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強實踐性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專業能力的重要途徑。在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建設和教學過程中,我們進行實踐性教學改革與探索,取得了明顯成效。依據當前的教學環境,要提高本專業教學質量,應加強實踐性教學,積極開展認識實習、項目實習、模擬實驗和專業實習。
[關鍵詞]專業能力 實踐性教學 教學改革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人力資源管理已成為許多企業管理的重點。企業力圖通過吸引、培訓高層次的人才,獲得競爭優勢,通過發揮高層次人才的作用,整合企業內部和外部資源,創造更多的價值。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日益走向規范化、科學化和專業化。企業人力資源戰略與計劃制定、工作分析與工作設計、人員招聘與培訓、部門與崗位績效管理、員工激勵管理、薪酬管理、勞動關系管理,以及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等工作,在許多企業已全面展開,而且越做越深入。為了適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需要,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應改革教學方式,培養職業素質好、專業基礎扎實、專業技能較強的人才。根據近幾年企業人才需求信息、畢業生反饋信息和大學生學習現狀,迫切需要加強實踐性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傳統的教學觀念對實踐性教學的理解是,實踐性教學是相對課堂教學而言的,是實踐教學環節,指實習、實驗等。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是實驗、實習與課堂教學脫節。作者認為,實踐性教學的本質含義是,基于實踐基礎上的教學,用一個公式表示,就是“實踐—教學—再實踐”。如學生學習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首先要通過認識實習,了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活動,增加感性認識,探究一般問題,然后帶著豐富的感性知識和一般問題進入課堂,學習書本知識,構建自己的概念或知識框架,最后,再進行專業實習,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就實現了一次“實踐—教學—再實踐”的循環。如果是學習某方面具體知識,還可以進行更高層次的循環,即“實踐—教學—再實踐—再教學—再實踐”。就專業教學計劃而言,可以對專業的“實踐—教學—再實踐”從教學環節和課程上進行系統的安排。加強性教學,是為了創造更好的探究式學習環境。美國的《國家科學教育標準》指出:“科學探究指的是科學家們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種研究提出種種解釋的多種不同途徑。探究也指學生們用以獲取知識、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領悟科學家們研究自然所有用的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從心理學角度講,實踐性教學遵循了人的認知活動的規律,即從感性—知性—理性的認知規律。從教學論角度講,實踐性教學將環境、教師與學生較好地組織成一個系統,辯證地處理系統中的各種關系,調動“教”與“學”的積極性,實現“教”與“學”的統一,并使這個系統真正成為高效的知識轉移和知識創新系統。
二、實踐性教學改革
在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建設和教學過程中,就實踐性教學我們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改革與探索。
1.開展認識實習,豐富學生的感性知識
所謂認識實習,是指學生開始學習專業基礎課程的時候,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實習,由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工人向學生講解和展示本專業的基本業務和活動,使學生對本專業有一個初步的全面的感性認識。這些感性認識是思維活動的“原型”或“原素”,對于學生的專業學習甚至其他課程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在課堂學習和自學過程中,學生會靈活運用這些感性知識進行思維,正確理解概念、知識、方法、技術,以及數學模型。運用豐富的感性知識去學習書本知識,聽老師講課,會增強學習興趣,提高思維效率和學習效率。什么是“企業”?如何理解這個概念?如果學生從來沒有到過企業,沒有感性認識,就會依據自己的想像去理解,往往這種理解與實際,與概念“真實”相差甚遠。靠這樣的想像去思維,理解會有偏差,記憶會不清晰,結論也會出現錯誤。有的學生也不去想像,關于“企業”的概念,記一記文字符號就行了。這種做法,對于應付考試是有效的,對于培養思維能力是沒有多大作用的。過去,有的班沒有進行認識實習,學生學了企業管理課程,不知道企業是什么樣的;學了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不知道崗位是什么的。這樣,怎能學好專業課程,培養專業能力。
開展認識實習,一定要選一個典型的企業,滿足認識實習的需要。自2002年以來,我們在某石油鋼管廠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組織每一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到廠進行認識實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該廠擁有寶鋼、鞍鋼、武鋼、日本鋼廠等供應商,專用的長江碼頭和鐵路支線,大型貨場,從德國引進的先進的直縫鋼管生產線,先進的實驗室,大量的國內外管道工程用戶,企業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現代物流體系,生產制造體系、技術研發體系、企業管理體系和信息管理體系。學生到廠以后,由廠方指導教師在現場給學生講解企業的物流與供應鏈、企業生產管理、現場管理、崗位管理、績效管理等,使學生獲了豐富的感性知識,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很多學生實習以后深有感觸地說:“過去我們不知道本專業要學什么,怎么學,將來畢業以后做什么,怎么做。通過實習,較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看到企業還面臨很多新的課題,我們特別感興趣。”
