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首張專輯《Jay》發行開始,周杰倫在華語樂壇已經馳騁了7年多。“七年磨一劍”,2008年,當世界的目光投向北京,作為當今華語樂壇的代表性人物,在世界巡演的第七站北京站,周杰倫登上了北京工人體育場的舞臺。
“全世界的表情只剩下一種 等待英雄 我就是那條龍”——登場
5月1日,我提前了2個小時到達工人體育場,置身人群中,感受著歌迷們的熱情感受著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很有點度日如年。7點半,舞臺屏幕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周杰倫的頭像,全場歌迷一道齊聲倒數著,……3、2、1,終于,10分鐘后,演唱會開始了。

音樂響起,開場歌是《黃金甲》,我想周杰倫一定是很喜歡這首歌,其實我更懷疑他是喜歡那身“雞毛天使”裝,所以才每次都用它開場。然而當周杰倫背著羽毛翅膀出現在舞臺上,我真的幾乎忘記了用手中的相機去拍攝。舞臺上的光影幻象,現在回想起來好像還很不真實。我甚至不敢相信,我跟他之間,曾經僅僅隔了大半個球場的距離。那強有力度的歌聲穿透滿場的呼叫與吶喊,直逼蒼穹,讓我的心臟自此開始2個小時未曾間斷的狂跳。說起那個出場的瞬間,我的心臟現在都還幾近跳到了嗓子眼兒。兩個字,迷人;一句話:高山仰止,只堪心折……
周杰倫,綽號“周董”,英文名Jay。Jay目前身兼歌手、作曲人、作詞人、導演、電影演員等數職于一身,是近年來影響華語音樂最深的音樂制作人之一。Jay的音樂風格多樣,他的專長是節奏藍調(RB)和饒舌(Rap),他自創一格,大膽地在歌曲里運用西方古典音樂元素,如《雙截棍》中莫扎特奏鳴曲風格的過場,《藍色風暴》開端的格列高利圣詠(Gregorian Chant),等等;也嘗試使用富中國武術(如《雙截棍》、《龍拳》和《霍元甲》)或中國特色的音樂元素(在《娘子》中,過場的吉他就用了琵琶的輪指奏法;他還創新地在很多歌曲中使用了民樂樂器等)。他融匯中西方音樂精華的風格為華語樂壇帶來了一種新鮮的聲音。在編曲方面,他的歌曲和音豐富:很多時候主旋律、和音、饒舌、輔旋律會一層一層的加上,并在結尾時逐層淡出,層次感強。如果說當年他以唱歌聽不清而成為備受關注的一個“理由”,那么當他吐字清晰地與費先生合唱了《千里之外》之后,為什么人們的關注有增無減?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為什么要聽媽媽的話 長大后你就會開始懂得這段”——成長
演唱會現場熱烈的氣氛中,Jay帶著牛仔帽跳著踢踏舞,唱了首《牛仔很忙》。歌罷,Jay主動開口說話:“你們的媽媽都來了嗎?”場下尖叫四起。隨后他唱起《聽媽媽的話》:“……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美麗的白發幸福中發芽……”唱著唱著,大屏幕上竟然出現了張學友的VCR,跨越時空兩個人一起高唱這首歌……
