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發生在我們周圍一個真實的愛心故事,一對河南來滬打工夫妻和一群上海市民用赤誠和行動演繹了一份超越血緣的真愛宣言。
題記
一個陽光燦爛的上午,在上海市虹口區中心醫院神經內科病房上演了動人一幕,來自大眾出租公司愛心班組的金康生等人和團支部書記張海峰帶著分公司經理沈棕權及員工們的捐款與祝福,來到身患重癥的河南少女徐慶病床前,鼓勵她與病魔作斗爭,早日康復,早日回到小伙伴身邊,小徐慶激動得熱淚盈眶“感謝大眾叔叔,感謝上海的好心人,我要勇敢地站起來!”
故事一,打工夫妻大愛無言
年僅14歲的徐慶來自河南信陽,從小聰穎好學,在學校她是個品學兼優討人喜歡的好學生,在家由于父母長年在滬打工,徐慶除了學習,還是爺爺奶奶的好幫手。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今年7月7日,剛考完期末考試的徐慶因淋了一場雨,突然發起高燒。一開始,徐慶沒把感冒發燒放在眼里。誰想藥也吃了針也打了,病不見好,身體卻越來越無力,唾液越來越多,喘口氣也費力。心急的父母匆匆趕回老家,四處籌款把孩子送到鄉醫院、又到縣醫院、再到武漢市醫院,錢已化掉十幾萬,但還不見好。一個活蹦亂跳的孩子眨眼全身癱瘓躺在床上,四肢無法動彈,不要說下床,就連自己吃飯都無法自理。經診斷,徐慶患上了一種極其罕見的怪病,名叫格林巴利綜合征,又稱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前都有感染史,它最終會導致人全身癱瘓,至此徐慶的病情危在旦夕,繼續治療,不僅需要昂貴的醫療費,而且有可能人財兩空,因就目前醫療條件而言,尚無十分有效手段治愈該疑難雜癥。徐偉聽到醫生下達的“死亡判決書”時,感到天崩地裂,腦??瞻滓黄?,徐慶是全家的希望,為了挽救徐慶,全家人都動員起來了,只要能借錢的地方都借了,徐偉懷中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姓名和數目,總計已超過15萬元。徐偉夫妻盡管貧困,卻善良重情,相信只要堅持,女兒定會得救。為救女兒,徐偉多次給醫生下跪,為籌救命款,徐偉不僅多次賣血,還找醫生打聽,想賣腎救女。當徐偉聽人介紹上海八五醫院有辦法醫治該病時,連夜購票坐火車趕至上海,當徐慶被抬進解放軍第八五醫院時,就只能靠呼吸機呼吸了。
也許是父母的聲聲呼喚,也許是八五醫院醫生護士高超醫技和高尚醫德,也許是小徐慶對生命的留戀和抗爭的勇氣,終于,徐慶與死神擦肩而過。徐慶醒來第一句話就是“謝謝爸爸媽媽,謝謝醫生護士?!痹趽尵刃鞈c的日日夜夜,醫生護士全力以赴,高度負責,稍有閃失,后果不堪設想。由于呼吸肌麻痹,每過5分鐘,徐慶的嘴角都會溢出很多痰,媽媽必須不停地用紗布幫她擦拭。因為食道開過刀,她也不能進食,每天只能靠注射器往胃管里打流質來補充營養。就這樣,徐偉和妻子24小時輪流守護,生怕萬一疏忽,女兒徐慶就會離開他們。
望著這一幕令人動容溫馨而堅強的畫面,醫生護士還有周圍的病人及家屬都被深深打動了。尤其當周圍的人們獲悉一個埋藏了十幾年的秘密時,再次被這對打工夫妻對病女不離不棄的真愛告白所震撼,由此產生的敬仰油然而生,并在心中引發揮之不去的共鳴。若不是女兒生病,徐偉夫妻準備一輩子都不讓女兒知道,徐慶與他們無任何血緣關系,因為徐慶是他們夫妻14年前在滬打工時所撿到的棄嬰,一個降臨人世才19天的小生命。
