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文明》給了我們思想上和智力上的支持。
中國兵器北方重工與《企業文明》結緣于10多年前。當我們最早看到《企業文明》雜志時,就感受到這本雜志說企業的事,講企業的話,關注企業的大事小情,是企業的教材和教練,是一本企業中高層管理者的必讀之書。于是我們開始訂閱《企業文明》。我們用《企業文明》雜志中的導向性文章、經驗文章統一思想、教育職工,用案例故事激勵斗志,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
1999年,中國兵器北方重工新班子上任后,當即決定從當年開始,公司總部統一訂閱《企業文明》300份,下發到車間、支部一級,作為三級組織統一學習的重要材料。到今年為止,10年來,盡管企業領導換了幾屆,但是,訂閱《企業文明》一直沒有變。同時,主要領導專門邀請《企業文明》的領導和編輯、記者到中國兵器北方重工了解情況,診斷把脈,幫助企業尋找扭虧解困的辦法。我們企業也緊緊抓住國家軍事變革的機遇,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內強管理,外樹形象,到2001年,企業實現了扭虧解困的目標,步入了調整發展階段。這時,《企業文明》又推出了《北方重工:絕處逢生靠什么》的重點文章,對企業扭虧解困的經驗進行了重點推薦。2002年,當我們的企業文化全面啟動時,《企業文明》又推出了《以‘和’為基石構建接力文化》的文章,為中國兵器北方重工鼓與呼。近兩年來,《企業文明》又相繼推出了介紹中國兵器北方重工的系列文章,對公司規范法人治理結構、創建“四好”班子、加強企業管理、推進以“和”為基石的接力文化建設進行了深度報導,對持續快速發展的中國兵器北方重工給予了精神上和智力上的幫助。
《企業文明》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
近年來,特別是《企業文明》成為中央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會刊以來,《企業文明》以“文明創造價值”的辦刊宗旨,服務企業現代文明建設,追求實用可讀風格,成為企業各級管理者的良師益友。在中國兵器北方重工,每期盡管訂閱的只有300冊,但卻覆蓋了我們全部的車間、科室以上近千名管理者。許多同志將《企業文明》作為必讀的刊物,期期讀,重點文章反復讀。大多數同志反映,《企業文明》有效地克服了部分期刊要不純理論高高在上,要不嘩眾取寵沒有深度的不足,不僅理論水平高,更主要的是理論與實踐結合得好,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讀性。在中國兵器北方重工,許多同志看過《企業文明》后,不僅在上面勾勾劃劃,作專門的筆記,反復加以學習,也有的同志將《企業文明》多年來一直保存下來,反復閱讀,以便提升自己的素質。兩年前,我們集團下屬的一位分公司的總經理到齡退出一線后,將他多年來收集的《企業文明》一本不少地傳給他的繼任者,并告訴他要認真研讀《企業文明》,從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像這樣的事例,在中國兵器北方重工還能講出很多。《企業文明》已成為公司中上層管理者的良師益友。
《企業文明》是負責任并盡職盡責的刊物。
我這里所講的負責不僅是指《企業文明》的辦刊質量和服務態度,而且是指《企業文明》雜志社對用戶的超值服務。近兩年來,《企業文明》不僅派出編輯、記者深入到企業采訪報導,而且忠實履行自己的諾言,派編輯、記者到企業主動上門服務。去年8月份,《企業文明》雜志社就派總編助理、編輯部主任羅志榮同志深入中國兵器北方重工采訪,詳細了解企業經營狀況,主動送理論到基層,為企業兩級中心組成員講授科學發展觀,為基層四個單位分別講授怎樣當好中層管理者、企業文化、黨建、經營管理等知識。不僅開闊了企業管理者的視野,而且深入淺出,針對性強,受到了基層的好評。2006年,《企業文明》雜志的郝幸田老師,撰寫了“軍事主題公園景觀設計解讀,以內蒙古包頭北方兵器城設計為例”的文章,在《企業文明》2006年第11期刊發,對宣傳中國兵器北方重工,特別是宣傳軍工文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正是在這些編輯、記者的文章的助推下,中國兵器北方重工自籌資金興建的北方兵器城,在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后,于2007年7月,又成為國防科技工業首家“軍工文化教育基地”。這些成績的取得,與《企業文明》的盡職盡責分不開。
總之,中國兵器北方重工的中上層管理者喜歡《企業文明》,同時,也衷心祝愿《企業文明》越辦越好。
(作者系中國北方重工集團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