周杰倫出生于1979年1月,媽媽葉惠美是臺北淡江小學的美術老師,爸爸是淡江中學的物理老師。周杰倫4歲讀幼稚園時,葉惠美把他送到淡江山葉幼兒音樂班學鋼琴。平時活潑好動的小杰倫一站到鋼琴面前就出奇的安靜,聽老師彈奏一遍自己就能復彈出來,教他的山葉鋼琴老師認為他很有天分。
為了培養杰倫的音樂素質,望子成龍的媽媽拿出家里全部積蓄為杰倫買了一架鋼琴,請最好的鋼琴老師為杰倫輔導。小學三年級時,杰倫偶然聽到世界名曲《天鵝湖》,被大提琴憂傷凄美的曲調迷住了,葉惠美沒和丈夫商量又為杰倫購買了大提琴。然而爸爸對媽媽的做法嗤之以鼻,經常指責她的不是,家庭里的溫馨越來越少,爭吵越來越多。初中二年級時,父母終于離婚。單親家庭注定了周杰倫性格中冷漠、叛逆的一面。
天資過人的周杰倫功課卻很糟。高中聯考總分不過100多分,沒有考上高中,卻偶然地考上了淡江中學第一屆音樂班。然而入學后,除了音樂成績出類拔萃,其它科目幾乎全部亮紅燈,老師們提起周杰倫都直搖頭,英語老師甚至直言不諱對周媽媽說周杰倫有智力障礙。然而周媽媽沒有指責杰倫,她認為杰倫走到今天冷漠、叛逆的地步是家庭的不和睦造成的,媽媽深信,自己的孩子沒有智力障礙。她規定自己施行“三不法則”——不嘮叨、不指責、不脅迫兒子——耐心教導周杰倫。
然而周杰倫還是沒有考上大學。極度迷惘的他無所事事,只好等待服海軍兵役,不曾料想這期間,竟得了強直性脊柱炎。在媽媽的精心照料下,周杰倫的病情才日漸緩解。
杰倫進入吳宗憲的公司后,媽媽總擔心杰倫冷漠而倔強,又不善言辭,會無意中把老板和員工們得罪了,于是常常在下班時間站在公司門口,準備一些可口的比薩、炸雞送給員工,請他們包涵杰倫。一來二往,媽媽對公司員工比周杰倫還熟悉,同事們都知道周杰倫有一個好媽媽。
而Jay一直是公認的孝子,因為他知道沒有媽媽,他支撐不到今天,媽媽為他一直未再嫁。他將所有的收入都交給媽媽掌管,盡管自己有了公寓,每個周末依然回家,同媽媽、外婆一起享受天倫之樂。媽媽退休之后,他擔心媽媽生活不知道如何安排,就搬回家和媽媽同住。有時候,還會約媽媽去看午夜場的電影。甚至朋友聚會時,Jay也會帶著媽媽,甚至發動朋友給媽媽夾菜。
可以想見,親耳聽到全場上萬歌迷,為了Jay瘋狂尖叫聲、哨聲滿場四起,周媽媽一定是一臉以子為榮的滿足。
“誰的江山馬蹄聲狂亂 我一身的戎裝呼嘯滄桑”
——成名
周杰倫在華語樂壇的成長,就像是條悠長回旋的隧道,一路翻轉搖擺曲折反復,最后才能看到隧道出口的光,耀眼眩目……
其實人生路上,很多時候幽暗的低谷不過是讓你歷經痛苦完成蛻化的必然過程。而當你走過了,就不會再懼怕回頭看。
1997年9月,周杰倫報名參加了一家電視臺的一個名為《超猛新人王》的娛樂節目,這個節目的主持人吳宗憲是阿爾發音樂公司的老板。

