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鵬是個人物。
這一點,無論贊成他的還是不贊成他的人,都該承認。
人說集于詩書畫、古書畫鑒定及宣傳鼓動能力為一身者罕,程鵬就是這罕者之一。
文中周詩漢賦,字里雅興清章。諸才氣相比之中,程鵬首先是一位完全的詩人。
我所說的完全,是程鵬的詩就是詩人之詩。他長于口占,知識淵博,精通格律,常常引經據典。借用江海峰老先生的序名“松風水月天然調,抱得琴來不用彈”來說程鵬,是不為過的。程鵬早在初中時期登千山的古體詩《石徑梨花》就已見詞采:“山巒浮翠曉云輕,溪水流長出谷鳴。三月梨花天欲雪,蓮峰千朵正含情。”還有他寫的《夾扁石》:“低頭屈膝腰難伸,個個通行費苦辛。頑石無私真鐵面,王侯到此得躬身。” 程鵬收錄在《全國畫院院長中國畫新作展精品集》中的《清風明月》圖,畫中月下的一對潔白的鷺鷥和濃濃淡淡的荷葉上他的自題詩更足見功底:“靈根本就生西天,淡泊雍容入佛緣。應物隨風多幻化,羽衣飄逸欲登仙。金裝玉點描通體,素裹鰲游遍大千。當叩普陀觀自在,人間相賜一枝蓮。勿怪廉溪愛此君,濯清香甚益稱神。生來末沐三春雨,醒后猶萌千蕊新。只可遠觀憑處賞,不容植種到埃塵。天涯何故知音少,可笑紅裝醉世人”。在這方面,程鵬博聞強記,你提到什么詩,很多時候他張口便接。而他自己寫詩,也來得很快。營口市詩詞大賽,不僅限韻而且限時20分鐘,程鵬15分鐘就交了稿,在全場他是第一個,沒有古詩詞豐厚基礎是斷然作不出來的。
我所說的完全,是程鵬本身就是一個詩人之性格。程鵬不是沒城府,但程鵬說話從不曲里拐彎,是原生態的。他從不強打精神地應酬,更不會字斟句酌客套。有人說他瘋,有人說他狂。但程鵬既瘋且狂、興致大發之時,能將他平日十分珍惜的畫慷慨地送人;而一言不合,他也能將平時的要好之友罵個無臺階可下。市里有一位領導在程鵬高興時曾當著他的面說:“要與程鵬交朋友,得隨時準備下不來臺。”
人說凡人很難擺脫一種自傲情結,這情結表現在每個人的身上是不同的。什么是自傲情結?一種是清高,一種是炫耀。表現在程鵬身上呢?如果說程鵬并不在意別人是否贊譽的話,卻是絕不想聽到他人的微詞。如果,如果程鵬肯向誰承認自己有缺失的話,那也一定認為是一流的缺點或光榮的缺點。他會理直氣壯地說自己錯在哪里,好像錯的不是他而是聽者問者。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對一個堅決朝向他目標走著的人,別人是一定會為他讓路的。非常信賴自己的程鵬,是個喜歡較量的強者,也是一個精神貴族。盡管他的體力和年齡已不再屬于青春,但你一接觸他,就能讓你不斷感受生命鮮活的節律,感受到他身體血液里流淌的是躍躍奔騰的雄野之心和不得逞的遺憾:他仍然是一個夢里騰云的年齡,一個感情波瀾壯闊的年齡,一個還不知道什么叫做怕的年齡。說句笑話,如果誰惹惱了程鵬,誰就可能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
拿到這本融詩、書、畫為一體的《惆悵集》時,很多人感到奇怪他的書名:這樣一個棱角分明性格的程鵬,也會有傷感惆悵?這樣一個作品分別被美、日、德、法、加等十幾個國家有關部門個人收藏,曾兩度進入魯迅美術學院,師從關東畫派創始人、中國畫大師王盛烈、孫恩同等教授的程鵬,也能有愁悶惆悵?這樣一個曾被北京詩文評審中心授予“當代詩神”,也被授予“中國歷代書圣名家(當代名家)”榮譽稱號,被中國美術家聯合會、世界華人書畫家教授藝術促進聯盟等十四家授予“國際銀獎藝術家”的程鵬,也會失意惆悵?
