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這個稱呼由來已久。不過歷史上各個時期,對“先生”這個稱呼是有不同對象的。
《論語·為政》:“有酒食,先生饌。”注解說:“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又,《孟子》:“先生何為出此言也?”這一“先生”是指長輩而有學問的人。《國策》:“衛客患之,乃見梧下先生。”又云:“先生坐,何至于此?”均是稱有德行的長輩。
第一個用“先生”稱呼老師的。始見于《禮記·曲禮》:“從于先生,不越禮而與人言。”注:“先生,老人教學者。”今稱老師為“先生”,本此。
漢代,“先生”前有加上一個“老”字的。
清初,稱相國為老先生;到了乾隆以后,官場中已少用老先生這個稱呼了。
辛亥革命后,老先生這個稱呼又盛行起來。交際場中,彼此見面。對老成的人,都一律稱呼為老先生。
現在港澳同胞、華僑人士,婦女多稱自家丈夫為“先生”:對別的婦女的丈夫也叫“先生”。
作者單位:中共西華縣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