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購趨勢指數選取上市公司并購交易規模指標和活躍程度指標,統計整理一定時期內的信息數據,經過技術處理后,計算綜合指數,以月為單位制作發布,反映上市公司并購交易的趨勢概況。
點評: 本月指數小幅微調至2373點位,比10月下降22點,屬于高位調整態勢,整個并購市場仍然行情活躍。

1.SOHO中國24億元收購華遠集團兩物業
2007年11月5日,SOHO中國有限公司在香港市場公告稱SOHO中國將收購華遠集團的光華路SOHO2及SOHO北京公館兩項目。其中,收購光華路SOHO2和SOHO北京公館權益的代價分別為10.3億元和14.13億元人民幣。此次收購SOHO中國委任北京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受讓股權。
SOHO中國有限公司(HK0410)成立于1995年,前身是北京紅石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由潘石屹和張欣聯手創建;2005年底實行戰略轉型,退出住宅市場,全面轉向商業地產;2007年10月8日在香港上市。
2.米塔爾收購東方集團股權
2007年11月8日開始,阿塞洛-米塔爾(Arcelor Mittal)計劃分兩步,分別從收購中國東方集團(香港交易所代碼:0581)第二大股東陳寧寧和第一大股東韓敬遠所持股票,共將獲得約73%的股權并最終控股東方集團,交易總額共涉及約17億美元;但由于近日香港證監會裁定米塔爾收購觸發了強制全面要約,目前交易還在調整進行中。
阿塞洛-米塔爾是全球最大鋼鐵制造商,在擁有大型鋼鐵產業的多數地區扮演著強勢角色東方集團的主要資產是位于華北的一家中等規模鋼鐵廠,年鋼鐵產量為400萬噸。
3.武鋼81億收購集團資產
2007年11月13日,武鋼股份公告稱,公司與武鋼集團簽署協議,擬收購武鋼集團擁有的鋼鐵主業配套資產,主要包括武鋼焦化公司、氧氣公司、金屬資源公司100%的股權;與能源動力、鐵路運輸相關的經營性資產和負債,以及與上述五類資產相關的在建工程。擬收購資產的評估值為81.59億元,評估增值115196.41萬元。最終收購價格將以經國資委備案的資產評估結果為基礎。2007年11月27日,公司披露此次收購已獲得國資委批準。
武鋼股份(600005)于1997年11月7日注冊成立,1999年7月在上海證交所掛牌交易,主營冶金產品及副產品,鋼鐵延伸產品制造;冶金產品和技術開發,咨詢和服務。截至2007年9月30日,武鋼集團為武鋼股份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63.82%。
4.中銀香港收購東亞銀行4.94%股權
2007年11月19日,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以39億5000萬港元的代價,購入東亞銀行有限公司約4.94%的股權,以分散集團的投資組合。公告顯示,中銀香港是以每股51港元的代價,向獨立第三者購入約7750萬股的東亞銀行股份。中銀香港強調此投資純屬一項財務投資,目前并無意委派人士出任東亞銀行董事會或參與其管理運作,亦無就此鑒訂任何協議。
中銀香港(HK2388)是中國銀行(HK3988)的子公司,中國銀行占其65%股權;東亞銀行(HK0023)1918年在香港成立,是歷史最悠久的本地銀行之一,目前在港設有130間分行和理財中心。
5.中國平安保險收購富通集團4.2%股權
2007年11月28日,中國平安保險與富通集團(Fortis)簽署諒解備忘錄,中國平安子公司平安人壽通過二級市場平均每股19.05歐元購入富通集團約9501萬股股份,占富通股本約4.18%,總代價18.1億歐元。平安將因此成為富通最大單一股東,有權向富通董事會提名一名非執行董事。
此次收購是中國金融服務集團一連串海外投資中最新的一筆,也是迄今為止國內保險業最大的一筆海外投資。
點評
在經歷了數月的波折后,華遠集團旗下主力北京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的借殼上市方案終于有條件地通過了證監會的審批。有媒體報道任志強對這兩個項目的轉讓十分后悔,并表示如果事先預計到借殼上市這么快能通過審批,他就不賣了。但就效果而言,如此運作很可能會大大提高華遠地產2007年度的投資收益。
此次米塔爾對東方集團的收購首先帶來的是行業震動,這是外資首次控股國內鋼鐵企業,將給未來國內鋼鐵產業格局帶來重大影響;不過隨之而來的變化則使公眾關注的焦點由并購的影響轉為對并購本身的關注。專家分析,隨著香港證監會的介入,以及此前米塔爾和東方第一大股東之間達成的方案被曝光,原本的利益平衡和交易架構將被推翻,而面對新的要約收購,交易最終何去何從,值得關注。
武鋼股份本次收購的資產所提供的產品和勞務貫穿鋼鐵生產全流程,收購完成后,武鋼股份生產供應鏈體系得以延伸到上游煤焦化、工業氣體制備、金屬資源回收等領域,對鋼鐵主業生產所必需資源的控制能力得以增強,同時降低了武鋼集團之間的關聯交易,降低了企業成本。此外,由于兩年前的收購計劃未能成功,此次收購解決了武鋼主業整體上市的一個遺留問題。
中銀香港對東亞銀行的股份收購可能會是使兩家銀行邁向更緊密的長期合作,被看作可能是中國銀行為持有該行更多股份而邁出的第一步。高盛的研究報告談到,中銀香港此次入股彰顯了東亞銀行所具有的并購可選擇度,同時也突出了其作為財務杠桿比例最佳的在華外資銀行的吸引力。
平安的收購為跨境協作開發銀行業與保險產品鋪平了道路,中國保險公司海外擴張步伐由此邁開。不過對于中國平安而言,這也只是走上國際化道路的第一步。收購富通,不僅僅在于其投資價值和當前存在的市場機會,更重要的是中國平安可獲得富通收購荷蘭銀行后的價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