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需要奔放的熱情、放縱的夢想、特立獨行的姿態,而這些美好的詞句后面常常隱藏著幾百條揮霍的理由。揮霍無罪,只要你量入為出、無怨無悔。然而往往,我們回頭遙望青春歲月那些無辜犧牲的鈔票,總有點微微悲壯與不甘。
* 以空虛的名義
穿上剛買的ONLY去酒吧消磨一晚,即使眼神空洞,即使一言不發,只要喝的是綠茶勾兌的芝華士,血液很快便可以沸騰。還有那條有流蘇的長裙,適應場地絕不是KFC,怎么著也要綠茵閣吧。我的空虛不想給你看,所以每晚你可以在城中最熱鬧酒吧找到我。而虛榮,不過是一種青春的習慣或者流行,大家都在如此,我怎么可以不?
* 以懶惰的名義
每天打的,每天叫外賣,衣服全送干洗店,不在家的時候鐘點工在。你以為我是亦舒阿姨的鐵桿書迷嗎?所謂品質生活也不是我愿意考慮的,一切的一切只是因為我比較懶。只要能夠負擔,我是不會讓青春浪費在這些無謂的小事上的。當然,我很可能會因此破產,可那有什么呢,大家都在以各種方式走向破產。
* 以潮流的名義
所謂潮流就是需要你不斷更換衣箱內存,所謂緊跟潮流就是每一季更換三次內存。即使行頭全部在價廉物美的潮流小店搞定,即使有善良的老板為你打三折四折,鈔票終歸東流水,流啊流啊無止境。其實潮流不是美,只是青春年少時我們總以為它是美麗的另外一個名字。
* 以夢想的名義
如果失去夢想,青春何其蒼白。我們夢想鉆進DIOR最新款牛仔外套立刻便像貓王孫女那樣貌美如花,夢想用了雪肌精就會有“白雪公主”許慧欣那樣吹彈欲破的好皮膚……廣告給了我們公平夢想的權利,不公平的只是代言人拿的是六位數以上的酬勞,而我們掏掉幾月的薪水,到頭來無一例外夢想成空。
* 以創業的名義
同事中有人炒股票發財,于是你求他推薦一支“黑馬”殺了進去;報紙上有人買彩票中了500萬,于是你每周雷打不動投入一筆;某某網上創業成功,于是你跑到批發市場轉了一圈就在網上開店了;知道傳銷非法,可還是經不住別人巧舌如簧……
年底,財政絕對赤字。不過誰知道呢,說不定什么時候可以賺錢。每個人都這樣想,小部分人對了,大部分人錯了。
* 以發呆的名義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發呆成了女生最酷斃的行為,而更酷斃的是不遠萬里尋找一個適合發呆的地方。發呆的天堂山青水秀遍布地球每個角落,只要手里有鈔票,隨時可以抵達。
短假近呆,長假遠呆。為美麗的風景添美麗的人物為我輩之不可推卸責任,誰叫咱們年輕呢。
* 以科技的名義
比衣服潮不潮流,那么小兒科!咱們寫字樓里流行比拼誰的手機最新款,誰的數碼裝備最潮流。這樣的比拼雖然也虛榮,不過虛榮的很科技很文化。惟一讓人吃不消的是數碼產品更新換代之快絕不輸于時裝,價格卻雷打不動,不怎么可能如去小店買仿版DIOR網眼衫和LV櫻花包那樣暗度陳倉。
* 以愛心的名義
據說飼養寵物可以培養人類的愛心,于是你的小屋里多了一個只花錢不干活的家伙。干糧要進口名牌的,辦證、打疫苗、做節育手術的開支雷打不動;項圈、搖籃、香波、廁所、磨牙棒、衛生巾一應俱全。如果這些都還能承受,那么如果它不幸病了一次,你恐怕上吊的心都有了。寵物醫生們多半不認為養寵物是為了培養愛心,只以為是錢多了燒的,不宰你天理難容。獻愛心獻到破產,這是個問題。
* 以戀物的名義
心理學家說戀物是女生缺乏安全感的象征。不定期的,你就會戀上一種東西。比如絲巾、胸花、香水、琉璃燈、芭芘娃娃等,以收藏的名義,你的小屋里塞滿了漂亮的物品,存折上的數字卻長期徘徊在個位。其實所謂的收藏一向是富人的游戲,那些指望靠收藏在N年后暴露的窮人們啊,這個夢想能給你帶來快樂,卻也足夠悲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