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既要體現出高職教育的職業性、技術性、應用性、適應性特點,又要凸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人才培養的素質、知識、技能并重的特點, 高職實踐教學的內容是實踐教學目標任務的具體化。
[關鍵詞]高職教育 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基地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過程和培養目標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注重崗位能力培養,根據“按需施教、學以致用”的原則,組織課程教學、實驗、實習和實訓;二是強調課程體系的針對性,課程設置不是從學科出發,而是從職業崗位群需要出發;三是突出實踐環節教學,主動適應地方社會經濟建設發展要求,適應就業市場的實際需要,培養生產、服務、管理第一線的實用型人才。因此,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建設的重要任務。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是滿足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需要、促進高等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辦人民滿意教育的關鍵環節。
一、高職實踐教學體系的內涵與特色
高職實踐教學體系是高職教育內涵的核心,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高職實踐教學體系決定了高職教育的特征及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高職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是目前高職高專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不建立符合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踐教學體系,就無法進行具有實際意義的實踐教學,更談不上提高實踐教學水平。
1.獨具特色的課程模式。課程體系的建立受政治、經濟、社會和教育等因素的制約,近二十年來許多國家都對其職業教育進行改革和調整,創造并系統地開發出了一些適應社會、技術和生產發展要求的新的職業教育課程模式和教學模式:如模塊式培訓和國際勞工組織的技能模塊組合(MES)、北美和澳大利亞的以能力為基礎的教育(CBE)和DACUM課程開發方法、德國雙元制(Dual System)等教學模式。
高等職業教育應充分借鑒這些教學模式的共性以建立自己的課程體系。根據比較分析的結果,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模式及教學改革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1)高職課程以綜合的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教學目標。
(2)課程開發必須以職業分析為基礎,具有特定的開發流程以實現職業分析的結果向學校專業和課程設置、職業能力向課程教學目標和內容的最佳轉換。
(3)建立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和教學體系。
2.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能力教學體系。
為充分體現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模式的基本特征,在具體的辦學過程中應構建出相應的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能力教學體系。該能力教學體系的核心是突出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自始至終把職業實踐活動能力放在整個教學工作的核心地位。
(1)從課程體系上看,總體課程結構中應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能力培養的教學總量,課程內容應以職業能力為主線,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建立并豐富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類型。
(2)從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上看,確定實踐性課程與理論課程的內容、比例,強調理論教學服務于實踐教學,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進,整個理論教學不是強調原理的分析與推導,而是強調職業應用性;職業實踐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發揮重要作用。
(3)從教學實施過程上看,采用一套適合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類型的現代教學法,健全、完善技術實踐教學的培訓計劃、教材及其參考資料等,保證教學地點的多樣性,與行業加強產、學、研合作,從而保證以能力為導向的教學體系規范、系統和有效,以培養學生全面的職業活動能力。
(4)從教學質量管理上看,建立相應的能力教學督導機構,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立以能力為導向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采取靈活多樣的考核標準和考核方式以綜合測定學生的職業能力。
3.靈活辦學進行個性化服務。
高等職業教育應具有多樣性特點,所提供的課程應將學歷教育與崗位培訓相結合,可開設文憑課程,還可以開設短期培訓課程或根據行業、企業所需進行定向培訓,以更好地為行業、企業和學生提供個性化服務。在靈活辦學過程中應呈現出如下幾個特征:
(1)加強產學研合作教育,實現資源共享的開放性辦學體制。
(2)重視信息管理與信息服務。
(3)根據生源的多樣性進行個性化服務。
學生入學的年齡、背景不限,學院對學生的教育背景、生活經歷和工作經歷進行評估考核后對學生的前期學習進行承認,減免學分以實現個性化教學。
二、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高職實踐教學的內容是實踐教學目標任務的具體化。具體來說,是將各個實踐教學環節如實驗、實習、實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創新制作、社會實踐等,通過合理配置,構建以技術應用能力為主體,按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和技術應用能力層次,循序漸進地安排實踐教學內容,將實踐教學的目標和任務具體落實到各個實踐教學環節中,使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學到的不是支離破碎的東西,而是應用性高等技術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完整的、系統的技能和技術。
具體來說,高職教育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包括基本技能、專業技能、技術應用或綜合技能訓練三大模塊。
1.基本技能訓練。
該模塊是指能勝任職業崗位(群)的基本能力所必需的基本經驗技術和動作技能,與某一職業群或技術類別相聯系,是完成專業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和從事專業工作所必須的基礎性技能。基本技能訓練階段著重訓練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2.專業技能訓練。
該模塊是指能勝任職業崗位(群)的專業能力所必需的專業經驗技術和動作技能,是完成職業崗位群所必須的技能,專業技能訓練階段與專業理論知識緊密結合,著重培養學生掌握職業崗位群常用的技術,要求學生在實踐環境中能運用一項或幾項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具有一定的“應用性”。
3.技術應用或綜合技能訓練。
該模塊是指能勝任職業崗位(群)的職業能力所必需的綜合經驗技術和動作技能以及理論技術和創新技能,與某幾個專業相聯系,是以培養學生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為目的、訓練學生應用基本技能、專業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訓練。技術應用或綜合技能訓練階段以實際或模擬(仿真)實際對象為背景,著重培養學生在更真實的職業環境下,綜合運用相關知識和技術解決綜合性實際問題形成實踐能力,具有較強的“實踐性”。
總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是由高職教育的性質所界定,也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格局的更高要求。其目的是改變高職教育長期理論脫離實際的教學狀況,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適應能力的培養,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任麗民.高職專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之我見.遼寧高職學報,2004.
[2]葉春生.發展高職教育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中國高等教育,2001.
[3]甄貴章.加強實訓基地建設的措施.遼寧高職學報,2004,(5) .
[4]段志堅.以就業為導向 構建高職人才培養模式.職業技術教育.
[5]黃立志.新世紀我國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0,(9).
[6]張德勝,高職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8).
本項目由黑龍江科技學院(嵩山校區)資金資助。
(作者單位:黑龍江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