然而,一九四七年出生于遼南丘陵地帶鄉野小村一個書香世家的程鵬,人生故事確有說不盡的一波三折!
程鵬是姊妹四個中最小的一個,一生的命運家庭對他的影響極為深刻。從藝術的影響說,家庭給了他藝術的潛質:程鵬的祖太爺是山東登州府的五品官員,吹拉彈唱樣樣都行,舅舅是東北講武堂的學生,任過美協主席,書畫院長;聰慧的母親給了他藝術的啟蒙:母親畫得一手好素描,那漂亮的枕頭底圖,程鵬自小就喜歡,常就跟著母親畫那些美麗的花兒;地方名儒給了他藝術的牢固基礎:初中時在學校就有畫名的程鵬,有幸得到燕京大學畢業、喜收藏的地方名儒劉丕周和遼寧美協出版社顧問匡榮先生“可堪造就”的欣賞,學業之余跟他們學了五年的古典文學、舊體詩詞、古書畫瓷器鑒賞。程鵬深有感觸的說過:這五年,得益匪淺。他說,在一次看有文徵明題字的明仇英青綠山水畫時,了解明四家中仇英畫得最好,人、物、山、水,無一不能,無一不工,卻因為文學修養不足而在價位上遜于唐時的文、沈、唐三人,至此,詩文入畫的重要性在程鵬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烙印,他也將自己的追求目標定在了全面發展的藝術之路……
以這樣的基礎發展下去,程鵬的前程真的是鵬程萬里!然而,命運卻殘酷地折斷了他躍躍欲飛的雙翅。1965年考入魯迅美術學院的程鵬正沉浸在藝術的構思中,1966年一場猝不及防的文化革命,他因家庭出身“問題”被當作“黑七類”子女中止了學業,自此陷入了艱難的生存境地:為了逃避被污辱與被批判的狀態,程鵬跑到浙江寧波的大姐家,沒幾天,一封通緝程鵬的令就發到了大姐那里;程鵬又跑到南京伯父的大姐家里,沒住上半個月,通緝令又追到南京。跑來跑去,程鵬一個人流亡到北大荒,在黑龍江省龍江縣一個叫龍南農牧場落下了腳,他先是為人種地、給人當木工,又在文革末期當上了初高中語文教師、企業美術設計……惶惶然一十二年,數次改行,居無定所,甚而一年遷居三次!時運不濟,又遭婚變,可謂飽嘗世味。
“羈旅而無友生,惘悵兮而私自憐。”《惆悵集》中收錄在《旅居黑龍江感賦三十韻》中便有這心情的記載:“孤苦伶仃塞外身,壯心事業兩沉淪。”“陋舍頻苫尚漏雨,茅棚草筑不防寒。”“布衾年久冷如鐵,幼子號寒室未溫。”“糊口愁來無日安,宛如舟子下懸灘。”“窮途取借恨無門,階級劃清路線分。情系婿翁窺白眼,難從郎舅借分文。”
但是,程鵬不是屈服于命運的人,他逃出去是同厄運抗爭,他化筆為刃也是同厄運抗爭。他收錄在《惆悵集》的《解嘲》一詩中便表露了自己的心跡:“幾次遇諍難閉口,一生執事未低頭。名字何妨隨便論,率真直辯不同流。雖然半世舒眉少,自許豪情壯斗牛。”
程鵬在詩中表露的也同樣在他的畫中表露,如果初看程鵬的畫,會以為他繪畫時的筆調是柔和的,他的心情是平靜的,有“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的悠閑。但如細細琢磨,就會讓人在柔和平靜的后面看到清泠、唯美、孤傲與躍躍雄起的內心,畫的美,是一種經歷過磨難的清涼蒼茫之美。我喜歡程鵬的畫就喜歡那種清秀、清冷、清越、清魂。你看他的《高山流水》、《故鄉記憶中的大山》、《興安深情》,那筆直陡峭高聳入云天的青峰峻巒,以攝人魂魄的氣概占據了整個畫面的三分之二,天,只露了邊上窄窄的一小條,而那亮亮的,從云遮霧罩中曲折跌宕地畫出的嘩嘩流淌著的天來之水之泉之瀑布,極有氣勢又極為壯觀。特別是他的《興安深情》,聳入云天的筆直墨綠的青松,同樣占據了畫面的三分之二,三分之一是地面雪的潔白。白雪之上,密密的松林之中空地兒一角處,木柵欄靜寂地圈夾了幾許人家的草房。整個畫給人的既有世外桃源的那種清冷寂靜,也有山高皇帝遠的清純悠然。他的被美國密蘇里大學圖書館收藏的《鄉情》,沐浴在銀盤圓月之下剛剛開化的小河,仍生長在冰雪中枝梢卻分明沾染了綠色的春柳,都給人以靜寂清冷之美。
