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強大學生黨建工作,是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完成黨的執政使命這一新的偉大工程的需要,也是高校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面對當前大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高校應建立推進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有效機制,不斷增強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實效性。
關鍵詞:新形勢 高校 大學生 大學生黨建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1-141-02
青年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胡錦濤總書記指出:“一個有遠見的民族,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個有遠見的政黨,總是把青年看作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 高校作為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場所,就應該著力加強大學生黨建工作,把青年大學生教育好、培養好,努力把他們培養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加強新形勢下大學生黨建工作的重大意義
第一,加強大學生黨建工作,是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我們黨擔負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振興中華的偉大歷史任務,這是一項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偉大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之而努力奮斗。
今天我們正在全力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正在全方位地推進對外開放事業,正在著力構建和諧社會。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科技得到巨大發展,各條戰線已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人民安居樂業,也促進了社會的穩定繁榮。但隨著我國與外部世界相互交流、相互依存的日益增多,特別是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運用,促進了中西方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相互交融,我們時常在學習和吸收發達國家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成功的管理經驗過程中,也受到西方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其中以“西化”、“分化”為目的的國際敵對勢力與我們爭奪接班人的斗爭還十分尖銳,給我們帶來嚴峻的考驗。由于當代大學生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骨干力量,因此,需要我們加強大學生黨建工作,積極發揮黨的組織優勢,在政治上、思想上教育和培養青年,加強對青年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的教育,加強對大學生的理想和信念教育,努力把大學生培養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加強大學生黨建工作,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完成黨的執政使命這一新的偉大工程的需要。胡錦濤總書記指出,積極吸收青年學生入黨,對于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對于保持黨的先進性和提高黨的凝聚力與戰斗力,對于完成黨執政興國的歷史使命,將起到深遠而重要的作用。
大學生是青年中的優秀代表,他們知識層次高、創新意識強、不畏困難、富有活力,大學生黨員又是同齡人中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最多的一部分,他們理應是黨內最富有活力、最有發展前途的新生力量。毛澤東同志在抗日戰爭初期就說過:“如果我們黨有一百至二百個系統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地提高我們的戰斗力量。”①因此,加強大學生黨建工作,有利于優化黨的隊伍的結構,能全面提高黨的隊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有利于實現“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方針,建設一支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干部隊伍”的目標;有利于提高整個黨員隊伍的科學文化素養。大學生黨員在黨的隊伍中的比重越大,我們黨的隊伍的科學文化素質就越高;還有利于保持整個黨的隊伍的年輕化和創造活力,使黨永葆生機,保持黨的執政與領導的長期性、穩定性。事實上,在我們建黨100年和建國100年時,今天的大學生正年富力強將是我國各條戰線上的骨干,有的將身居要職是我們各級黨組織和政府的領導,因此大學生黨建工作決定著未來的方向。
第三,加強大學生黨建工作,也是高校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切實解決好“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的問題。通過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對大學生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幫助大學生認識到應該怎樣發展、如何成長為國家和社會需要的有用之才。在大學生中開展黨建工作,通過向大學生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引導他們主動向黨組織靠攏,其根本目的就是把大學生培養成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因此,大學生黨建工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從大學生加入黨組織的程序來看,對學生黨員進行教育、培養、發展的過程也是一個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通過教育,使大學生黨員不僅在組織上入黨,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入黨,促使大學生黨員時刻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對廣大普通學生起到榜樣示范和正面影響。抓好大學生黨建工作,一定意義上就是有效地開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當前大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
近年來,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在壯大黨員隊伍、完善組織發展程序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也出現一些問題。
1.一些大學生的入黨動機不純。由于受市場經濟負面因素的影響與社會對人才要求的導向,使一些學生對入黨存有功利思想和投機心理,把入黨當作日后擇業競爭的重要砝碼,當作今后人生路上的鋪路石。因此就有一些大學生急于向學校黨組織表明自己的“強烈”愿望也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但實際上其思想認識模糊,對黨的理論學習也不積極,在日常生活中政治覺悟不高,也缺乏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
2.少數高校的黨組織“重入黨前教育,輕入黨后再教育”。加入黨組織是需要經過層層考察和嚴格教育才能成為一名中共黨員的,對入黨后的同志仍然需要進行政治理論的學習培訓和世界觀的改造、黨性的鍛煉等。但是,有的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僅重視對大學生入黨前的教育而忽視對大學生入黨后的再教育,造成了大學生入黨前后判若兩人,出現了“入黨前使勁干,入黨后松一半”的現象。一些學生黨員和普通同學沒什么區別,少數學生黨員甚至以黨員自居,在榮譽面前伸手,在工作面前退縮,思想和行為極為不良,嚴重損壞了黨員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形象。
3.有些大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夠明顯。大學生黨員應是學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是各項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帶頭人,是學生群體中旗幟與核心。但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大學生黨員不能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等同于普通同學,也導致學生黨支部在各項活動中聲音不夠響亮、旗幟不夠鮮明、作用不夠突出、戰斗力也不強等等。
三、著力加強新形勢下的大學生黨建工作
面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黨中央提出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戰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力推進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就意味著需要成千上萬的優秀黨員的積極行動和出色表現去很好地完成時代所賦予的歷史使命。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就理應把青年大學生教育好、培養好,這也要求我們從根本上切實做好大學生黨建工作。
第一,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大學生黨建工作。
