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奧組委宣布,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全面運用人臉識別系統,該技術能夠從人群中快速辨認和甄別恐怖分子和其他可能引發犯罪的人員,以防止其進入相關的敏感區域。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將有10多億人的信息進入北京奧運場館的人臉識別系統數據庫,每個比賽場館安裝的探頭數量可能會是數百個甚至多達數千個,從而全部實施監控。
隨著生物識別技術的逐步成熟,越來越多看上去笨頭笨腦的生物識別儀器將出現在各種各樣的公眾場合,并自豪地對走過它們身邊的人說:“我知道你是誰。”人們將不得不接受這些儀器的出現,并在關鍵的時候尋求這些儀器的幫助。
生物識別技術正在興起
“睜開眼睛。”一種嚴厲而機械的聲音說。研究人員梅布爾面對自己參與設計的儀器,都稍稍有些緊張了,他的眼睛盯著那個僅有一小塊巧克力大小的鏡子,等待著那“咔嗒”一聲。“謝謝。”那冰冷的聲音說,“你眼睛的相片照完了。”這也是梅布爾頭一次體驗生物識別技術。這個機器是眼部虹膜掃描儀,它所攝下的圖像將會用來把梅布爾的虹膜圖形翻譯成數字密碼。今后,在需要驗明身份的時候,梅布爾只需睜開眼睛接受掃描,如果掃描結果與計算機數據庫中的數字密碼相符,就能證明他就是梅布爾本人了。還有其他相似的生物識別機器,是用來測量人身體的某些特征的,比如指紋上的螺紋、面部的形狀等等。這些識別儀已經廣泛用于全世界的機場和檢驗出入境護照的部門。這些儀器的使用預計還將會有大量增加,而且不僅局限于安全檢查。
梅布爾介紹說,全球都在潛移默化地進行著一場生物識別技術的革命,這將會改變人們的生活以及有關身份的理念。只要人們背井離鄉,出外活動,就需要向其他人表明自己的身份,而且要讓人相信這是確定無疑的。此時我們的身份可能就是我們最為寶貴的財產了,這里邊包括我們的姓名、個人簡歷、我們的聲譽及地位等信息。有了一定的身份,別人就會信任你,愿意與你交往。而沒有了身份,我們就什么也不是了。然而,人們相互之間確定身份的方法正在迅速改變。在互聯網的世界里,以及環球旅游時,萍水相逢僅憑一面之交就相信他人決不是明智的做法。甚至連出生證明以及漂亮的簽名,都不足以保證某個人的身份確實無誤。舉例說,當你決定要出國旅行時,首先你得買張機票吧,如今使用的都是電子機票,你要記下一些密碼,并且登錄到各種連接在互聯網的賬戶上。然后還得提供信用證的號碼,檢查核對個人的詳情,比如個人身份號碼。最后,到了機場你還得拿出護照來。
但是,這一大堆繁瑣而討厭的檢查不久將成為過去。生物識別技術正在興起。用生物識別技術來確定人的身份不僅迅速簡便,而且比原來準確得多。生物識別技術是利用人的生理或行為特征來核對或確認人的身份。當今,生物識別技術的利用得到飛速發展,并不斷地進入到眾多應用領域中,在物理安全(門禁、樓宇監控)和邏輯安全(計算機,網絡)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以往行之有效的指紋識別歷史悠久,它是生物識別技術的起源,最初主要用于刑事犯罪的偵察和審判。美國標準技術協會的數據庫里存儲著2800萬個指紋,其用途是用來磨煉與考驗計算機的指紋識別算法系統。“指紋技術是一種久經考驗的成熟技術。”密歇根大學的指紋和生物識別專家阿尼爾·杰恩說。
阿尼爾的設想已經有人開始實行了。美國加州雷德伍德市的“個人數碼”等公司生產了指紋掃描儀,可以使廣大的個人電腦用戶從記憶繁雜的密碼的煩惱中解脫出來。用這種儀器將用戶的指紋掃描下來,并轉換成數字密碼輸入電腦,在完成登錄及進入電子信箱等任務時用來代替復雜的密碼。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之一萬斯·喬恩認為指紋系統將會提高安全性,免除了記不住復雜密碼的煩惱。
在墨西哥,人們也使用“個人數碼”公司的掃描儀,讓那些沒有駕照和社會安全號碼的人們能安全地進入到銀行里去。“這些人本不在系統之內。如今他們將從一個更為強大的身份形式中獲利。”喬恩說。令人遺憾的是,這種指紋掃描儀并不十分安全。如果手指上有汗和泥土、有各種傷痕或者長期干重活磨平了的話,就有可能無法記錄下清晰的指紋。更糟的是,指紋可以復制,或制造出假指紋來。
