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首先闡述旅游行業的火爆場面,可這旅游火爆場面并沒有帶來火爆的旅游稅收,然后分析出現“大旅游小稅收”的原因,如旅游市場管理不到位,稅收控管難、征管效率低下,作者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可行性的建議。
關鍵詞:大旅游小稅收 稅收征管 稅源監控
中圖分類號:F59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1-253-02
所謂“大旅游小稅收”是指隨著旅游景區的不斷開發擴大,資金的大量投入,旅游場面變得愈加熱烈火爆;各類旅行社競相成立,旅游線路與組團方式豐富多彩。2006年全年旅游收入快速增長,全年我國旅游外匯收入339.5億美元,增長15.9%。國內旅游人數13.9億人次,增長15.0%;國內旅游收入6230億元,增長17.9%。據國家統計局的初步核算,2006年我國GDP增長10.7%,2006年旅游收入的增長率高于GDP增長5.6個百分點,我國繼續保持世界上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國、世界上最大的國內旅游市場和亞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場的地位。旅游收入增長率高于GDP增長的趨勢得以延續。國內旅游收入增勢強勁,在2007年旅游業發展的預期目標:入境旅游人數增長4%,旅游外匯收入增長10%;國內旅游達15億人次,增長8%,國內旅游收入增長10%。據世界旅游組織的預測,20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目的地國。旅游業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旅游業良好的盈利性與成長性由此可見一斑。按理說“旅游興,則地稅旺”。可與之不相適應的是,相關的稅收政策和制度并沒有得到同步的改進和完善,稅收的增長幅度遠遠低于旅游業的發展速度,稅收收入增長極其緩慢,以至于全國出現“大旅游小稅收”的普遍現象。
近幾年來,地稅部門在加強旅游業稅收征管上采取了一些強有力的措施,但由于納稅人為了自身的效益,存在攀比和僥幸心理,加之相關部門配合、支持、協調機制尚未建立,信息不能共享、地稅征管手段落后、稅收政策滯后等諸多因素影響,旅游業稅收收入未能與旅游發展同步增長,偷漏稅現象仍然存在,旅游業稅收征管成為地方稅收征管中的薄弱點。
一、旅游市場管理不到位
1.部分景點經營者隱瞞收入,少交營業稅。部分經營者以扣除“回扣”后的收入作為應稅收入,一些財務制度管理不規范的旅行社,特別是掛靠的個體旅行社在接團時,從旅游團或旅客手中取得收入時不開具發票,或不開具旅游業發票,也不記賬,從而少計收入,偷逃國家稅款。也有一些旅游企業在合同外的景點上做文章,通過導游、服務員動員游客去合同外的旅游景點旅游,取得收入后,企業與導游、服務人員私分,而賬面上無收入記載。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帶動了交通運輸業、娛樂業、服務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而目前一部分旅行社的不規范運作,采取現金收付不入賬的手段,不光自身逃稅,也造成運輸收入、娛樂收入、餐飲收入、中介收入等大量收入轉為“隱形”收入,國家稅款流失嚴重。
2.虛增成本費用,加大旅行社的支出,減少應稅收入,少計營業稅。一些旅行社內部的財務制度不健全,開支的各項費用難以核實。根據財政部發布的《旅行社內部財務管理辦法(范本)》,旅行團體應建立部門核算制度,做到記錄完整、資料齊全、核算準確。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旅行社不能提供確切的成本核算資料,使稅務部門的查賬征收工作難以順利進行。(1)旅游業定價彈性空間相當大,部分旅游企業利用這一價格彈性,對成本費用進行不實核算。如在結算成本時,把代游客支付的各種交通費、房費、餐費、門票等費用,按賓館飯店和旅游景點打折前的金額予以全額抵扣。為了擴大扣除項目,各旅行社總是千方百計虛增成本,如有的將自己發生的宣傳費、會議費、導游費、購物費、業務招待費、娛樂費等列入替游客支付的費用中,以加大成本。有的通過虛增游客人數擴大成本。(2)虛開發票沖減收入,此類現象一般發生在規模小、財務狀況混亂的小旅行社,這些旅行社大多不進行單團核算(即以每個團隊為單位核算成本收入,及時體現單團毛利),采取的手段一般為虛開餐飲發票,由于目前執行下崗再就業稅收優惠政策,客觀上存在享受政策的免稅戶虛開發票的現象,一部分旅行社往往借此非法購買、索取發票、抵減營業收入。
3.導游的“回扣”無人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流失嚴重。目前,導游帶團掙回扣已是公開的秘密。但由于對購物和娛樂消費場所的稅收控管難以到位,無法掌握回扣的支付的真實數據。導游個人收受回扣數額大,有些旅游景點和購物中心的回扣或介紹費多數為購物金額的30%,高的可達商品價格的50%(一般由導游、司機、旅行社或部門分成),而導游實際收入中有很大部分是通過拿回扣、多報支出等手段獲得的。但導游的賬面收入并不高,這是由于有些旅行社沒有按規定建立導游等外派人員的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制度,或雖建立了但監控不力,這使個人所得稅大量流失,這也導致旅行社正常業務收入的利潤越來越低,而個人的“灰色收入”越來越高,形成“窮廟富和尚”現象。
