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6月的一天,因公出差在外的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王其增的手機驟然響起,是集團公司總經理劉志遠打來的,語調低沉而急促:
“什么時候回來呀?”
難道公司有什么急事?深知劉志遠性格的王其增內心咯噔一響。王其增趕回京城后急忙去問,劉志遠告訴他,因為體檢指標偏高內心憂心忡忡,而首先想到的是給書記說說。王其增次日親自陪同劉志遠上醫院再作檢查。一番折騰下來,當他們拿到醫院開出的報告時,“一切正常”的最終結論讓二人如釋重負地舒心笑了起來。
這只是歷史的一個閃回。企業黨委書記同行政“一把手”能處成如此的同志關系、搭檔關系和朋友關系,這在現實中實不多見。對此,王其增解釋說:“黨委書記和行政領導,在工作中是同志,在班子里是搭檔,在生活上是朋友。”形成了這種魚水關系,由此產生的合力還能有什么困難阻擋得住?
事實正是如此。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公司創建“三型”黨委,其經驗與效果,繼中共中央組織部辦公廳2007年第52期《組工信息》、《北京支部生活》雜志2007年第6期作了全面介紹之后,是年底,中國中鐵工程總公司黨委調研組又對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公司創新黨委工作機制、開展“思想政治領導型、決策和參與決策型、協調服務型”黨委建設進行了調研。調研報告指出:“中國中鐵電氣化集團公司通過‘三型黨委’建設,較好地促進了企業黨委與法人治理結構的有機結合、政治工作與經營管理的有機融入,進一步發揮了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推動了企業又好又快發展。‘三型黨委’建設的探索與實踐,對公司制條件下加強和改進企業黨委工作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在“三型黨委”創建中,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公司黨委以協調+服務的科學運作,使“三型黨委”在“協調服務型”方面進一步發揮了有效作用。
協調
協調不是凌駕于人的指手劃腳,更不是拈輕怕重的推脫責任。
協調是心靈的溝通、力量的整合、斗志的激發、利益的平衡。
協調是企業黨委政治優勢、職能性質、工作特點所在。它是按照“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利用黨在企業中的領導地位與黨組織擔負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溝通上下,聯系左右,整合資源,理順與協調各種利益關系,促進企業和諧發展。協調決不是凌駕于人的指手劃腳,更不是拈輕怕重的推脫責任,協調是心靈的溝通、力量的整合、斗志的激發、利益的平衡。
協調思想步調一致
2005年6月24日,京滬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總承包聯合招投標結果揭榜,以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公司為責任主體單位,與中鐵六局、十局、二十四局共同組成的聯合體一舉中標。這是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公司企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特大喜事,但也是一次對全集團指揮力、協調力與戰斗力的嚴峻考驗。大戰在即,思想必須走在前,集團公司黨委協調行政與工會、團委,共同作出了《關于實現工作重點轉移,決戰決勝京滬鐵路電氣化工程的決定》,并及時召開了決戰決勝京滬線動員大會,黨政領導親自動員,向全集團職工提出了“四個必須”,即各級領導必須充分認識京滬電氣化工程的重要意義,黨政工團必須齊心協力共同打好工程建設攻堅戰,各級領導必須轉變作風、抓安全、保安全,全局上下必須切實加強京滬線思想政治工作,為京滬線的決戰決勝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組織保證。
伴隨緊急動員后的一聲令下,分散在全國各地的電氣化千軍萬馬用最快速度向京滬線集結。7月1日,北京、濟南和上海站同時宣布開工,大會戰至此拉開序幕。
然而,在京滬線施工中,僅大的橫向協作單位就有71家,縱向協作的包括鐵道部以及下屬的3個鐵路局、施工監理單位,多項工程同時進行,這一切形成了錯綜復雜但又必須統一協調的關系。在開工后的第二次大協調會上,身為京滬線黨工委書記的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王其增主動提出要大力提倡“全線一盤棋”的協作精神,明確聯合體首先是利益共同體,要建立一個共同的理念就是向3個鐵路局負責,為鐵道部爭光;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精誠團結,正確處理好九個方面的關系,把總承包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協調既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能力。在精心組織指揮下,施工聯合體原本松散的群體通過機構建設和思想引領,最終實現了數十萬人施工的高度協調統一。

協調行動聚力向前
