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書和畫屬于直覺藝術的抽象與具象的兩個系統。書畫藝術相關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情感、想象與創造。由于具象性的書畫與抽象概念意識的密切聯系,所以在中小學時期重視書畫教育是最好開發智力、培養非智力的方式。而開發智力和培養能力應該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教育目的。
[關鍵詞]書畫教育 少兒智力開發 獨特作用
教育是人類社會的一項偉大工程,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開發智力、培養人才。如果說在大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人才的話,那么中小學則應該以開發智力和培養基礎能力為主。
中小學時期是少兒身心健康成長、智力開發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少兒愛動、好奇、善于想象、創造。在反映事物上較為具體、直觀,對直觀的形象特別感興趣。因此少兒時期是形象思維形成的重要時期。書畫藝術教育是開發形象思維的重要手段,是培養特殊能力和開發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最好途徑。在中小學忽視或不能很好地重視這一教育將嚴重滯礙著學生智力的成長與發展。
一、書畫教育與思維發展的關系
思維是對客觀事物間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維過程是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和具體化。而形象思維是用表象來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過程。人類的認識活動首先總是從認識形象開始的。所以人類思維在成長和發展中也應是由形象思維發展到邏輯思維,由具象發展到抽象的過程。具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既是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基礎,又是在抽象、概括,形成概念,進行判斷和邏輯推理形成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而書畫主要是通過形象結構的邏輯和形象概括、抽象概括形式來模仿、表現學習的,也必須通過比較、分析、綜合和具體化的過程。
能簡單認知客觀世界的形象性事物,并非就是有形象思維,而只能說有了一定的形象認知能力。形象思維是一種具有整體觀念和具體細致的以表象來分析、綜合、概括的能力。人們需要通過訓練,有目的地觀察、比較、模仿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如果人們對直觀的、簡單的和形象性的東西都概括不出,就無法對間接、抽象、想象的事物進行概括,更無法在此基礎上形成概念、判斷并進行推理了。我國歷代文學家大多都能書畫,如蔡邕、蘇東坡、曹雪芹、魯迅、艾青、馮驥才等;而許多哲學家、思想家、科學家、政治軍事家又都有較好的文學和繪畫能力,如達芬奇、歌德、邱吉爾、希特勒、張衡等。由此可見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形成發展與觀察、模仿(書畫、文學對社會、自然的模仿形式來提高思維能力)是分不開的。
在人類社會的進化發展中之所以產生了人與動物的區別,關鍵是人的思維。而人的思維形成首先得益于人善于模仿。人由于模仿而萌發了意識;由于模仿,人類才能在生產勞動和實踐中互相學習進而有了語言的傳承和演化發展,有了工具、器械的傳承和發展等等。當然人的直立行走和群體生活,使腦和手更能有別于動物而進化發展。模仿本身就是學習。模仿好的事物和優秀先進的東西明顯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古今中外最偉大的天才都特別注重模仿學習。少兒學習書畫也主要是通過直接模仿來提高的。同時,對具體直觀形象的模仿,更有利于培養他們模仿的性格習慣??茖W發明的借鑒、政治歷史的觀照等無不與模仿有關。許多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科學家、政治家和軍事家們所取得的成就雖然有內容、形式的不同,但基本的抽象、邏輯形式卻都離不開具體形象思維的意識。如達芬奇是一個偉大的畫家,但同時又是科學家、數學家、工程師、哲學家和文學家,德國的歌德、愛因斯坦和我國的孔子、張衡、艾青等很多偉人都是身兼幾項的大家。他們共同的特征都是在少兒或年輕時期熱愛書畫(繪畫)之類的直觀形象性藝術,或對具體形象有關的事物進行模仿創造。只不過隨著成年后的追求才偏重于某一方面,在學習的同時去認識和改造自己與世界。從哲學的意義上說,無論產生怎樣的認識,都要經過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普遍又從普遍到特殊的思維過程。
書法、繪畫主要是以模仿來表現的學習方式,它以具體、直觀的形象吸引少兒。通過書畫教學可以培養少兒主動進行形象思維活動的意識和習慣。通過形象思維,具體、具象思維的形式可以逐步培養發展邏輯思維、抽象思維。通過對形象組織、構成和具體表現可以培養人的整體觀念和個別細致意識。同時,書畫還是陶冶情操、培養情感和發展、修煉個性的好方式??梢钥隙?,如果缺乏或者沒有較好的具象和形象思維能力的人,其邏輯和抽象思維的發展必將受到很大的制約,其思維的抽象和邏輯便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也許就是我們當今許多大學生之所以畢業后總是在專業創造上難有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書畫教學與少兒特殊智能培養與發展的關系
