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闡述企業財務管現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分析財務管理的特征,提出控制財務管理的中心環節,即以資金管理為中心,特別注意現金流,防止資金鏈的斷裂。
關鍵詞:財務管理 現金流 有效控制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1-294-01
財務管理是整個企業一切管理活動中的基礎,是企業現代管理中的中心環節。筆者結合財務工作實踐,就現代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作一些粗淺的探討。
一、加強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和社會的信息化,出現國內競爭國際化的趨勢,企業的經營風險越來越大。企業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發展,不僅要滿足日益增大的社會需要,而且還必須提高經濟效益,在經營活動中實現利潤最大化,把追求綜合效益的最佳點作為自身的工作目標,這是財務務管理的主要任務。
因此,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就必須適應市場變化的要求,在預測和控制方面增強靈敏度,根據企業特點和市場信息,提出財務預測和控制方案,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財務決策,努力做到有效控制和科學理財。
二、現代財務管理的特征
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部分,既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性,又具有不同于一般管理的個性。財務管理的個性主要有:
1.涉及范圍廣。財務管理是對企業財務活動及財務關系進行的管理。因此,有關資金的一切業務,都屬于財務管理的范圍。它既同企業內部各部門發生聯系,同時還同外部投資者、其它企業單位和個人發生聯系,可以說企業財務活動涉及到社會的各個相關方面。
2.信息反饋快。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情況如何,都能在各項財務指標上得到反映,諸如經營決策是否正確,產品質量是否可靠,生產技術是否先進,生產經營是否合理等,可以說財務指標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晴雨表”。財務指標能迅速反饋企業各項工作質量的效果,從中發現問題,及時提供給有關決策部門,作為改進生產經營管理的依據,從而達到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方針的貫徹實施。
3.綜合程度高。財務與企業管理的其它組成部分,如設備管理、物資管理、勞動管理相比,財務管理屬綜合性管理,它的觸角要伸向企業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從價值的角度統馭著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并使生產經營活動及成果通過財務得到綜合反映。
三、控制好財務管理的中心環節
現代財務管理以資金管理為中心,特別注意現金流,防止資金鏈的斷裂,造成企業生產經營的重大損失。
目前,一些企業面臨資金運轉不暢的困境,經營萎縮、效益滑坡,已嚴重影響著這些企業的正常發展。負債的包袱給這些企業造成巨大的壓力,尤其是虧損企業更是舉步維艱。造成資金緊張的原因除了宏觀因素外,企業內部的資金管理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1.加強資金的定額管理,減少資金不合理占用。資金是企業運行中的血液,它需要經營管理的各個部門、各個環節發揮“造血”作用和血液流通的作用。為了發揮每個業務人員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減少資金的不合理占用。企業必須建立資金定額管理制度,實行資金有償使用,利用銀行利率杠桿調節企業內部的資金分配,定額內資金使用按銀行貸款利率計息,超定額資金使用加收利息,這樣可以極大提高責任人使用資金的效益觀念,最大限度地壓縮資金的不合理占用,達到既緩解資金矛盾又降低資金成本的目的。
2.加強結算環節資金的管理。對結算環節資金實行全過程的監督,嚴防三角債的發生。對銷售產品實行合同制,對貨款回籠實行責任制。合同規定期限內收回資金有獎、超期收回資金要承擔一定利息。對預計將產生問題的資金及時督促,通過各種手段及時處理,并建立用戶檔案,制定與之相適應的信用政策,以期對賒銷賬款進行必要的控制。對大宗業務用款,財務部門要主動配合務業務部門在分析了解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嚴格審查購銷合同,對物資的購進和產品銷售進行分析、比較、權衡,堅持事前控制,防止盲目占壓資金和貨款拖欠。
3.清理債權債務,盤活現有資產。為了盤活現有資產,企業領導要堅持一手抓經營,一手抓清欠。財務部門要積極幫助、督促責任部門清理債權債務,并嚴格控制付款和用戶欠款。在購進商品支付貨款時,掌握前賬不清,后賬不借的原則。財務部門每日對逾期欠款予以公布,并由經辦人員寫明逾期的原因和催討款的情況,及時采取措施,防止形成呆賬死賬。
4.建立資金占用月調度會及用款、回款計劃管理制度。企業在資金使用上存在著各種時間、空間、流量、存量上的差別,因此,企業也應認真研究自身的用款規律,財務部門應協調好各部門掌握資金需求的時間和規模,具體來講,主要是每月末,企業內部召開一次資金調度會,會上由財務部門對當月資金來源,商品庫存動態及資金運用情況進行通報,各業務部門匯報本部門資金使用、應收預付款項收回情況及下月用款、收款計劃,以及財務部門統一調度平衡資金,根據企業承受能力對資金使用數量、時間進行控制,按經營活動的輕重緩急安排資金使用,對效益好的項目一定要重點支持,確保用款。
5.要加強存貨管理,減少產品積壓,防止資金沉淀。要挖潛增效益,開源節流,避免存貨資金的不合理占用。在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正常運行的前提下,確定最佳的存貨儲備量,防止存貨積壓,減少儲備資金占用。充分挖掘企業內部潛力,不斷降低成本,建立有效的自我控制機制。
(作者單位:浙江珊溪經濟發展有限公司 浙江溫州 325000)(責編:鄭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