2006年元旦前后,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公司投入各項專業施工隊伍已達113支,人員逾2.1萬余人。在千里京滬線上,作業車與架線車來回穿梭,施工工地如火如荼。但到3月上旬,重兵投入的施工現場整個施工量只完成了40%,還有60%的工程量必須在最后的100天內完成,施工形勢空前嚴峻起來。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公司緊急召開第三次京滬工作會,決定從3月15日起到6月25日期間發起第三戰役,用大干100天來確保京滬線的按期建成。集團公司總經理劉志遠發出了鋼鐵般誓言:“我以我血建京滬!”集團公司黨委主動出擊,牽頭以黨政工團名義聯合發出了“大干一百天,確保‘6·25’建成京滬線”的動員令。一時間,“黨員先鋒號工程”在施工現場熱火朝天地展開,“激揚青春、奉獻京滬”的青年突擊隊在崇山峻嶺大顯身手,職工中各種勞動競賽此起彼伏,大會戰處處充滿了人文激情。2006年5月20日,京滬工程進入最后的收官階段,既定的各項工期目標如期實現。6月5日,會戰指揮部向各建設單位和鐵道部發出驗收報告。6月25日,5700條公里的接觸網一次送電成功,京滬電氣化改造全線告捷,電氣化人創造了在正常情況下本需要兩三年才能完成、而現在僅用一年就完成的中國鐵路電氣化建設的偉大奇跡。
協調人事確保發揮
黨管干部原則是黨的性質與作用所確定的,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公司黨委牢牢把握這一原則,通過推薦企業重要干部協調董事會與經理層的關系,確保所薦干部能按照“四化”標準最大限度發揮作用。黨委根據培養、選拔、考核、推薦和調整重要干部的工作原則,所薦人選通過董事會按照規定程度任免。為了促進行政領導干部更好地發揮作用,集團公司黨委提出了“三三法”,就是下好三步棋,管好三天的事。三步就是昨天、今天和明天。王其增提出,昨天的事不要看它已經過去了,但還要接著管,比方在總結經驗教訓時,總結的都是些過去的事,群眾來信來訪,大部分也說的是過去的事,等等,這些都是昨天的事,一定要把這些事管好。但今天的事更要管好。明天的事要尤其考慮,要考慮企業怎么發展。黨委書記得站在一個鏈條上考慮問題,就是昨天、今天、明天的問題都要考慮,考慮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就事論事。黨委書記要下好這三步棋,缺一不可。管好三天的事,就是看今天,干明天,管后天。看今天,就是對企業發展過程,黨委書記主要是看,要多看規律,看存在的問題,看企業發展是否正常,看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要做到心中有數。干明天,策劃好明天和后天比干好今天還重要,它的好處是避免和行政領導同時干一件事,避免發生沖突和矛盾。企業今天的事行政可以多干,企業明天的事黨委可以多干,把職責錯開,騰出更多精力、時間去研究企業明天的問題。管后天,就是吃一看二眼觀三,走一步看兩步。企業黨委如果把這三步棋下好,把這三天的事管好,那每一天的意義都將充實而遠大。正是基于這種指導思想,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公司黨委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斷發揮出政治核心所應有的幅射和影響作用。
協調利益共享成果
企業發展為了誰,發展成果由誰享受,這是事關企業能否和諧發展的關鍵。
2007年1月21日,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公司黨委二屆二次全體會議通過了《關于構建和諧企業有關重要問題的決定》,提出企業發展進入關鍵階段,帶來了巨大的活力,但也必然帶來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如何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和諧發展的道路是必然選擇,要求必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突出一個“好”字,把握一個“快”字,做到“六個協調”和“三個把握、三個防止”,實現好中求快。“六個協調”,即發展的速度與質量、效益相協調;企業發展與職工發展相協調;經濟規模與經濟結構相協調;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相協調;全局發展與局部發展相協調;發展的主觀愿望與客觀實際相協調。“三個把握、三個防止”,即把握平穩較快發展,防止大起大落;把握可持續發展,防止后勁不足;把握好中求快,防止快中出錯。提出了要正確處理好企業內部外部七個方面的關系:一是必須處理好集團各專業協調發展的關系;二是必須處理好規模擴張和市場布局的關系;三是必須處理好母子公司的關系;四是必須處理好國家、企業、職工三者利益的關系;五是必須處理好干群關系;六是必須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七是必須處理好與外部各方面的關系。
在具體的運作中,集團公司黨委通過職代會協調企業與職工的利益關系。在每年一次的職代會上,總經理與工會主席、黨委書記共同簽訂《集體合同》,黨委書記為監督保證方代表起協調作用;集團公司黨委按照合同有關規定,認真做好對《集體合同》條款履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在近幾年的實踐中,《集體合同》各項條款都有效得到落實,沒有發生任何違約或糾紛,確保了企業和諧發展。
服務
服務非坐而論道的言行不一,非回避矛盾的避重就輕。
服務是想方設法的出謀策劃,是勇擔責任的排難解憂。
企業黨委的服務主要是為企業的改革發展以及構建和諧企業做好保證工作。協調與服務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協調是服務的紐帶,聯接著服務過程;服務是協調的主線,貫穿協調整個始終。但這種服務絕非坐而論道的言行不一,也非回避矛盾的避重就輕;服務是想方設法的出謀策劃,是勇擔責任的排難解憂。
服務職工隊伍穩定
有針對性地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為穩定職工隊伍服務。針對企業生產經營形勢有高峰也有回落的實際情況,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公司黨委“堅持以人為本,穩定職工隊伍”這一主題,在重點工程項目部開展職工思想工作調研,總結現場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經驗,形成了《關于當前職工思想狀況的調查報告》等,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供各級領導對癥下藥。各級黨組織有的放矢,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保證了職工隊伍穩定。
