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國加入WTO,大量外資企業進入,知識產權保護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重視。文章首先論述了中國電信行業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現狀,分析了構建知識產權系統的必要性,并通過UML(即統一建模語言)來建立系統的范例模型以及系統的靜態模型和動態模型,最后,給出了數據庫設計的原則并完成向數據庫的映射。
關鍵詞: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系統 UML
中圖分類號:F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1-268-02
當前,增強企業創新能力,積極實施自主知識產權發展策略,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信業務產品和品牌,同時避免侵犯別人的知識產權,已成為電信企業成功轉型的關鍵。但是,電信運營企業在轉換業務發展模式的過程中顯現出諸多知識產權問題,越是新業務的商業模式,知識產權問題越突出。知識產權風險已成為企業轉型面臨的首要風險。因此,構建知識產權系統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中國電信行業提高競爭力的必然要求。筆者正是從這一點出發,結合中國電信行業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現狀,分析了構建知識產權系統的必要性,并通過UML(即統一建模語言)來建立系統的范例模型以及系統的靜態模型和動態模型,并完成向數據庫的映射。
一、電信行業構建知識產權系統必要性分析
進入信息化時代以后,尤其是加入WTO后,各行業發展突飛猛進,各種發明和技術應運而生。對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的保護受到越來越多的公司的重視,相關方面的知識產權工作也得到很大的改善,電信行業的異軍突起也使人們對該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重視起來,但是總體而言我國電信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堪憂,具體表現在:
1.由于我國處于市場經濟初期,信用觀念淡薄,還未真正樹立起“以尊重知識產權為榮、以侵犯知識產權為恥”的道德評價標準和約束機制。據統計,國內擁有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僅占0.03%,99%的企業沒有申請專利,有60%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目前,我國電信企業擁有世界一流的網絡資源,卻未掌握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導致其在推進知識產權戰略過程中存在著開發能力弱、自主知識產權少、依法保護意識不夠等問題,可能承受的法律風險在增大。
2.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淡薄。企業原始創新能力較薄弱,大多利用公知技術或引進國外技術,靠外國投資者以專利的形式投入,這可能導致侵權問題。企業申請國際專利的比例很小,造成中國企業已掌握的知識產權被國外企業搶先申請,合法利益得不到保護。大多數企業計算機軟件管理和自我保護能力薄弱,尚未建立計算機軟件和專利的登記制度,管理部門、流程不明確,難以保護無形資產,尤其對自行開發、合作開發的計算機軟件和專利均未進行權屬登記,一旦出現糾紛,往往喪失法律保護的依據,導致企業的經濟利益蒙受損失。
3.企業管理制度不完善,知識產權研發投入少。電信企業自辦網站發布的廣告業務尚缺乏一個較明確、規范的審核流程,如果客戶提交的廣告業務內容涉及知識產權或合法真實性問題,就會影響運營企業的權利。電信企業商標注冊登記、專利申請等沒有明確的管理單位和辦法,對非合作代理商任意使用企業商標缺乏有效監督。同時,企業用于知識產權的研發投入少,幾乎沒有安排資金預算和項目計劃。而著名跨國公司一般將利潤的10%到20%用于研發,相比之下,我國企業的研發投入遠遠不足,這是缺乏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重要原因。
所以,對于中國公司而言,為了擺脫這種弱勢地位,改變在知識產權領域的處境,避免侵權行為發生帶來的損失,全面了解各個行業的知識產權最新情況,隨時跟蹤各項技術的發展,建立一個自己的知識產權系統,也就十分必要。
二、統一建模語言UML概述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統一建模語言)是一種可視化的建模語言,它能讓系統構造者用標準、易于理解的方式建立起能夠表達出他們想象力的系統藍圖,并且提供一種機制,便于不同的人有效地共享和交流設計結果。它融合了多種優秀的面向對象建模方法和得到認可的軟件工程方法,可以對任何具有靜態結構和動態行為的系統進行建模。它的出現為面向對象建模語言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并受到工業界、學術界以及用戶的廣泛支持,成為面向對象技術領域占主導地位的建模語言。
