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是處在幻想中的一代,他們沉迷在電視選秀之類的節目中。他們生活大部分都是靠父母結賬,靠父母給錢的孩子……然而,這些都不足讓人焦慮。在這個紛雜的社會,90后的心理問題將隨著時間日益突顯,這將是他們今后成長中最大的障礙,你不僅要問,他們會比80后們堅強么?
這個專題將會給你一個最清醒的剝析——
90后心理問題主要來源表
1.社會困難
獨生子女從小缺乏社交鍛煉機會,家庭度過以其為中心而使其任性、自私,應試教育使家長過分關注成績而忽視了生活技能、人際能力的培養,這些都可能導致社交問題突出。
2.適應困難及社會角色的變化
高考的應試方式多少粉飾了大學生活,進入大學以后,幻想與現實的落差會令他們失望,導致懈怠情緒。另外,大學階段相對自由、自主的學習方式,也會使習慣于被逼、被管的孩子感覺不適應,突然失去方向。
3.學習壓力大、生活負擔相對加重
中學的學習方法無法應付大學的課業;考研、考證,不勝其煩;所學非所愛,欲罷不能;這些長期存在的精神壓力極其容易導致學生的心理問題。
目前,我國高校在校生中就約有20%是貧困生,其中5%到7%是特困生。他們中有些人虛榮心強,經不起貧困的精神壓力,不敢面對貧困,與同學相處敏感而自卑,采取逃避、自閉的做法,并發展成更嚴重的心理問題。
4.網絡影響
沉迷網絡的人勢必在現實交往中技巧不行,不愿意與人對面交往。久而久之便影響正常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舉止反常、精神恍惚、胡言亂語、行為怪異,也就不難想象了。
5.家庭的影響
家人之間關系冷漠、父母互動簡單粗暴。常年缺乏親情交流、過分以自我為中心,或情商低下無視自己內心的苦惱,都很容易積累成嚴重的心理問題。
6.對就業壓力的恐懼
這個原因不細說,只提供一類人案例,如果每天晚上睡覺前你都盯著頭頂上的巨石,而早就有人和你說過,這塊石頭是肯定會砸下來的,那種感覺想必人人都有深刻體會吧。
熱點心理數據盤點
■近七成的中學生擁有一種以上的數碼產品和體育用品
■超過五成的中學生有5套以上的單季衣服(校服除外)
■1/4以上的學生有一種以上的樂器
■近1/5的學生有兩種以上的化妝品
■MP3、數碼相機等載體已在中學生中普及,化妝品之類的時尚元素進入中學生生活
■超過50%的中學生通過上網來了解社會新聞或事件
■當遇到某本暢銷書到網上下載的比例占1/3
■占據中學生的閱讀興趣前三類的刊物是文學人物傳記類、時尚旅游雜志和動漫武俠雜志
■57.6%的中學生欣賞或崇拜影視類明星
■80%的中學生的擇友要求是有共同的興趣愛好
■80%的活動在學校和家庭中進行,其次是在郊外或旅游景點
■45.2%的中學生不參加社團活動
■休閑最主要是看電視、上網,分別占50.7%和43.5%
讓你的心理問題出來曬曬太陽吧!