二、稅收征管水平低
1.旅游稅收征管難度大。旅游稅收涵蓋面較廣、政策性較強、征管情況較為復雜,直接牽涉到餐飲、住宿、交通、購物、娛樂、服務、游覽、票務等多個環節,是一個多鏈條的循環過程。從實際情況來看,旅游餐飲稅收難管理,餐飲發票漏洞大,很多消費者索要發票意識不強;旅游運輸車輛稅收難征收,不少旅游運營利用車輛流動性大,收入隱蔽、分散的特點而逃稅漏稅;掛靠的旅游企業只向掛靠企業繳納一定的承包費用或管理費,大多采取不辦證照、不領發票、不做賬的辦法進行經營,使稅務部門不好確定其納稅主體,核定計稅依據;部分旅行社存在財務核算不健全、取得發票不真實、虛增成本多列支出,增加發票抵扣金額;有的導游個人采取現金收付不入賬的手段,造成了娛樂業收入、餐飲收入和中介收入等大量收入轉為“隱形”,稅款流失嚴重。
2.稅務部門對旅行社發票的協查力度不夠。部分旅行社之間互開發票沖減計稅營業額的現象使稅收發票管理難度加大,給偷稅制造了可乘之機。目前,旅行社所取得的發票大多為外地甚至是外國的發票,核實發票真實性的工作十分困難。另外,根據《營業稅暫行條例》的規定,旅游企業接團后轉包給其他旅游企業的,以全程旅游費減去付給接團企業的旅游費后的余額為營業額,這也使得旅行社之間通過相互虛開發票,增大轉包金額以減少計稅營業額。
3.旅游稅收政策法規 有待完善。稅收政策上的相關規定沒有完善,導致零門票進入旅游景點的團隊有增無減,使旅游企業的收入、成本和費用難以核實,查賬征收流于形式。同時,旅游業稅收征管上手段較為單一,加上旅游市場自身管理的不規范,使一些旅游企業長期游離于稅收管理之外。(1)加強旅行社財務管理。一方面稅收管理員要和旅行社的財務人員一起學習相關稅收政策,對旅游企業財務人員進行專業培訓,督促企業財務人員自覺遵守財務制度和稅收法規,合理合法取得發票,杜絕不開發票、隱匿收入的行為。要求財務人員持證上崗,并定期對財務人員的資格進行審查。另一方面要求旅游企業規范其財務核算制度,建賬健制,記錄完整,資料齊全,核算準確,真實申報營業稅。(2)強化對導游的個人所得稅源泉的控制。對折扣、折讓現金流出量加強管理,對直接受益的個人要求直接申報納稅,一旦發現問題馬上加以規范并從重處罰,以維護稅法的權威性;旅行社內部應建立外派人員的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制度,加強內部監管。(3)規范旅行社發票管理。各旅游景點都應把門票納入發票管理范圍進行規范化管理,要求旅游景點門票全部由地稅部門監制,未經地稅部門監制的門票視為非法票據,要求各旅游景點提供門票票樣和印制數量,由發票定點印刷廠印刷。旅游景點在收取門票費時,應當向游客或旅行社開據由稅務部門監制的門票或由稅務部門監制的正式發票;稅務機關應為每家旅行社建立發票領售臺賬,認真審查其發票填開范圍及填開內容,掌握其發票填開金額。管理部門或稽查部門根據臺賬登記情況,核查其發票填開金額與賬面收入是否一致,看是否有收入未入賬的情況,確保旅行社收入入賬真實。同時,應加大對旅行社取得發票的核查力度,加強對旅游企業發生成本的承運部門、旅游景點的發票進行管理。(4)改進征管手段,加強計稅營業額的審核工作。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實行稅務、銀行、旅行社共建信息平臺,加強旅游稅收的控管,通過加大稅控收款機運用,在各大旅行社和消費場所通過安裝稅控裝置,掌握旅游收入和回扣情況。加大消費卡、單的使用頻率,盡快堵死現金交易的暗流。(5)搞好稅法宣傳,強化納稅意識,加大稽查力度。旅行社的納稅意識不高,也即缺乏自覺性,通過稅法宣傳,可以提高納稅人主動依法納稅的意識;加大稽查力度,則可以對納稅人產生威懾作用,促使其遠離偷逃稅收的禁區,維護稅法剛性。(6)建議修改有關營業稅稅收政策,對旅行社實行全額計征營業稅。一方面,現行旅行社的營業稅政策導致其實際負擔率偏低,不能體現稅收的公平稅負、合理負擔原則,不利于公平競爭;另一方面,從目前旅行社的經濟狀況來看,實行全額征稅,企業有能力負擔;第三,實行全額計征營業稅,減少扣除項目環節,不但方便稅收征管,而且堵塞稅收漏洞,防止旅行社因虛列扣除項目成本而減少稅款的流失,也使得上述因扣除代付費用而帶來的一系列稅收管理中的問題迎刃而解。
稅收是國家的財政之源,只有國家財政資金充足,我們全民的福利才會得以改善,我們的公共設施才會逐步得以完善,讓我們每個人都樹立自覺的納稅意識,并相互監督,共創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新疆稅收咨詢籌劃網.旅行社稅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建議
2.孫主文,馬衍偉.促進我國旅游業發展的稅收對策研究,中央財經大學學報
3.江蘇國稅網.大旅游小稅收原因及對策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江蘇連云港 222003)
(責編: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