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一大批企業在廠務公開從形式到內容上都有了新的變化和發展,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重視。實踐證明,推行廠務公開是發動和組織廣大職工依法參與企業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重要途徑,可以有效地增強企業向心力和凝聚力,在齊心協力搞好企業生產經營各項工作、促進企業快速穩定發展的同時,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鞏固黨的階級基礎和執政地位。本文謹就深化廠務公開活動作一探討。
對廠務公開活動的再認識
認識論告訴我們:“思想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綜觀一些企業推行廠務公開活動的作法與效果,成敗得失的關鍵首先在于認識。成功者在于提高了認識,落實了職能,實現了齊抓共管;流于形式者在于其認識止步于“要我公開”,行動停留于“跳獨家舞”,沒能真正理解廠務公開的意義和作用。因此,要使廠務公開活動得到進一步深化,必須首先加深對廠務公開活動的理解和認識。
毋庸諱言,企業推行廠務公開,增加了改革方案、產品銷售、大宗物資采購、建設項目招投標乃至人事用工、收入分配、業務招待費支出等情況的透明度,廣大職工有了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一些領導因此而唯恐人多嘴雜掣肘決策,心有顧忌,不愿公開,客觀地講,這種想法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是,這并非是不可逾越的障礙。
從深層次上解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廣大職工與企業所有者、企業管理者的根本利益目標是一致的,都希望企業贏利,能夠更好更快地發展。而廠務公開實質上是一項利在企業各方之舉,可以將所有者、管理者、廣大職工的利益有機地聯結在一起。對所有者而言,廠務公開為其消除“跑、冒、滴、漏”,使資本得到更多增值;對管理者而言,廠務公開為其提供了“借腦”、“集智”的重要途徑,使其能夠在更大程度上實現自我價值;對廣大職工而言,廠務公開為其創造了更加廣闊的用武之地,使其更好地與企業共同發展成為可能。
當前需要抓好的兩大環節
上述共識是分解、落實廠務公開活動職能的基礎。避免活動流于形式,還需采取三項措施,消除兩大擔心。即:擔心認識不一,公開后引發利益沖突;擔心泄露企業機密。
措施一:加強黨委領導,協調各方關系。要搞好廠務公開活動,就要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在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及其控股企業深入實行廠務公開制度的通知》要求,首先建立高效的領導與協調機制。企業黨政紀工各方面要時刻牢記自己在廠務公開活動中肩負的職責,齊抓共管,相互配合,教育企業各級管理人員帶頭樹立全局觀念、大局意識,通過廠務公開活動廣征職工群眾的建議和意見,改進和強化企業管理;引導廣大職工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利益之間的關系,積極參與廠務公開活動,充分行使民主權力,把潛能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來,為辦好企業建言盡力。總之,要使企業全員都能深刻理解廠務公開的現實意義和重要作用,了解和掌握搞好廠務公開的正確途徑與作法,增強主觀能動性并提高實際操作能力,使廠務公開活動協調有序地向前發展。
措施二:加強目標導向,改進獎罰方法。利益分配是職工普遍關心的一項熱點內容,也是一項較易引起爭議的內容。我們認為對此不應采取消極的回避態度,而應通過有效果的正面激勵,引導職工通過付出“有效果的勞動”提高企業效益,進而提高個人收入,逐步消除絕對平均主義和盲目攀比心理,建立起良性的內部競爭機制。在此,我們應強調五項激勵原則:
第一,具體目標導向原則:針對目標設獎。如:在技改研發之類專項課題中,針對立項原因和項目的難點設獎。
第二,分類別設獎原則:一類是不需要增加多少新的投入,通過調整工藝、改進操作等即可實現的責問增效;另一類是需要資金等投入才能解決的攻關問題;還有一類不屬于技術領域,如運用合法手段進行必要的公關,爭取到供應商、顧客、投資者的支持,解決增效過程中的其他關鍵性問題。
第三,分層次設獎原則:即不搞平均主義,重獎提出解決問題辦法的人。只要是提出了可行的解決辦法,不論他(她)是普通員工還是單位領導,包括“一把手”在內,都予以重獎。
第四,不搞平均的原則:對于間接輔助人員講清道理。重獎只針對解決增效過程中關鍵問題的人而設,轉變那種“是獎就該人人有份才對”的觀念。
第五,功過分開的原則:即功過互不相掩。具體說來,有過失的人符合受獎條件也要獎;有功勞的人出了過錯也要罰。
措施三:加強保密管理,規范涉密工作。隨著企業商務活動范圍的擴大和人員流動的增加,隨著信息技術及現代辦公設施的發展和運用,竊取商業機密信息、侵犯知識產權的活動也呈現多樣化形式,增加了企業的保密難度,也給搞好廠務公開提出了必須解決的課題。對此,我們認為一要切實搞好全員保密教育;二要嚴格企業保密制度;三要認真界定廠務公開內容并完善工作程序;四要適時改進有關管理設施;五要制定合規適用的保密工作預案。總之,要采用各種有效措施,建立起規范有序的信息保密管理體系,保障企業創新活動所蘊含的機密信息不被惡意競爭者竊取。
(作者系中國昊華集團宣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