這是切膚的人生體驗與藝術相交融的畫。
程鵬之所以每一幅畫都畫得很美,那是因為他心中有美,是因為他熱愛美的生活,如果他不愛美,他在那樣艱苦的日子里,就挺不下去。但最能體現程鵬性格的畫,則是他收入《惆悵集》中的一幅竹圖。雖是靜靜的月下,你看那硬硬的竹竿直破畫面,被風打的竹葉如刀,程鵬的題詩一句:“莫道此君多硬節,風來也得自低頭”。程鵬真的是這樣的性格嗎?非也!這不過是他對世事的一種惆悵與慨嘆!他的畫很多,這一幅小品,能入選其中,足見程鵬對其畫其詩其書是滿意的,而我,也從這幅畫作中看到了他不馴的性格。
由詩由畫及書,程鵬的書法是與他的畫他的詩相映相襯的。向以帖學為主、幼習《趙孟頫》、《二王》及《孫過庭》等,加之無拘無束、率性而為的性情,使得他的書法有著扎實的傳承內涵,充滿著活力與氣勢。他用筆很是爽快、勁逸,流暢中含著凝重,灑脫里透著含蓄,所有的中國漢字,在他的筆下,猶如俏峰重巒,似如行云流水,真有“飛走流注之勢,驚悚峭絕之氣”,是能將人帶到一個很有魅力的意境之中去的書法。
詩書畫集于一身的程鵬,作為大石橋市美協主席真是不可多得的人物,然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程鵬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社會活動家,一個形成地區性書畫熱的領軍人物。
他對書畫藝術的組織宣傳煽動能力,簡直有著魔鬼般的天才!
不認識書畫的人,他能教你深深地認識;不熱愛書畫的人,他能將你引入迷境。從市井村夫到市委領導層,從普通干部到盼盼集團、青花集團等著名企業家,他影響了一個地區的一大批人,帶起了二支浩浩的隊伍,這隊伍一支是書畫家隊伍,一支是欣賞愛好者隊伍。為了增加畫家創作的情趣與氛圍,程鵬自己籌集資金,多次組織畫家到山東畫院、黑龍江畫院、沈陽魯美聽課,每年都要組織數次的展出。而且,你想都不會想到,他竟能將一個縣級市的畫家作品展到東方文化發祥地曲阜、展到北京,并由中國美協主辦,秘書長戴志祺親自幫助策劃。圣人面前賣字畫,程鵬自信大石橋多年的積淀是有實力的。果然就在北京受到歡迎,在曲阜引起震驚:沒想到不知名的小城竟有這么多的好畫!在曲阜的每一天,都有一名副市長副書記陪著,最后一天畫家們竟被搶了,常務副市長將所有的書畫家專車接到貴賓館去,每人一張桌子一個臺燈求畫一幅畫。也因此,孔子誕辰2055年全國慶典,唯一縣級市的兩張請柬是送給大石橋市。
大石橋市委副書記王冠茹評價說:“程鵬在開發大石橋市的書畫藝術上,在宣傳教育的作用上,是無與倫比的。大石橋的書畫熱,大石橋的書畫氛圍,特別是大石橋書畫對外界的影響,程鵬功不可沒。”
吟風嘯月,扶風堂主程鵬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