1.成天泡在網上,又不知道做什么好
建議:聊天作為一種基本交流方式,所要達到的目的是獲得認同。網上聊天很難達到這種認同,所以越聊越無聊。學習和工作累了,玩一玩游戲沒錯,但是打怪練級那些游戲基本上是得不償失的,費時間,傷身體,還花錢。可以玩一玩趣味性強的休閑游戲,消除疲勞。靠玩游戲來交流感情是不現實的,要交流感情最好還是找個人面對面說清。
2.浮躁,好預測未知妄下定論
對看過的電影和電視劇,會按耐不住向別人透露下一個情節或者結局。對不了解的事物,根據一丁點信息發表長篇大論的見解,并且多半是批判的。對權威毫無理由的不耐煩,但絕不公開挑戰,只熱衷于影響身邊的幾個人,并有得到認同的強烈欲望。
建議:多讀書,多參加團體活動。世界的絕大部分真相在我們的視野之外,浮躁是個人修養淺薄的表現,人既是社會成員也是自然的組成部分,需要積淀對世界盡可能多的認識,才能達到意識的足夠高度,才能讓人看起來不那么浮躁。
3.瘦弱,不愛運動
在審美上受日式漫畫的影響,崇尚中性美和病態美。
建議:健身,多進行戶外運動。身體是人最接近自然的組成部分,一個健康強壯不容易被擊倒的身體可以讓我們終生收益。
4.性格軟弱,喜歡為自己的意志不堅定找理由
不喜歡通過溝通達到與外界的意見統一,而是表面妥協,內心強烈反感,表現為通常所說的叛逆。性格軟弱表現在與異性相處方面就是易犯花癡,對異性的正常關懷想入非非。
建議:堂而皇之的與人打一架,正兒八經的談一次戀愛。從自然法則的角度考慮的,作為雄性動物,與同性生物打架和向異性求愛都是走向成熟的標志。
5.消極,拒絕長大
不喜歡被人說成熟,尤其不能容忍被人說是老男人。不耐煩與長輩討論一些實際的問題,反感政治,厭惡參加長輩在場的應酬。要負責任的事情,會讓他們覺得焦慮不安和無奈。
建議:嘗試了解父母的不易。也可以從哲學層面去了解索取和付出之間的辯證關系,就像課本里所說的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6.選擇性自閉
偏愛使用方言或者網絡語言等非大眾語言,不是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基本上很難交談下去。多人參與討論時,如果沒有人邀請他發言,即使他已醞釀好發言稿,還是會選擇沉默。
建議:這些其實都是在溝通上遇到的困難。建議擴大知識面,擴大社交圈,改變與人交談的方式,勇敢表達自己的見解,努力將自己的觀點傳達并影響其他人。獲得認同后就會產生激勵,反復幾次,就可以走出自閉。
7.習慣熬夜
有時候為了“合理安排時間”,干脆用通宵來減少熬夜次數。實際上下半夜都在打瞌睡。
建議:熬夜其實就是自閉在作怪。有熬夜習慣的人,白天就找到了關門睡覺的理由,避免了外界的騷擾。或者白天雖然沒有在家睡覺,因為精神上萎靡不振,能造成“外界不關我事”的錯覺,也能達到抵制外界騷擾的目的。建議立刻改變作息時間,打開心扉。
8.毫無理由的高傲
覺得別人不可能了解自己,并以此作為對別人不屑的理由。不愿意聽別人的建議,也聽不進。這種高傲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么。
建議:90后的自尊更為脆弱,從心理上就更趨向于自我保護,表現為對外界不信任。建議多了解一些社會規則,不管在什么場合,只要你在規則之內,你就是安全的,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存在價值。
9.做事不按計劃,討厭按部就班
以同時看多部小說,守多部漫畫為榮。喜歡同時著手幾件事,忙得焦頭爛額是他們喜歡的狀態,盡管這些事情只要合理安排是完全可以按部就班輕松完成的。
建議:欲速則不達這個道理就不用說了吧。學會制定計劃,可以避免緊急情況下全面崩盤的風險。
10.不問問題,相信百度和谷歌的權威
多數人喜歡用搜索引擎思考,將搜索引擎作為自己的智囊。
建議:互聯網確實給了我們許多方便,但是互聯網上的東西很多都是未經考證,經不起推敲的。所以要避免犯錯,這個地方正需要90后拿出懷疑精神來,不能依賴互聯網而使自身的學習功能退化了。
小鏈接——如何做好心理疾病的預防
1. 積極與他人交往,自己的注意力會被他人所吸引,心理活動就不會局限于個人的圈子里,性格就會變得開朗。
2. 進行客觀的自我評價,與人交談或交往中,要盡量選擇自己擅長的話題與活動項目,充分顯示自己的特長,努力增強自信心。
3. 樂觀進取,以寬容豁達的態度對待挫折。
4. 放慢生活節奏,心態平和面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