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對企業領導干部的監督監察,保證領導干部掌好權、用好權,切實把職工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
問題及難點
近幾年來,企業的各級黨組織把抓好各級領導干部教育、管理、監督作為反腐倡廉工作重點,制定領導干部行為規范,對約束干部行為、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等產生了明顯效果。但從客觀分析,對企業領導干部監督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和難點。
存在著消極心理,監督意識薄弱。其一,存在著“寬容”心理。少數企業的領導班子成員把同志間的互相關心變成了無原則的寬容,對出現思想作風問題,認為缺點或錯誤在所難免;對一些規定要求采取“無所謂”的心態甚至出現違反黨紀政紀現象,不能及時嚴肅處理。其二,還存在擔心心理。在一些企業領導班子中,有的同志擔心對別人監督會產生搞不好團結,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其三,存在著“形式”心理。對領導的意見和決定,存在明哲保身的依附心理,即使明知有些作法是錯誤的也不敢提出意見,不敢監督。其四,存在著“錯位”心理。一些領導干部對接受黨組織和黨員群眾的監督不習慣,認為黨內監督妨礙決策,影響權威。
存在著監督機制不健全、監督渠道不暢的問題。雖然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環節是加強監督,但是從企業領導干部監督問題來看,當前監督問題上存在上級監督、同級監督和下級監督“三位一體”的監督機制難以到位的一系列不可忽視的問題;在上級監督上,存在不及時的問題;在下級監督下,存在難以落實的問題。
存在著監督制度不落實,監督制約力不強的問題。近幾年來,各級黨組織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和管理,制定了很多的制度和規定,但一些企業在貫徹執行中不從實際出發,使一些監督的制度和規定流于形式或失之于一般的要求。在企業落實領導干部監督管理的制度中,不是結合本單位的工作實際進行研究細化,使之更有針對性和操作性,造成監督制度在執行中不便遵循和操作。在機制上還存在不系統問題。各企業單位出臺了一些有關對領導干部監督管理方面的制度和規定,但由于這些制度和規定缺乏系統性,使所定制度與規定之間不配套、不協調。在貫徹監督機制上存在不嚴肅問題。一些單位尤其是基層站段對少數領導干部以“主要領導負責制”為借口,以權謀私,搞權利腐敗的問題。
有效途徑
加強對鐵路企業領導干部的監督,是反腐倡廉的需要,是深化企業改革、維護企業穩定、實現鐵路跨越式發展的需要。
加強教育手段,增強監督意識。企業的腐敗其實質是權力的腐敗。要使每名領導干達到良好的監督并能夠正確行使權力,就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必須加強對領導干部的教育。通過教育,引導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使其慎權、慎欲、慎微、慎獨,自覺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通過教育不斷增強廣大領導干部自我監督、接受監督和保護監督的意識。自我監督是領導干部修身的重要方式,是提高思想道德防線的重要方法。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立身。領導干部要履行好領導職責,就要自覺地堅持領導干部重大事項報告、收入申報、禮品登記、廉政寫實制度,以及領導干部回避等制度,主動將自己的行為置于組織和群眾監督之下。領導干部要保持廉潔勤政的形象,也要樂于接受來自組織、群眾等方方面面的監督。只有樹立正確的監督觀,才能消除思想上的模糊認識,走出觀念上的誤區,做到把組織的監督看作是對自己的關心,把同級的監督看作是對自己的愛護,把群眾的監督看作是對自己的信任。
多管齊下,形成全面監督領導干部的態勢。抓好對領導干部的監督,保證監督機制落實到實處,必須建立和形成有效地監督合力,應著力抓好監督。一要強化黨組織監督。黨組織監督的重點是對同級和下級領導班子及成員的監督,參與企業重大改革和經營決策,監督和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加強對權利授予的監督,防止用人失察和權利錯授;堅持干部考核制度,及時調整、充實企業領導班子,保持班子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班子凝聚力和戰斗力;加強對領導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上級黨委要對領導干部參加雙重生活會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定期對下屬領導班子和成員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廉潔自律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強化上級對下級的監督。二要強化職能監督。職能監督的責任者是紀檢監察機關和財務審計部門。增強監督權威性和強制性。加強對同級黨委及其成員的監督,對其違紀問題,紀檢監察機關有權進行檢查核實,并直接向上級紀檢監察機關報告;加強對提拔任用干部的監督。按照德才兼備、群眾公認、注重實績的原則,企業紀檢監察機關對擬提拔任用的領導干部要實事求是地提出意見,對勤政廉潔的要大力舉薦,對有嚴重不廉潔行為的人要堅決反對,對有不廉潔嫌疑的人要待調整核實后再作結論。加強審計監督。凡實行廠長負責制的單位,第一管理者任職期間或離任,必須按規定進行審計,以監督其從政行為,評價任職期間的經濟績效,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三要強化群眾監督。群眾監督是最廣泛、最有影響的監督,領導干部必須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堅持和完善職代會和民主議事規則,廣開言路,聽民聲、知民情、察民意,為職工群眾實施監督營造良好的氛圍;加強廠務公開,凡涉及企業改革和重大經營舉措,以及職工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要及時公開,落實職工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對不公開、假公開的問題,一經發現要嚴肅處理。要進一步完善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民主決策制度,加大關口前移的力度,加強對容易滋生腐敗的辦事程序和環節的制約,確保群眾監督取得實效。
強化制度監督,提高約束力。制度建設是推進監督經常化、科學化的重要途徑,是實施有效監督的依據和保障,沒有制度,監督就無從遵循和實施。當前,應重點研究制定和完善監督制度:一要建立黨內監督責任制。通過制定黨內監督責任制,明晰監督主題和客體的權力、義務、責任,形成誰主管,誰監督,逐級監督,各施其責,上下齊抓監督的局面,對出現失職瀆職的問題,是哪一級的責任,就追究那一些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責任。二要實行權力科學配置。按照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分離的原則,對企業內部領導干部權力適用范圍、權限劃分、運行程序及制衡關系作出明確規定,使權利與監督制約相輔相成,同步進行,即給企業領導干部多大多寬的權限,就配置多大多嚴的監督制約機制。給予的權力越大,配置的監督就應越嚴,以防止出現不受監督的權力真空,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三要修改完善已有的監督制度。為了使制度規范性更強,便于實施有效監督,對原有的監督制度如黨內民主集中制、各項監督制度、黨委行政議事、決策規則、黨內政治民主工作公開等,要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充實和完善,防止相互抵觸、相互脫節,或量紀上畸重畸輕,使制度更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四要認真抓好監督制度的貫徹落實。各級黨委是貫徹落實黨內各項監督制度和規定的第一責任者,抓好各項監督制度的貫徹落實,必須加強對各級領導班子及其成員執行制度情況的督促檢查,做到有章必依,違章必糾,防止把制度、規定作為樣子,以嚴明的紀律維護黨規黨法的權威,為加強監督提供有力條件。
(責任編輯: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