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流專業的實踐性較強,為滿足社會、行業發展的需求,高職院校物流專業推行雙語教學勢在必行。合適的教學模式對推動雙語教學的實施將會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方式等方面探討了高職院校物流專業雙語教學的模式。
關鍵詞:高職院校 物流專業 雙語教學 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1-175-01
一、高職院校物流專業實施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加快我國與國際接軌的步伐,這就要求高等教育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培養出大批既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又具備一定外語交際能力的優秀人才。2001年教育部頒發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了要在高校積極推動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教學,其中“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該文件的頒布對推動高校開展雙語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目前,高職院校的在校生占高等院校在校生的比重達到了50%,意味著雙語教學的推行在高職院校中也是勢在必行。
近年來,隨著我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相關企業對物流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各高職院校為滿足行業發展的需要,紛紛設置了物流管理專業。由于“物流”一詞最早起源于美國,無論是在物流的理論方面,還是在物流的實踐方面,國外較我國都完善和成熟。國內市場上許多關于物流管理方面的教科書,都是在借鑒國外教材的基礎上編纂而成的。另外,在實踐中,物流行業涉及的業務范圍廣且涉外性強,如:運輸、報關、貨運代理、國際貿易等具體的業務,而在這些業務中會應用到大量的專業詞匯及專業英語知識。因此,物流專業實施雙語教學是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需求,也是行業自身特點發展的需求。
二、高職院校物流專業實施雙語教學面臨的問題
1.對高職雙語教學的認識不足。雙語教學是高校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但從現狀來看,很多高職院校物流專業對雙語教學的認識不足,簡單的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學模式,沒有結合自身特點采用切實可行的方法,導致雙語教學流于形式,處于進退兩難的困境。
2.師資力量薄弱。實施雙語教學的重要前提就是任課教師不僅要具備專業的教學技能與專業的學科知識,而且還要能夠熟練地使用漢語和外語進行教學。目前,在高職院校中,具有外語教學能力的教師不懂專業知識,懂專業知識的教師外語水平又過不了關,真正能夠勝任雙語教學的教師鳳毛麟角。
3.學生水平參差不齊。高職院校的生源較本科院校的生源差,外語水平更是參差不齊,有些學生甚至是初中以后就沒有再學英語。許多學生由于基礎差,對學英語有畏懼感或不感興趣,這對推行雙語教學來說無疑增加了難度。
4.原版教材中缺乏高職應用性教材。目前雙語教學的教材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原版教材,一類是自編教材。原版教材由于內容新,并附有大量的案例及練習,生動形象,內容豐富,受到國內師生的一致推崇。但相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其在難度和深度上,都是學生所接受不了的,成為雙語教學的一大瓶頸。
三、高職院校物流專業雙語教學的模式
雙語教學可以有不同的模式,從國外來看,典型的有三種:一是浸入式(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即學校使用非母語的第二語言進行教學;二是保持式(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指初期完全使用母語教學,繼而逐漸轉移到使用第二語言進行部分學科的教學;第三種是過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指最終全部過渡到所有學科第二語言的教學。盡管這三種模式在國外都有許多成功案例,但是我國的雙語教學環境和國外有很大的不同,不能完全照搬國外的雙語教學模式,必須結合實際,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對高職院校物流專業雙語教學來說,其最終的目的是培養高素質復合型物流人才,雙語教學不僅是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更重要的是掌握符合物流行業發展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應采用以目標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引導的雙語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揮自己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對知識探究、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和技能,提高自身能力與素質,從而達到雙語教學的目標。
1.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應當選擇當前物流行業最新、最先進的理論知識和企業實踐,通過教與學,使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具備較高的實踐技能。這就要求教師精心選擇、合理組織教學內容??梢赃x擇合適的原版教材,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自編教材。無論是哪種教材,都要以經濟、實用為根本。另外,教師還可指定一些對應的中文參考書或參考資料,用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教學內容要少而精,側重本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在傳授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加大實訓教學力度,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2.教學方式。鑒于學生的外語水平參差不齊,為了順利地進行雙語教學,可以選擇一些外語較好的學生來進行雙語教學試點,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外語水平進行分班教學。外語基礎較好的班級可以采用外語為主,漢語為輔的方式。外語基礎較差的班級可以采用漢語為主,外語為輔的的方式。不論哪種方式,都應以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為前提。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原則,教師只對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精講,留下大量的時間給學生進行案例分析、討論、實操及師生間的互動和交流,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創造使用英語的環境,鼓勵學生盡量用英語提出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他人進行交流,重點是引導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獲取和掌握專業知識上。
3.教學方法。實施雙語教學時,教學方法要多樣化,可采用教師講授、案例分析、專題演講、角色扮演、多媒體教學等方法。對難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識教師可在課堂上精講,較容易理解的內容,教師可通過讓學生查閱專業英文文獻、搜集相關信息、調查實際狀況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或演示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嘗試、探索、思考、交流中獲得真知,從而提高其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另外,雙語教學過程中可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選用一些合適的音像教學軟件,(如:國外物流行業發展動態,以英文解說,并展示先進管理模式、技術、設備;物流行業情景會話等。)讓學生邊聽邊看,以加強其專業英語聽說能力。
4.考核方式。課程考核要結合雙語教學的特點,選取合適的考核方式來評判。考核時要把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有機結合起來。平時考核的形式很多,如:課堂提問、小測驗、作業、案例討論等,著重考核學生通過使用英語來理解、掌握和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期末考試可采用開卷和閉卷的形式,主要側重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整體把握和系統了解情況,能否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現實問題,是否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以及英語在專業知識上的綜合利用情況。
參考文獻:
1. 周旭東. 高校專業課雙語教學的目標定位與模式選擇[J]. 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 (9)
2.林云. 高職雙語教學還能走多遠[J]. 職教論壇,2004 (11)
3.鄒建華. 關于專業課雙語教學的幾點體會[J]. 科學教育論壇,2005(17)
(作者單位: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系 廣東深圳 518055)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