服務施工現場文明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與工會的作用,為現場文明施工服務。“工地生活、工地衛生、工地文化”的“三工建設”與工會開展的各種形式的勞動競賽有機結合,為各個施工現場帶來了朝氣與活力。與此同時,集團公司整合社會資源,對農民工實行“與職工一樣同學習、同勞動、同管理、同生活、同報酬”的“五同化”管理,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工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整個集團公司不但創造了一年建成開通總承包京滬線電氣化改造工程的奇跡,還創造了在生命禁區超越自我、挑戰極限、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青藏鐵路的偉大壯舉。
服務企業形象塑造
努力做好對外宣傳工作,為企業改革發展服務。按照“立體交叉、規模效應”的總體要求,集團公司黨委積極與國內主流媒體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大力加強企業形象宣傳,不但對內增強了凝聚力,而且對外也擴大了企業知名度。在京滬線電氣化改造大會戰中,集團公司通過“京滬大創舉——大決策、大轉移、大行動、大突破、大協作、大決戰”共6個長篇通訊的連續報道,集中展示了中國中鐵電氣化人會戰京滬線的風姿。在青藏線開通慶典活動中,集團公司黨政主要領導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集團參建者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報道中一展英姿,極大地提高了集團公司的社會知名度。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黨建政研會會刊《企業文明》雜志在2006年第12期全面報道了“中國鐵路電氣化的基因優化——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公司人文精神解讀”的企業發展壯舉,讓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公司偉岸的企業形象更為千家萬戶的企業所認知和首肯。
服務弱勢群體解困
增強工會聯系群眾的紐帶作用,為職工群眾利益服務。繼集團公司近年來大力開展“幫助困難職工解決生活難、看病難、子女上學難”的“三幫”活動之后,2005年,集團公司按照中國中鐵工程總公司《關于進一步深入開展落實“三不讓”承諾的指導意見》精神,全面啟動了“三不讓”承諾(即不讓一個職工家庭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不讓一個職工子女上不起學,不讓一名職工看不起病)的落實工作。集團公司高度重視,精心籌劃,認真做到領導認識到位、組織機構到位、宣傳發動到位,既做到“三清楚”,即對困難職工自然狀況清楚、困難職工三級臺賬清楚、困難職工救助狀況清楚,還做到“三溝通”,即對外溝通、內部溝通、上下溝通,實現了“三銜接”。集團公司僅2006年就拿出308.7萬元濟困資金用于“三幫、三不讓”;并對363戶特困職工慰問補助124.64萬元,為209戶、243名困難職工子女資助學費24.7萬元。集團三公司京滬項目部職工張相中的獨生女兒臨近高考時卻身患白血病,這一突如其來的打擊使全家人身陷絕境之中。此消息被集團公司領導獲悉后,總經理劉志遠立即批示:“集團、三公司行政、工會要密切關注,及時給予幫助。”黨委書記王其增批示:“開展‘獻愛心’有情募捐活動,機關干部起帶頭作用。通過‘三幫’、‘三不讓’予以關照。”工會主席蔣玉林批示:“構建和諧企業需要從實實在在的事情做起。一線職工家庭遇到困難,理應得到各級組織和大家的關懷及幫助。”僅僅一天半的時間,集團領導和機關干部職工主動捐款3萬余元,連同基層職工所捐,共計74680元很快送到了張相中手里。當他一家人手捧沉甸甸的愛心捐款時,止不住的熱淚便奪眶而出。
創建協調服務型黨委,使黨委在企業中既不袖手旁觀,也不“反客為主”,既要穿針引線,也不“一包在內”,既能勇于擔責,也不攬權居功。協調服務型為完善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公司“三型黨委”建設提供了支撐,受到了中國中鐵工程總公司黨委和上級黨組織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中共中央候補委員、中國中鐵工程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石大華對此批示:“此‘意見’有些工作新思路,對提高黨委工作能力和水平有一定實用價值。”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歐陽淞也批示:“請組織局注意總結類似經驗,進一步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三型黨委”建設經驗在北京市國企黨建工作創新成果表彰大會上被評為一等獎。中央先進性教育長效機制檢查組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
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公司“三型黨委”建設,將伴隨我國改革開放大潮順勢而進,大踏步地走向更加光明燦爛的明天!
(責任編輯:仲 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