回首往昔,14年前正月的一天,徐慶父母在上海火車站的花壇里撿到一個嬰兒,她穿著舊的棉襖棉褲,身邊還有一個奶瓶,除此之外,就是一張寫著出生時間的紅紙片。當時徐慶的父母才結婚不久,看著剛出生19天的棄嬰,夫妻倆就起了惻隱之心,將孩子抱了回來,送回河南老家。這個孩子,就是徐慶。沒有奶水,徐慶母親就用米湯喂孩子,家里多了張嘴,徐慶父親每天送盒飯,賺錢養家。直到徐慶三歲時,父母才生下了自己的兒子。徐慶病倒后,已經花了15萬,這些錢都是父母四處借來的,徐慶父親為了堅守又在上海又找了份送貨的活,每天賺30塊錢,以頂一家的飯錢。而徐慶媽媽在陪護的日子里,沒睡過一個安穩覺,沒吃過一頓舒心飯,困了,在女兒的腳后跟打個盹,餓了,匆匆扒幾口女兒的剩飯,為了治病、要節省一分一厘錢啊。
“外地夫妻舉債救養女”的佳話傳遍醫院上下,人們紛紛伸出援手,主治醫生沈大夫及護士長對小徐慶噓寒問暖,關愛有加,病友及家屬在惋惜之余,有的為徐慶燒好魚湯送到病床,還有的悄悄將錢塞在徐慶父母的口袋中。
故事二,愛心市民善舉感人
問及徐慶住院治療這些日子她的父母過得好嗎?話音未落,徐慶媽媽的眼圈紅了“上海人真是太好了,真的,我在上海打工也很多年了,以前只是從電視和報紙上知道一些好人好事,這次輪到我身上了,才真正感受到上海人的愛心和善良,徐慶康復了,成才了,一定要好好回報社會,感謝無數好心人援手相助?!蹦┝?,徐慶媽媽提到大眾司機金師傅給予他們家許多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
無巧不成書,今年9月上句的一天,天氣異常悶熱,徐偉陪同女兒徐慶在華山醫院做完檢查后返回八五醫院途中,恰巧坐上了大眾公司金康生的車,閑聊中,愛管“閑事”的金師傅了解了徐慶的病情,十分同情,并互留電話,答應還會繼續幫助她,金師傅不僅免收車費、還送上了2∞元慰問金,作為大眾五星級駕駛員的金康生是一位新黨員,還是市職業道德十佳標兵,盡管老父身患癌癥,愛人下崗,可他熱衷于“分外事”,當他獲悉徐慶是河南一對來滬打工夫婦在上海南站撿到的棄嬰時萬分感動,尤其當徐慶轉至虹口區中心醫院繼續治療并不斷好轉時,神經內科鐘醫生和黃護士長及周圍好心人對徐慶呵護有加,徐慶能自己讀書和吃飯了,金康生和愛心班組的哥們欣喜萬分,并祝福徐慶早日站起來,開始新的人生,屆時還讓她坐著大眾車回家。
《打工夫妻舉債力救養女》的新聞報道在《東視廣角》、《健康財富周刊》、《青年報》等媒體播出和刊發后,引起強烈反響、無數上海市民自發來到醫院探望徐慶,對徐偉夫妻的高尚品格表示敬意,不少單位和市民留下捐款,名也未留,悄悄地離開了。上海市虹口區中心醫院神經內科的幾名護工紛紛捐款,令徐偉夫妻萬分感動。徐偉所打工的單位上海匯源飲料食品有限公司的領導和員工聞訊后,紛紛行動起來,共捐款2萬多元,好心市民也捐款達萬余元。