2.組織項目實習,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所謂項目實習,是指在學生學習主要專業課程的同時,組織學生到企業就本專業某一方面的業務進行專項實習。從項目設計、項目實施到項目評價進行全面考察、研究,并參與實踐活動。項目實習的主要內容有,崗位分析與設計、企業績效管理、流程績效管理、崗位績效管理、人才市場調查、人員測評、人員招聘方案設計與實施、人員培訓需求分析、人員培訓方案設計與實施、薪酬調查分析、薪酬體系設計等。學生通過項目實習,鞏固所學知識,運用所學知識,提高專業能力。
本專業的項目實習主要通過兩周的學年論文和兩周的課程設計來組織實施。兩周的學年論文由教師命題,一人一題。為了做好學年論文,教師首先組織學生到企業實習,收集資料,然后要求學生聯系實際撰寫論文,最后組織論文答辯。
兩周的課程設計,由教師帶領學生到石油鋼管廠實習,做企業的績效管理方案設計,撰寫課程設計報告。實習的主要內容有,崗位績效目標確定、崗位績效計劃編制、崗位說明書編制、崗位績效考評標準設計、崗位績效考評方法設計、考評的組織與實施、績效評價、績效反饋計劃等。實習過程中,學生深入各具體崗位,虛心向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工人學習,并進行深入的調查分析,學到了很多的專業技巧和管理竅門。通過項目實習,很多學生設計出了很好的績效管理方案,提出了很有價值的管理方法,做出了比較實用的數學模型。
3.進行模擬實驗,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
所謂模擬實驗,是指通過計算機、“沙盤”等技術對本專業的業務或項目進行模擬操作、運營和管理。認識實習、項目實習和課程學習,為學生做模擬實驗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本專業的模擬實驗主要有三項。
一是組織學生對現有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軟件進行操作,培養學生應用現有軟件的能力。如企業人事檔案信息管理系統、人員素質測評系統、人員招聘系統、績效考評系統等。軟件操作實驗,學生一般很快就能掌握。
二是軟件設計與開發實驗,要求學生能夠用先進的軟件開發平臺,設計開發一個單項業務的應用軟件,提高學生應用計算機進行業務管理的能力。通過三周的上機實習,掌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B/S模式軟件開發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熟悉硬件、軟件環境,構建網絡平臺;學習SYBASE數據庫技術,熟練操作SQL語言,設計制作JSP動態網頁,學習并運用JAVA語言編程。主要實驗項目是設計開發大學生信息管理系統、企業員工信息管理系統、企業績效管理系統、人員素質測評系統等。首先按項目進行方案設計,然后項目組成員分工,開發相應的模塊,最后進行模塊整合調試。在編程過程中,有很多學生興趣很濃,廢寢忘食,學到了很多知識和編程技巧。
三是組織沙盤模擬訓練,參加全國大學生“用友杯”經營ERP沙盤對抗大賽。近兩年,我們按照競賽要求,對部分學生進行了沙盤模擬訓練。今年,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一名學生被選為我院5人組成的代表隊。代表隊參加全國大學生“用友杯”經營ERP沙盤對抗大賽,獲得湖北冠軍和全國總決賽一等獎。
4.組織專業實習,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謂專業實習,是指學生學完了所有課程,在畢業設計之前進入企業就本專業的業務進行的一次綜合性實習。實習一般為六周時間。通過專業實習,使學生全面了解一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包括工作分析、組織設計、人員招聘、人員培訓、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員工關系管理、人力資源政策等方面的情況,并且能夠進行人力資源診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目前,我們主要采取兩種方式組織專業實習,即分散實習方式與集中實習方式。
分散實習方式主要用于已經找到工作單位愿意到工作單位實習的學生。要求學生嚴格按實習計劃進入工作單位實習,定期與指導教師聯系,匯報實習情況。在實習學生較多的城市,指導教師要到學生實習單位進行檢查和指導。實習結束后,學生要撰寫實習報告,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實習答辯。
集中實習方式是指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到一個企業去實習。本專業的學生主要到某石油機械廠進行專業實習。該廠先后通過“API/ISO9001(2000版)質量體系認證”、“HSE健康、安全、環保體系”認證,主要產品獲得美國AP17K、8C、4F、6A、11E及中國國家3C認證,主要生產鉆井設備、修井作業設備、固井設備、成套壓裂設備、海洋鉆采設備、高壓流體控制元件等系列產品,是中國重要的石油鉆采裝備制造基地之一。企業通過推行先進的管理、經營模式,進行大規模的工廠改造,擴建和引進一批總裝、數控加工、熱處理和實驗設施、設備,引入企業ERP信息化管理系統,是我院很好的實習基地。自2003年以來,我院經常安排學生到廠實習,并與廠方簽訂了合作協議。兩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在鋼管廠進行專業實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老師的指導下,很多學生為了適應畢業以后的工作需要,還制作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主要業務的設計、操作與管理模板。如崗位分析與崗位設計模板、績效管理模板、薪酬管理模板、培訓與開發管理模板等。
三、結論
加強實踐性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專業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實踐性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修訂教學計劃,適當增加實習課時和實習經費;選擇合適的企業,建立廠校合作教育關系;制訂完善的實踐性教學方案,編寫完整的實驗實習教材;建立完善的實踐性教學管理制度,培養教師從事實踐性教學的能力。所有教師應該掌握科學的教學理念、思想和方法,不斷總結經驗,提高實踐性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at.'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5. 23.
[2]李其龍編著.德國教學論流派[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41-45.
[3]Roth. G(1987a).Erkenntnis and Realitaet: Das reale Gehirn und Wirklichkeit. In: Schmidt. S. J. (Hrsg.): Der Diskurs des radikalen Konstuktivismus. Frankfurt: Suhrkamn_ 8. Aufl. 2000. 5.229-255.
(作者單位:湖北長江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