動而美麗的瞬間。
4月6日,英國,倫敦。天冷,心也冷,一小撮藏獨分子無法無天,竟然試圖去搶奪、撲滅圣火;這個時候,在倫敦北京奧運圣火傳遞現場出現了這樣一位女孩:這位中國女孩冒著凜冽的寒風舉著北京奧運旗幟追著“祥云”火炬奔跑,當她看到來自祖國的攝影記者相機鏡頭對準自己時,她先是激動歡呼,禁不住留下了眼淚,然后又強忍住,努力微笑著……隨后,這一感人的鏡頭,頻頻出現在新華網、中國新聞網、奧運官方網站、搜狐網等國內各大門戶網站,受到網民的廣泛關注。
4月8日開始,姑娘的故事在互聯網上廣為流傳,感動了億萬網友,網友們紛紛寫道:“我一邊流淚一邊看,這張圖片觸及了我內心最柔軟的那部分。”“我一個年近40的中年男子也已經熱淚盈眶,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沒有這么感動。…女孩,別哭,十億人支持的力量在你背后,你不孤單。”
4月13日晚上8點15分,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世界周刊》欄目以《女孩與圣火》為題,對其進行了專訪,這位被眾人譽稱為“感動中國的女孩”名叫周岫,是一名正在倫敦實習的中國學生。
漂亮的80后山東女孩
周岫出生于1985年,是一位漂亮的80后山東女孩,她的父親周永利是山東中醫藥大學教授。作為大學里的老師,父親從小對周岫的教育就特別注意培養她正直、是非分明、善良、感恩。1995至1997年周永利在美國進修期間,就曾參加過海外華人因為臺灣事件而舉行的大規模上街游行,當時華人們為維護國家統一大業的愛國情義不僅深深地打動了周永利,而且也讓周永利倍受鼓勵并感驕傲。回國后,周永利把自己真實的感受告訴了女兒,同時還告訴女兒這么一個道理:“在國外最重要的是讓外國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國人!”
2004年周岫由濟南外國語學校保送至山東大學數學院基地班,后進入統計學專業學習的。周岫成績優秀,獲獎學金,作為基地班班委,她積極地參加各項班級活動,并擔任班級省圖書館社區服務的負責人、數學院學生會秘書處部長;在校期間,周岫經常參加學校各類活動,在山東大學新生歌舞樂大賽、英文歌手比賽、英語風采大賽、一二九合唱比賽中均有出色表現。此外,周岫還被評為學校軍訓優秀學員、優秀團員、校園文體活動先進個人,并獲得山東大學首屆英語習作大賽一等獎、數學院運動會跳高比賽第一名。
2007年9月,正在讀“大三”的周岫在網上得知:可申請到英國進行帶薪實習。一個久藏在她心中的愿望猛然跳躍了出來,原來初中畢業時,周岫曾參加濟南市學校組織的濟南市學生代表團去過英國,從此便立下了將來要找機會再到英國學習之志向。現在機遇降臨,豈能錯失?于是她便高興地報了名。然而學校一些人卻對她撥來冷水:“周岫,你太狂了!山大在國內重點院校里排名靠后,你一個山大本科生竟敢與其它幾大重點高校的碩士、博士生競爭這非常有限的赴英國帶薪實習名額?真太不自量力了!”從不服輸的周岫卻回敬說:“人生在于拼搏,我相信自己的實力!”結果周岫順利地通過我國與英國政府的聯合篩選,并奔赴北京,參加由英國政府委托的獨立面試官的嚴格考核。經過幾天四輪的面試,才華出眾的周岫被著名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相中。就這樣,周岫取得了中國大學生赴英實習的資格,考上了國家理科教育的計劃被派到倫敦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實習一年,成為山東省唯一一名帶薪實習的學生去了英國。
2007年10月11號周岫來到了倫敦,參加英國政府負責的兩周培訓,就開始進入單位實習。
倫敦街頭感動中國的女孩
周岫雖然只身海外,卻非常關注祖國的發展,關注即將到來的北京奧運火炬傳遞。北京時間3月24日17點46分,奧運圣火在希臘點燃了!周岫為此激動不已。對于這次以“和平之旅”為主題,以“點燃激情,傳遞夢想”為口號的壘球火炬傳遞活動,周岫更極為關注。特別是倫敦火炬傳遞前后那段時間,她幾乎每天都要到凌晨一兩點才睡覺,查新聞,看在線電視……了解奧運火炬傳遞情況,成了周岫生活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她還在自己的博客中呼吁“請在這個時間能趕到倫敦的人都來支持圣火傳遞吧。LondonTorchRelay10:30—18:00,6thApr.2008。”