當天,周杰倫一身休閑裝,一頂鴨舌帽參加表演。節目安排他演奏鋼琴,并帶一位歌手演唱。誰知在他的伴奏下歌手唱起來很是難聽,場下一時噓聲四起……周杰倫演砸了。這時,站在評審旁邊的吳宗憲順手拿過歌譜看了看,一看不由得大吃一驚——這個看似漫不經心的年輕人寫起歌來,不僅歌譜得十分復雜,還抄寫得工工整整——贊賞有加的他在節目做完后,便邀請周杰倫進入他的音樂公司任音樂制作助理。
然而讓人頭大的是,周杰倫創作的歌總是“怪怪的”,圈內幾乎沒人喜歡。吳宗憲將周杰倫的《眼淚知道》推薦給劉德華,劉德華看了一眼就拒絕了。不久,又將他的《雙截棍》推薦給張惠妹,誰知,張惠妹也拒絕了。
屢屢遭到拒絕,是不是周杰倫的創作風格根本在當時的樂壇無法生存?吳宗憲決定給周杰倫最后一次機會,讓他自己演唱自己創作的歌曲,如果還是不行,他就只好請周杰倫走人了。于是,1999年12月的一天,吳宗憲把周杰倫叫到辦公室認真地說:“阿倫,給你10天的時間,如果你能寫出50首歌,而我可以從中挑出10首,那么我就幫你出唱片。”
10天后,周杰倫如約寫出了50首歌曲,而且每一首都譜得工工整整。吳宗憲也如約挑選出10首,這10首歌,于次年初制成了周杰倫的第一張專輯《Jay》。
公司對這張唱片根本沒抱什么希望,計劃能收回制作成本就可以了。然而這張專輯猶如一場猛烈的臺風橫掃華語樂壇,一舉奪得臺灣當年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最佳制作人和最佳作曲人三項大獎。意料之外的成功讓公司始料不及,一股周杰倫旋風自此開始席卷華語樂壇,開始形成風暴,席卷了整個華語樂壇,各種大獎紛至沓來。這一年,是2001年。
“我們在遠距離欣賞與微笑 默契無法偽造 我們同一種調調”——友情
一曲終了,Jay再度退場,上來一個戴墨鏡男子未語先唱——演唱會的第一位嘉賓。又是熱舞又是說唱。大家都在疑問,這是誰呢?只見這人唱著唱著還把衣服解開了。一曲唱畢,男子問臺下的觀眾:“好聽嗎?”只聽后面某位仁兄高喊:“你是誰啊?”這就是當晚的第一位嘉賓——劉畊宏。
Jay和劉畊宏、羅志祥(小豬)是很好的哥們兒,三個人平常互相的稱呼非常好笑,他們叫羅志祥“豬”,叫劉畊宏“畊”,羅志祥幫Jay取了個小名叫“北鼻(baby)”。他們平時經常聚在一起玩,聚會中,經常是Jay彈鋼琴、劉畊宏彈吉他、羅志祥跳舞,三個人互相交換對于自己專長的心得,也分別合作過歌曲。我相信很多歌迷和我一樣,都會非常盼望他們三個將來能夠三人合作一首歌。
劉畊宏是三個人中的運動健將,經常帶大家從事有氧運動,比如一大早爬起來,上山騎車,或是拉著大家一起打球。他們三個人還經常在球場上斗牛,也就是三人一隊跟別的球友過招,因為劉畊宏打得很好,通常跟他一隊都會贏,如果Jay故意要畊宏在旁邊看,結果當然是輸了,劉畊宏就會很得意的在旁邊笑著說:“你看,沒有團隊精神嘛!要傳球!傳球!”