智力的核心是思維,而智力主要是一種綜合認識方面的心理特征。實際上智力包含著人的能力,如感知力、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理解力、創造力。教育心理學家共同認為特殊能力只有超常兒童擁有。這些具有特殊能力的超常兒童是有節奏感、色彩感,能詩、會畫和有音樂天賦的人。狄德羅說:“有天才的人,詩人、哲學家、畫家、音樂家,都有一種我無以名之的特殊的、隱秘的、難以下定義的心靈的品質;此外還添上觀察力?!笨档乱舱J為,“藝術家有天才,科學家沒有天才。構成天才的各種心靈的能力是想象力和理解力”。這里提到了人的心靈品質、觀察力、想象力、理解力,這些都是后天可以培養的,但也是必須通過觀察、模仿的長期訓練才能達到的。一般能力主要包括認知(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思維的能力等,而特殊能力是在具有一般能力的基礎上還具有較強、較好的心理品質和觀察、模仿、想象、創造等能力。只有模仿、創造是較多外動的,其它一切能力都是內動形式。但這些并不是天生的,都是通過后天培養訓練才能在一般能力的基礎上得以提高。如沒有訓練過畫畫的兒童看一個不很圓的形象或一個不很對稱的形體時,他的短暫注意總是停留在大概上,不能進行感情細致的投入和比較持久的觀察,這就是心靈、意志和能力的差異。所以這些能力中,模仿訓練的成效便成了極為關鍵的事。模仿對促進比較觀察有很重要的作用,而觀察又對理解將產生很大的作用,理解對想象力和創造力無疑也將產生很大的作用。
注意力是對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一般只停留在對事物的表面和現象上的大概認識。觀察力是注意力的升華,是持久整體和集中注意的結果,也是思維和情感意志的作用。觀察力一般能深入事物的整體和內在本質。沒有對自然或事物的情感投入便不會有較穩定的觀察性格,沒有較好形象思維的能力自然也不會有善于觀察的興趣。模仿能力又分內模仿和外模仿。模仿以動為關鍵特征而區別于其它一般能力。內模仿主要是通過形象思維的模擬運動,外模仿是抽象思維運動的直接參與。模仿能力也是對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的檢驗。表現加入創造意識也是將注意上升到觀察的重要手段,是將觀察能力提高的重要方式。當然也會有一定想象、創造的參與。沒有好的觀察能力,模仿無疑將會失敗。模仿的深度和強度(準確度)盡管與表現方法、手段和想象、創造有關,但觀察是關鍵的問題。至于他是用什么樣的思維和主觀意識、目的去模仿,這與觀察能力無關,只與觀察方法和著眼點有關。故此模仿對觀察力、形象思維的提高是顯著的。記憶能力的好壞當然也與注意、觀察、模仿有重要聯系,又對想象、聯想產生作用。但記憶的形式主要是機械記憶和理解記憶、形象記憶和邏輯記憶或形象邏輯結合的記憶。而機械記憶主要是通過克服遺忘的記憶方式。理解記憶則主要是通過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進行抽象、分析、綜合概括的記憶方式。在記憶的事物中,無論有意注意還是無意注意,機械記憶還是理解記憶甚至邏輯記憶,其效果如不結合形象思維是肯定有限的。北京大學某教育心理學教授發現人有前腦,并且大多是存儲了無意注意的信息材料,這些材料又主要是形象性的內容,如:文字偏旁、圖像等。連無意注意的都主要是形象,都能在一定情況下將信息反映出來,可見形象思維的重要。當然有意注意通過了反復的觀察尤其是模仿,記憶內容自然更加深刻、持久。想象能力的提高首先需要注意、記憶、觀察、模仿才能理解而產生聯想;也需要形象或具象形式產生抽象聯想;概括和邏輯推斷的聯想。而這種聯想方式主要是集中與分散、逆向與順向以及縱、橫向思維的形式,這就是理解、判斷、推理、概念。在學習書畫形象藝術的活動中自然就學會了這些思維的方式。形象思維(直覺、形而下)、邏輯思維(思維、形而上)方式是一樣的,也是相接的。如圖釋:

少兒在具體形象的書法、美術中培養了這些(觀察)思維能力,就會隨著知識和年齡的增長而形成對抽象性問題進行如此的縱橫、逆順、分散與集中和整體與局部的想象思考,從而在頭腦中以形象(意識)并借助邏輯推理、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否則將多會是空想和幻想,或是邏輯性不強、不嚴密。王國維說“書畫家和哲學家,當他們的知識和閱歷達到一定程度時,他們的思維將不可想象的敏銳和奇特”,正是這個道理。創造能力要有以上的能力作為基礎,尤其要善于借鑒、模仿、想象等能力。創造力是天才智力的最高體現,也是天才藝術家的重要特征。它既需要有以上各方面能力的良好結合,又需要有較多的知識和豐富思想的積累??茖W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也是這樣,只不過藝術家創作的作品形象較能明顯證明這點而已。
在上述各種能力中,觀察、模仿和創造能力是與一般能力的關鍵區別,情感心靈的特殊性是藝術家的特征。通過模仿不但能使觀察、記憶、想象、創造等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同時能逐步提高形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由于這些能力的培養直接與思維的成長和發展相關,自然也就影響著智力。也由于書畫過程的觀察、模仿、創造而對(具象)形象思維產生了重要作用,從而對邏輯思維、抽象思維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在少年兒童期的中小學生中重視藝術教育,尤其重視與具體直觀形象有關的書畫教育是相當重要的。書法、美術形象的觀察、模仿和創作可以培養觀察、模仿、想象、創造能力,也可以培養情感的溫柔、細膩與大膽、豪放的良好個性與心靈品質。音樂主要對培養情感等非智力有作用,但對具體(具象)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培養不比書畫的作用大。柏拉圖說“用音樂能培養一種和諧的觀念”,那么,我們可以認為,“書畫能培養一種整體而又細致的意識”。這種意識將對人們成年后智力(智慧甚至意志)產生輝煌的影響,將直接促進人們形成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概念。由于德國在二十世紀初期的全國中小學教育中非常重視藝術教育,并且教師要求必須是專門的藝術院校畢業生任教,以至使德國成為了世界經濟、軍事和文化的強國。美國在研究自己的許多科技領域發展水平次于蘇聯的原因時,也發現蘇聯比美國的藝術教育要重視得多。
另外,中小學時期重視書畫藝術教育還可使兒童身心健康愉快的成長,智力高度的發展,思想道德意識增強,審美情操得到提高。但中小學藝術教育的重視并不是要培養我們人人未來都成藝術家,而是成為高度文明民族的勞動者。
參考文獻:
[1]華東師大心理學教研室編.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1984.159.165.161.
[2]外國文藝理論叢書、狄德羅美學論文選[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伍蠡甫.西方文論選[C].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 407.
(作者單位:湖南民族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