面對那些對北京奧運會有偏見的人,周岫保持了足夠的耐心,去他們的論壇,聽他的聲音,和他們辯論。承載著中國人百年夢想的北京奧運會圣火于當地時間4月5日抵達英國了倫敦,難以抑制興奮心情的周岫立即給父母打了個電話,大聲說道:“明天我一定要到路邊歡迎我們的火炬,為圣火保駕護航,并發出我們的聲音!”周岫認為:火炬作為我們中國的一個美好形象的標志傳遞到世界各地,特別是到倫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它不僅向全世界詮釋了中國人的友好和親善,而且還可作為我們的一種文化傳遞。特別是火炬上有祥云圖案,非常有傳統意義的一種文化特色,向全世界展現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這是非常好的事情。此外,北京奧運火炬傳遞將大大幫助英國人了解真正的中國:“這不是一般的幫助(了解中國),這是有巨大意義,巨大價值的幫助,別以為英國人很現代化,但是他們對中國了解很少。這次火炬的傳遞,無疑會給英國人帶來非常深刻的印象。”
4月6日,一個難忘的神圣日子來到了!奧運火炬將于當天在倫敦傳遞,然而這天一大早,一向溫和柔情的周岫卻和一個人激烈地爭論起來,原因是對方對北京奧運進行非議,面對他人的指責,周岫除據理力爭外,心中永恒的期待就是希望祖國變得更強大,進步得更快一點。周岫說:“我們能做的只有證明自己,證明事實,這樣才能維護我們國家的形象。”這天盡管下起了雪,天氣寒冷。但周岫和其他留學生一起自發組織護衛火炬隊,從倫敦橋開始,一直高舉著北京奧運的旗幟追著火炬跑了三個交接點直至終點02體育場,途中不斷地高呼著:“北京,加油!”的口號,他們不僅喊啞了嗓子,并一路在與藏獨分子作堅決斗爭。一位在曼徹斯特的同學帶了一百面中國國旗,不一會便被一搶而空,他為此非常自豪。
在追著圣火奔跑,歡呼途中,一輛采訪車過來了,周岫和她的同學發現車內是黑頭發黃皮膚的亞洲人時,她們非常開心,非常激動。后來,周岫等人發現他們是中國記者,便自發地大聲唱起國歌,一遍一遍地唱。想到之前有很多國外媒體的負面報道,周岫感到心里十分難受,同時也覺得很委屈。因為一些外國記者,他們并不關注有很多中國人來到現場支持祖國,他們關注的只是那些反對國家統一的“藏獨”分子。而此時此刻,見到親人的那種激動和能夠被理解的那種感覺猛地融合在了一起,所以周岫當場忍不住哭了起來。“但我突然想到,我應該是堅強的,任何一個海外的中國人都應該是堅強的。我們能夠完善自己,成功地舉辦奧運會,我們要讓國內的親人知道我們是微笑的,我們要讓西方了解我們中國人的堅強,所以我強忍住眼淚,對著鏡頭微笑。”
中國奧運報道團記者李東雷成功地抓拍到了這瞬間震撼人們心靈的畫面。李東雷在圖文中這樣寫道:“這是一個普通的中國女孩,她一直在舉著北京奧運的旗幟追著火炬跑,當看到我的相機鏡頭對準她時,她先是激動地歡呼起來,然后禁不住流下了眼淚,然后又強忍住,努力微笑著讓我拍攝她。當時這一幕很令我感動,在那個瞬間,我只盼望更多的五星紅旗會飄揚。4月6日是奧運火炬傳遞最漫長的一天。火炬活動進行得并不順利,中間有過好幾次停頓,我在倫敦城里目睹了中國留學生跟藏獨的斗爭,英國警方也動用了大量的警力,在傳遞過程中對襲擊者進行了堅決的制服。經歷了這樣漫長的一天,我相信,無論經歷怎樣的風雪,火炬的傳遞會繼續。”
畫面上的周岫是那么的俊俏,流露出對北京奧運、對祖國的愛是如此之其誠,你看她:齊肩的短發,跳躍的淚花,樣式簡潔的黑色外套,白帽、白鞋、白手套,襯出她亭亭玉立的身材和俏皮的性格,綴著的蕾絲花邊,仿佛微微翹起,一轉一側,恰到好處地露出一抹雪白的圍巾。在一片“噪音”中,她看到了火炬,看到了中國記者,看到了來自國內的親人,不由得在追逐護衛圣火的過程中激動落淚,對面就是“藏獨”分子,和一些不懷好意的外國媒體,為了證明所有的中國人都是堅強的,為了向全世界展示真正的中國人是什么樣的,她忍住眼淚,抬頭微笑……
是啊,祖國,對于留學生意味著什么?對于億萬萬龍的子孫意味著什么,對所有愛好和平、追求忠貞的人又意味著什么。此時刻已無須多言,因為對祖國,炎黃子孫都有最深沉的愛;這分深沉,這分沉默,就是最好的回答。
4月8日上午,搜狐網用套紅的標題首先在各個頁面的重要位置刊發了李東雷這篇《那一刻她為圣火落淚》文章,并配發了抓拍下的周岫感人照。沒想到這一天,周岫的事跡立即在互聯網上流傳開來,打動無數的中國網民,同時引起了國內媒體的關注。很短的時間內,這篇文章和周岫的照片就傳遍了全國。這個感人的事件,頻頻出現在新華網、中國新聞網、奧運官方網站、搜狐網等國內幾百家網站,受到網友的廣泛關注,感動了無數中國人。之后,數十家紙媒刊登。網友紛紛給這位女孩留言:
——中華民族有這樣的子孫后代,令我們驕傲。
為祖國加油。愿我們的祖國更強大。
——我不認識她!但她又是我的親人!!見到這張照片時我也是淚流滿面!!!小妹妹,祖國人們支持你!!!!