虹膜識別技術量有希望
在所有的生物識別技術之中,眼部的虹膜識別技術是最有希望的。英國劍橋大學的電子計算機安全專家馬庫斯昆說。“虹膜位于人體的裸露部位,而且受到一層透明的薄膜保護。這是進行生物識別的理想部位。”利用眼部的虹膜識別技術對人進行檢測,比起指紋識別技術一點也不差,而且可靠得多。眼虹膜相同的概率徽乎其徽,因此從理論上來說,用這套系統來識別地球上的每一個人是毫無問題的。眼虹膜身份識別系統攝下一張眼睛的近紅外線圖像,然后用劍橋大學的約翰·道格曼設計的計算機軟件將這個獨特的虹膜圖像轉換成2048位的密碼。如果原始的虹膜掃描圖像良好的話,由于電腦錯誤造成兩個虹膜比對結果相同的概率小于20億分之一。
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美國失蹤兒童組織已經采納了這一技術,該組織設有全美兒童身份數據庫。該組織已經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注冊登記兒童眼虹胰掃描圈像,希望今后走失兒童被警方找到后,利用這套系統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確定出他們的身份來。該組織還計劃開始掃描癡呆和弱智人的眼虹膜,一旦他們稀里糊涂迷了路,也就可以很容易地確定他們的身份。
像其他身份識別系統一樣,眼虹膜識別技術也難免有瑕疵和缺點。2005年5月,位于紐約的咨詢機構國際生物識別組織對這些系統進行了獨立的測試。如果被測試者眨眼過于頻繁,站得離掃描儀太遠,或者眼皮低垂了下來,這樣就會導致錯誤的識別,使系統無法識別是哪個人的掃描圖。研究人員也在考慮推廣其他的生物識別技術,比如DNM測試、鑒別某人的特殊的行走方式,甚至測試某人的特殊氣味等等。政府特別重視通過鑒別人的面部特征來確定其身份的方法。這些技術對于完善現有的身份證件只依賴照片的做法大有裨益,可以從遠處或者通過閉路電視的錄像就可確定人的身份。
“超級身份”標簽不只是夢想
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同卡市的一家生物識別公司為政府交通部門提供了面容識別軟件,以檢查駕照擁有者的真實身份。該部門還和墨西哥聯邦的選舉機構簽有合同,利用這一技術對選民的面部進行掃描,就可避免發生重復投票的現象。日本的歐姆龍公司將此技術嵌入手機,可以檢查捷用者的面部相貌。在曼錄注冊時比傳統的身份證號碼登記制度更為安全,
美國標準技術協會已經對19種面容識別技術進行評估,這是其“面容識別大挑戰”的—部分。似乎沒有任何一種身份識別技術占有絕對的優勢。只有將各種身份識別技術綜合利用取長補短,才能獲得最佳的效果。例如,將面部或者虹膜掃描與指紋掃描相結合,將會產生能確認你身份的“超級身份”,比單獨的任何一種方法都更加可靠,使那些騙子更加難以欺騙識別身份軟件。使用多種的生物識別技術,可以幫助確認那些特殊的人的身份,比如不適于留下指紋和虹膜掃描的,以及出于宗教原因不想露臉的人們。美國標準技術協會的首席生物識別專家馬丁·赫曼說“最終我們還是得采用多樣化的形式。”
這種想法說起來容易,但是實際做起來可就難了。例如,怎樣才能將各種不同的算法數據綜合起來呢?重點究竟是應該放在指紋上,還是虹膜掃描上呢’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美國標準技術協會得請上萬人坐到一間“生物準確測定多樣化研究室”內,檢測指紋并對面部和虹膜進行掃描。半年之后,再做第二次。研究人員要利用這些數據設計出將這些不同的技術完善結合起來的最好的途徑。他們希望有一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能夠貼上這種“超級身份”的標簽,以確定其獨一無二的身份來。當這一天到來之時,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份都將簡化為獨特的數碼身份,其意義十分深遠。
編輯:孫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