UML主要由9種圖組成。①類圖:類圖描述了系統中類的靜態結構、定義系統中的類、表示類之間的聯系,同時也可以包括類的內部結構;②對象圖:對象圖是類圖的實例,是具有具體屬性值的一個具體事務;③用例圖:用例圖強調從用戶的角度看到的或需要的系統功能,并指出各功能的操作者;④狀態圖:系統的變化可以看作是對象改變了自己的狀態,狀態圖描述了一個對象所處的可能狀態以及狀態之間的轉換;⑤順序圖:順序圖顯示對象之間的動態合作關系,強調對象之間消息發送的順序,同時顯示對象之間的交互;⑥活動圖:活動圖很像流程圖,它顯示出工作步驟、判定點和分支;⑦協作圖:協作圖描述對象間的協作關系,協作圖和順序圖是語義等價的,順序圖按照時間組織,協作圖按照對象之間的聯系組織;⑧構件圖:構件圖描述軟件系統的物理結構及各部件之間的依賴關系;⑨部署圖:部署圖展現系統完整的物理結構。通過UML的這些圖就可以用多個角度、多個視圖來展示同一個系統,使建立系統的任何參與者都能夠充分理解。
可見,UML是一種用于對系統密集型過程的制品進行描述、可視化處理、構造和文檔編寫的標準建模語言,而不是一種可視化的編程語言,不是工具,不是知識庫的規格說明,也不是一種過程和方法。
三、電信行業知識產權系統的基本特征和功能模塊
由前面對構建電信行業知識產權系統的分析,新構建的知識產權系統必須能夠滿足企業的要求,具備基本的導入、添加、更新、刪除、檢索等功能。筆者將其分為四個系統:專利產權管理子系統;商標產權管理子系統;版權產權管理子系統;其他產權管理子系統。同時,由于權限控制在本系統中的特殊作用,又單設一個權限控制子系統。根據對用戶需求的分析,對各子系統的具體功能分析如下:
1.權限控制子系統,該子系統用來設置相應權限,以防止知識產權信息泄露,達到保密的目的。
2.專利產權管理子系統,該子系統主要用來搜集專利方面的信息,并具有隨時更新的能力。可以檢索、添加、刪除、更新相關信息。
3.商標產權管理子系統,該子系統主要用來搜集商標方面的信息,并具有隨時更新的能力??梢詸z索、添加、刪除、更新相關信息。
4.版權產權管理子系統,該子系統主要用來搜集版權方面的信息,并具有隨時更新的能力??梢詸z索、添加、刪除、更新相關信息。
5.其他產權管理子系統,該子系統主要用來搜集其他方面的知識產權信息,并具有隨時更新的能力。可以檢索、添加、刪除、更新相關信息。
四、基于UML的知識產權系統建模
(一)用例分析
1.范例圖。范例圖通常包括參與者、范例、范例描述三部分,同時還必須標識出系統邊界。有時可以加入一些必要的注釋以幫助理解。同樣,限于篇幅,這里僅以功能管理模塊為例,其參與者是公司相關負責人,包括的范例有添加和刪除,其范例圖具體如下:
2.范例描述。范例描述主要是用來描述參與者和系統之間的交互。包括范例名稱、范例描述、前置條件、后置條件、參與者、基本過程、可選過程,有時還包括異常過程及其處理。這里針對系統的特點作了一些調整,只對添加功能進行范例描述如下:(1)范例名稱:功能添加。(2)范例描述:參與者將新的系統功能添加到系統中。(3)前置條件:參與者是合法用戶且已進入“功能添加”模塊。(4)后置條件:新的功能模塊被加到系統中。(5)參與者:系統相應權限用戶。(6)基本過程:①參與者將新功能編輯到“新增功能”窗口。②參與者點擊“添加”按鈕。③系統將新的功能模塊加到系統中。(7)可選過程:①功能存在則不再添加。②如果輸入的是非法字符則系統報錯。
(二)動態模型的建立
系統的動態建模主要描述的是系統的動態行為,主要包括順序圖、協作圖、狀態圖和活動圖。順序圖以時間為中心,強調對象之間信息的線性流動。協作圖以實例為中心,主要用于描述單個對象信息的接收和發送。狀態圖主要用于描述對象所處的各種狀態,以及一個對象處于一個特定狀態或者轉變到一個新狀態時要響應的事件和要執行的動作和行為。活動圖主要用于描述復雜操作,和傳統的流程圖很類似。
(三)靜態模型的建立
建立靜態模型,就是找出構建整個系統的類。是整個系統設計中最為重要的一步。其主要工作是將系統分析時建立的概念模型進一步細化和完善,對系統中類的屬性、方法及類與類之間的關系作較為完整的定義。本系統采用的是三層結構。主要有實體類、接口類、數據類等。
五、數據庫設計
1.數據庫設計原則。規范化數據庫的設計應遵循規范化理論,如果規范化程度過低,可能會存在插入、刪除異常、修改復雜、數據冗余等問題,解決的方法就是對關系模式進行分解或合并等,轉換成高級范式。規范化包括;1NF,2NF,3NF,BCNF,4NF,5NF。但也應當注意到,并不是規范化程度越高的關系就越好。當一個應用的查詢中經常涉及到兩個或多個關系模式的屬性時,系統就必須經常地進行聯接運算,而聯接運算的代價是相當高的。所以,在具體應用時,到底規范化進行到什么程度需要權衡利弊,一般而言,做到第三范式(3NF)就足夠了。
2.類到表的映射。MVC模式中的實體類是需要永久保存的,而關系型數據庫的存儲實體是二維表,表與表之間只存在著幾種簡單的對應關系(如一對一、一對多和多對多),不能完全支持類之間的關系,如何通過對表的設計來體現對象之間關系是數據庫設計中非常關鍵的問題。
對于每一個實體對象,需要確定它的標識,即主鍵。定義主鍵的方法有兩種:基于存在的標識和基于值的標識?;诖嬖诘臉俗R是指為每一個實體類新建一個標識符屬性(ID),該屬性不具備任何實際意義,其作用只是唯一標識實體對象?;谥档臉俗R是指將能唯一標識實體對象的屬性集結合而形成主鍵。一般情況下,在超過30個類的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里使用基于存在的標識,本系統也是采用這種標識。
將類映射成表,實際上就是把類的每個屬性映射為表的一列,如果類之間存在關聯,則還需要增加其它的列來體現這種關聯。類之間的關系最為常見的就是單繼承。實現這種關系映射最常用的方法是將基類和每個子類各映射為一個表,并將所有的表共享一個共同的主鍵。而要映射類之間一對多關系,則需要在“多”表中建立一個外鍵,和“一”表中的主鍵相對應。
參考文獻:
1.顧偉宏,韓玉潔.基于UML的企業信息發布系統建模[J].林業機械和木工設備,2007(1)
2.吳昊,鄧三鴻.基于統一建模語言的電子政務研究[J].情報科學,2007(4)
3.張龍祥.UML與系統分析設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1(17)
(作者單位:上海大學 上海 200436)
(責編: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