——看到這個帖子,我真的流淚了,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可是,我實在無法忍住這盈眶的淚水!我無法表達對金晶和這位倫敦留學生女孩的敬意,無法描述對無數海外中華兒女誓死保衛祖國尊嚴的敬意,更無法表達我此刻對祖國最熾烈的熱愛,以及作為一名中國人的無比自豪和驕傲!
——在照片中,我看到這位女孩面對藏獨沒有絲毫的的畏懼心理,她給我們展現的是她的勇敢、她的自信,把自己的美麗、笑容、淚水留給了他人。
無數的回帖令人震撼,令人感動,令人眼含熱淚……從中真真切切找到了每一個人心中的情——就是對祖國的熱愛。
同時這個感人的瞬間被十多萬網友追問:她是誰?她來自何方?于是一場尋找照片中“那個不知名的小女孩,一個含著淚的微笑”活動在海內外掀開了。“在奧運圣火傳遞的過程中,有一個女孩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你是否知道她是誰?你是否知道她。來自哪里?您認識她嗎?這個在倫敦凜冽街頭為圣火傳遞歡呼、流淚的華人女孩。請你和我們一起尋找。這個感動中國的姑娘!如果她就是你的同學,或者朋友!請你和我們聯系,提供她的相關聯系方式,讓我們一起為這個感動中國、感動世界的姑娘喝彩。”
網絡的力量是迅速又廣大的,這則“尋人啟事”于0發僅僅2天就有9萬人次瀏覽。找到了,終于找到了!她就是23歲山東大學數學院經濟班的在讀學生周岫。
“周”游天下,心“繡”中華
周岫那天在倫敦是如何為火炬加油助威的,面對藏獨她是怎樣的心情?她對記者李東雷所拍的照片是如何感想的?在她的個人主頁上,我們一一找到了答案。
4月9日凌晨5點04分,周岫在看了搜狐網她的照片后,在博客上寫道:“我看到了自己的那些照片。謝謝大家關心!祖國強大起來!和平,愛國,愛奧運。當時哭泣得嗓子都啞掉的人有很多很多,寒風和大雪中沒有聽到一句怨言。”4月10日上午8點12分,周岫又寫道:“從倫敦火炬傳遞到今天,每天白天沒事做的時候和整個晚上到凌晨2點前后,我都止不住地上網查資料,看看關于火炬傳遞的消息。”此外,周岫還深情寫道:
——我覺得金晶比我要更讓人感動,我覺得她非常堅強。
——陳沖用英文在《華盛頓郵報》上寫的文章代表了中國人的心聲,我們一定會成功舉辦奧運會。
——對其他國家華人和留學生護衛火炬的活動,我非常自豪。全世界范圍內,有無數愛國的朋友。
——我真的就是一個很普通的人,在國外看圣火的時候,我就是大家中的一份子,在國內也是廣大的大學生中的一份子。大家都要努力,為奧運加油。
在這些字里行間,我們不難看出:周岫雖身處異鄉,整天為學業、為生活而奔波勞碌,但卻是個心系祖國的優秀女孩!
周岫以其實際行動,為80后年輕人樹立起了一個典范。近日央視一位駐外記者在采訪周岫后,深悟地說:“真的,我之前認為80后都是一群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他們都是自我為中心,足夠聰明但是不負責任。可是周岫,以及她所代表的那些4月6日在倫敦大街上拿著國旗奔跑,吶喊的年輕留學生們真地給我上了一課,他們都是來自生活相對優越的家庭,很多人可能都是花著父母辛苦錢在英國留學,平日里可能也是吊兒郎當,讓我們這些年紀大一些的人有些看不慣。但是這不妨礙他們在國家和民族需要他們的時候,白發站出來自豪地大聲說:‘我們是中國人,我們為我們的國家感到驕傲和自豪,我們也要為國家做點什么……’我只能謝謝你,周岫,周岫們,看到你們,我覺得我們的國家真的大有希望!”
是的,中國80后的青年人,與他們的父輩一樣有責任心,一樣有愛心,一樣愛自己的祖國,一樣知道在什么情況下應該干什么。正如周岫在接受采訪所言:“什么是真正的中國人?一是我們積極向上,責任心強,工作努力;二是我們愛好和平,希望能夠和任何人互相尊重,平等溝通。我真誠地想告訴西方,雖然我們還不完善,但中國正在不斷進步。”“我是一張名片,要讓西方了解我們中國人。同時,我也需要了解西方。”
周岫不僅用最樸實、最真誠的行動感動了中國億萬人民,而且讓世界人民解讀到了中國80后青年人的團結、愛國、向上之風貌。我們為你而驕傲,好樣的周岫!
編輯 朱小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