經過解放軍八五醫院的全力搶救和精心治療及上海虹口中心醫院的康復治療和功能訓練,奇跡發生了,小徐慶的氣色好多了,上肢逐步恢復了知覺,能用右手吃飯和看書了,只是下肢無力,尚無法站立行走,對此,醫生建議,還需二個治療療程,否則前功盡棄,鐘醫生和黃護士長給予徐慶極大的幫助,不僅制定了一整套人性化的治療訓練方案,還根據實際情況,減免了徐慶部分醫藥費,鐘醫生還多次教徐偉夫妻幫女兒如何按摩,如何站立,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徐慶一家還特別感謝一位名叫徐建新的好心人,經病友介紹,徐慶認識了家住昆山路273號建新推拿服務社推拿師徐建新,徐師傅從事中醫推拿研究十多年,曾在中醫大學進修3年,當他得知徐慶的病情和家庭遭遇后,決定幫徐慶一把,這一幫,就是一個多月,每天根據徐慶實際情況免費推拿個把小時,他總想在徐慶身上發生奇跡,也讓這苦命一家早日走出陰霾。在徐慶一家最困難的時候,寶鋼工程監理公司的領導派專人送來捐款和對徐慶的祝愿。
在徐慶住院這段日子里,她被濃濃的愛心包圍著溫暖著,就像生活在一個美好而溫馨的大家庭中,徐慶的臉上也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笑意,在她的病床前,經常會看到一個穿著大眾的哥制服的身影忙碌著,那就是愛心的哥金康生,因為他也有一個年齡與徐慶相仿的女兒,徐慶也成了他的一塊心病,只要有空,總要來看望一下,送些營養品和水果,一來二去,徐慶和金叔叔也熱絡起來了,聯系媒體,尋求幫助,金康生總想設法多幫助下徐慶一家+徐慶也能早一天站立起來,像自己女兒一樣盡情享受陽光和藍天。12月12日深夜愛心司機金康生接到位客人、一上車,便夸大眾品牌舉世聞名,看到金師傅是五星級駕駛員時,更是贊不絕口,閑聊中,得悉了徐慶的故事后備受感動,連聲道“大陸的好心人真多,讓我也表表心意吧?!痹挳叄敿刺统?00元讓金師傅轉交,并祝小徐慶早日康復。后經金康生再三要求,方才得知此人乃是一名臺商,是晶創光電(上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叫謝其良。第二天一早,金康生顧不上休息,風塵仆仆趕到徐慶一家暫借的六平方小屋,送上這承載著太多問候和愛心的5口0元錢,知曉原委后,徐偉夫妻滿含熱淚,難以言表。
頑強好勝的徐慶通過鍛煉,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常人難以相信的困難,已能扶著床站起來了,哪怕一會兒,便會疼痛難忍堅持不住,但畢竟離成功又近了一步,徐慶的眼里噙滿淚水,透過淚眼,她仿佛看到彩虹,風雨過后的彩虹,是那樣迷人斑斕,令人神往。
愛心還在延續
徐慶和她的家人在感受關愛接受幫助的同時,對上海及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有了更深層次的認同,實際上,日新月異的現代生活改變著人們的行為方式和文明水準,考量著人們的道德素養和博愛底線,這包括祖輩居住在上海的市民們及所有的新上海人,當無數愛心人士自覺自愿用自己的方式,向需要幫助的人或類似小徐慶的家庭伸出援手提供資助時,一張無形的城市名片就會鐫嵌上無數閃亮生輝的明珠,一座非人工的道德豐碑在充滿愛心的人們心目中,漸漸偉岸,永恒,成為大上海另一道令人仰慕和神往的景觀。
秋去冬來,臨近年末,蕭蕭冷風中已感受到刺骨之寒意,徐慶的病情一天好似一天,臉上的笑始終有股暖意,也許這個冬天不再陰冷,這個苦難家庭不再迷茫,徐慶會自己吃飯了,會看書了,并可以扶著墻站立起來了,盡管只有片刻,徐慶的父母還有許多知道他們遭遇的好心人都會由衷欣慰,希望的黎明終將到來。
編輯:盧勁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