劉畊宏一曲《彩虹天堂》唱畢,一臺鋼琴從舞臺底升了上來,Jay坐在琴旁,指尖跳動,一曲《黑色幽默》響起——幽藍的燈光投射下,紫紅色休閑西裝、凌亂的劉海兒、紫紅色的發稍、留給我們的冷峻的側臉……彈著鋼琴的Jay顯出特有的安靜與深情。

“讓我來調個偏方 專治你媚外的傷 已扎根千年的漢方 有別人不知道的力量”——工作
Jay說:“現在我要唱一首你們從沒有聽過的歌。”話音剛落底下就尖叫四起了,是《千山萬水》,Jay為奧運創作的歌曲,這次明明是首演,現場卻出現了大合唱,“……夢想挾帶眼淚,我用力去追……”接下來大屏幕播放了一段視頻:有水墨山水和書法,還有歌詞。歌詞作者是——方文山。《千里之外》的音樂響起“……我送你離開千里之外,你無聲黑白。沉默年代或許不該,太遙遠的相愛……”
當年,方文山與周杰倫同被吳宗憲招入麾下時都是無名小卒,據說一開始他和Jay兩個人根本是互看不順眼,誰也不睬誰。一天,吳宗憲拿方文山的新詞給周杰倫聽,Jay說“沒什么”。自信的方文山頓時氣炸。周杰倫錄唱時經常隨性更改方文山的歌詞,方文山不答應。但是,他常常最后讓步,會寫幾個版本讓周杰倫選擇。分歧和爭論悄然消失,他們漸漸成了好朋友。
周杰倫閃電般大紅大紫,人人爭搶他作的曲,然而方文山的詞卻無人問津。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慢慢發現,周杰倫的曲子還是與方文山的詞才是最佳組合。他們合作的音樂幾乎曲曲風行,難怪周杰倫也說:“我的歌沒有文山不行。”二人如今已經是合作得行云流水,也算得上是為對方的才華折服進而惺惺相惜了吧。
作詞作曲,工作生活,方文山和周杰倫幾乎天天泡在公司研究整個華語音樂市場,天長日久“革命情感”也日漸生成。二人之間的默契一天賽過一天,也越來越知道彼此心里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做專輯的時候,經常是周杰倫只指出一個大方向就完全放手,他覺得方文山寫出來的東西比他們交流到的更豐富。
“什么刀槍棍棒 我都耍的有模有樣 什么兵器最喜歡 雙截棍柔中帶剛”——絕技
歌手分幾種,有的歌手讓我們感嘆青春無敵,有的歌手讓我們感嘆認真堅持,有的歌手讓我們驚嘆創意靈感,有的歌手則讓我們驚嘆技藝超群……而有的歌手卻能夠兼而有之,我想這就是周杰倫的魅力所在吧。
演唱會當晚,讓人最感親切的歌是那曲改編后的《雙截棍》。坐在麥克風前的Jay身穿黑色T恤,一邊彈著吉他,一邊唱著“……快使用雙截棍,哼哼哈嘿……”同樣的歌詞不同的旋律曲風,一次次把現場帶到熱烈的高潮。而最帶動氣氛的歌則是《陽光宅男》,曲間大家都站在位子上隨著音樂舞動著,這在開場后還是第一次。
曲子剛剛結束,舞臺上突然漆黑一片。就在我暗自猜測是否演唱會結束了的時候,一陣充滿動感節奏的架子鼓聲響起,全場一遍又一遍地呼喊著“周杰倫!”“周杰倫!”“周杰倫!”舞臺底升上來一套架子鼓,鼓邊演奏的人,正是Jay,場上響起了氣勢磅礴的搖滾音樂。
《周大俠》著實讓Jay秀了一下架子鼓的演奏技法,不過這還不算完,接下來一曲《發如雪》Jay又秀起了古箏。鋼琴、吉他、架子鼓、古箏,噢,差點忘記了說,還有演唱《青花瓷》時中間突然加入一段京劇唱腔,演唱《本草綱目》時則在前奏時突然唱了兩聲“辣妹子辣”,以及《彩虹mix蘇三起解》的黃梅戲唱腔……我們的周大俠歷經十年磨礪,十八般武藝輪番上陣,著實讓人眼花繚亂欲罷不能。
還是唱完《霍元甲》后,以《雙截棍》結尾,這每次演唱會的最后一首歌,讓我們始終念念不忘的還是最初這首奠定其歌壇位置的經典歌曲,而且可以說盡管演出中新歌明顯多于老歌,卻依舊是滿堂喝彩、萬人合唱,一次次地證明著出道近十年的周杰倫如今在歌壇確實有無法撼動的地位。到了最后,已經熱烈到全場失控的地步了,所有的人都站了起來,“哼哼哈嘿”全場每個人都在唱,然而,歌聲隨著最后一聲與禮花齊放的尖叫戛然而止,所有的人都意猶未盡,不愿走,也不愿讓Jay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