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要求大學生黨員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牢牢把握社會發展的總趨勢,大學生黨員必須把發展社會生產力作為根本任務,堅定不移地堅持改革開放,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努力學習現代科學技術,勇于創新,敢于實踐,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參與科技興國戰略與構建和諧社會的實踐活動,努力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生力軍。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要求大學生黨員應該自覺踐行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與法律;繼承和借鑒人類一切優秀的文化成果,立足我國實際不斷開拓創新,加強優秀精神產品的創造生產,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成為推動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重要骨干力量。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大學生黨員自覺把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走群眾路線,最大限度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處理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始終保持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努力成為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排頭兵。
因此,在大學生黨建工作中通過反復地學習、理解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促使大學生黨員完善自我,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像老一輩革命家那樣堅定理想信念、勇往直前跟黨走,不斷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充分展示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
第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大學生,努力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制度的生命之根和存在之魂,也是引領人們思想行為、精神風尚和發展方向的靈魂,更是當代大學生健康成長的精神支柱和行動指南。
當代大學生從總體上講,思想活躍、求知欲強、有創造性、爭取全面發展、希望為國家的發展和強大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但由于受各種負面因素的影響,“一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團結協作觀念差、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因此,做好大學生黨建工作就是要在把握大學生思想本質的前提下,著力對大學生進行主流思想教育,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學生為本,緊緊抓住影響大學生人生發展的關鍵問題,用黨的創新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教育、引導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具體來說,就是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和武裝大學生的頭腦,保證他們明確方向、增強素質;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統一大學生的思想,促使他們凝聚力量、肩負使命、承擔責任;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鼓舞大學生的斗志,激勵他們主動成才、勇于創新;用社會主義榮辱觀規范大學生的行為,幫助他們提升品格、促進和諧,引領社會。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活動,從根本上激發大學生的活力、振奮大學生的精神,充實大學生的生活,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化為大學生的思想追求和生活實踐,引導大學生群體健康成長,更有效地推進大學生黨建工作。
第三,建立一支專兼結合的高素質黨務工作干部隊伍。黨中央對大學生黨建工作有明確的目標規定,要求“低年級有黨員,高年級班有黨支部”。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黨務工作者隊伍,為做好大學生黨建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力量。因此按照德才兼備與專兼結合的原則,選拔和吸收思想政治素質高、工作作風好、熱愛大學生工作的黨員干部和教師黨員從事高校黨務工作,特別要選配好黨總支書記和黨支部書記,并在專職組織員的基礎上,建立一支兼職組織員隊伍,增強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力量,同時還要健全黨員發展工作責任制,不斷探索新形勢下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新方法,努力提高黨務工作者的素質和工作水平,充分調動黨務工作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第四,進一步端正入黨動機,把培養教育貫穿于黨員發展全過程,確保黨員質量。黨組織對大學生進行培養考察的過程也是大學生黨員成長發展的全過程。為了保證大學生黨員的質量需要我們不適時機地對新入校的新生進行啟蒙教育,激發他們的入黨愿望。在大學新生中要進行“早選苗”、“早培養”、“早發展”工作;對學生入黨積極分子要重點講授黨的基本知識和理論以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入黨動機的教育;對重點發展對象要幫助他們真正確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力爭在政治上進步和成熟;對預備黨員要使其明白“進了黨的門,做好黨的人”的道理,真正解決思想上入黨的問題;對學生黨員則通過給他們派任務壓擔子,增強他們的黨性意識,提高他們的黨性修養,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由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是一項極其艱巨的偉大事業,如果我們的青年大學生沒有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就肩負不了這樣的歷史重任,因此要著重加強理想和信念教育。鄧小平同志曾指出:“要特別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下兩代,一定要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一定不能讓我們的青年作資本主義腐朽思想的俘虜。”②革命勝利需要遠大理想,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同樣需要遠大理想。“為什么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斗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③大學生黨員只有端正入黨動機,具有堅定正確的理想與信念,才能實現從思想上入黨和從組織上入黨的統一,才能努力地為黨工作,才能在實際工作中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第五,不斷豐富和創新大學生黨員教育的載體,增強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社會的發展變化給高等教育帶來了蓬勃的生機與活力,也對大學生黨建工作賦予新的內容、新的任務,因此需要我們把握新形勢下大學生黨建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不斷創新大學生黨員教育的形式和載體。當前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時代,大學生的教育與管理模式也發生了轉變,這就要求高校黨建工作必須增強主動性,貼近大學生的生活,如通過開展黨建工作要進課堂、進公寓、進網絡、進社團等活動,使大學生感受到黨組織的關心與溫暖。另外,通過進一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使大學生黨員了解社會、服務人民、獲得真知,使他們真正認識到黨是照亮我們事業的燈塔。
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近年來我國經濟、文化、科技的飛速發展激發了大學生的創新思想,激活了大學生的鮮活個性,也促使大學生關注自己的成長與發展。正如列寧所說:“不管大學生是多么無私、純潔、富于理想等等,他們不可能是整個社會的例外”。④因此,大學生黨建工作要結合社會發展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和對大學生個性塑造的重要性,著力對大學生開展主流思想教育,通過開展“立德樹人”等教育活動,幫助大學生牢固樹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觀念,增強他們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
大學生黨建工作事關黨和國家的前途與命運。我們只有深刻認識大學生黨建工作的重大意義,認真把握大學生的思想脈搏,扎扎實實地做好大學生黨建工作,才能培養和造就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注釋:
①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
②③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④列寧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75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2004.10.14
2.李海燕.談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意義[J].執政黨建設,2006(3)
(作者為上海立信會計學院黨委學工部部長 上海 201620)(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