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是用兩條腿在跑,我們是用一只腳在跳,差距怎能不大?”一位從東部地區考察歸來的領導告訴筆者,“我們堂堂一個直轄市實際利用的外資,竟趕不上人家一些縣級市的水平!”這位領導深有感觸地說,30年前,重慶比東部很多地區都要發達,現在為什么會被人家遠遠地拋在身后?因為人家是用兩條腿在跑,改革、開放齊頭并進,而我們卻是重改革輕開放,跛著一條腿,怎能不落后!
這位領導的感觸,已經引起很多人的共鳴。目前,全市基本上形成了一個共識:開放是重慶的短板。但這塊短板究竟短在何處?表面上看,是短在經濟上,特別是短在外貿和利用外資這些指標上。其實,真正的短板是我們的思想。
仔細梳理,在開放方面,我們至少有三塊思想短板。
一是無知。盡管改革開放30年了,重慶開埠的歷史也有100多年了,但依然有不少干部不能睜眼看世界,只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打轉,絲毫感受不到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他們以為開放只是沿海的事,是特區的事,在本地最多是領導的事,是外經委的事,與自己的工作沒什么關系。特別是一些基層領導干部,對于世界貿易規則和經濟全球化等基本知識,連ABC都還不太清楚。無知便無為。因此,開展“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大討論活動,首先要在全市各級干部中深入開展開放知識大普及活動——甚至可以說是“啟蒙活動”,從ABC學起。只有對當今的世界有深入認識,對世界貿易的基本規則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等有深刻認識,才能睜眼看世界,才能真正看清世界。
二是畏難。也有一些干部,他們能夠睜眼看世界,甚至對世界經濟的發展態勢有著深入的了解,寫文章、講道理、提建議頭頭是道,但就是在行動上前怕狼后怕虎。他們認為,經濟全球化的波濤再怎么洶涌,也涌不進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來,重慶離大海遠著哩。招商引資,特別是招外商、引外資,尤其是世界500強那些大個兒,怎么可能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來落腳呀?他們認為,重慶地處內陸,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和產業配套功能等比較差,目前還無條件大規模引資。其實,基礎差一點,說明成本低,發展晚一點,說明前景廣,這些,精明的外商怎會看不清楚?再說,經過直轄10年的發展,重慶的基礎設施早已今非昔比,我們完全可以挺直了腰桿,向任何世界一流企業的老板招手:“Welcome to Chongqing!”那些看得清世界卻看不清自己的干部,在“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大討論活動中,一定要克服畏難情緒,好好找找自己的比較優勢,壯壯膽。
三是盲目。還有一些干部,他們熟悉世界貿易規則,思想很解放,但在招商引資上存在好高騖遠、崇洋“美”外的思想,非外商不招、非外資不引。他們不是不能睜眼看世界,而是眼睛只盯著世界看,對內商、內資視而不見。這說明他們對開放的理解存在片面性。開放既是對外開放,也是對內開放。對這些干部來說,很有必要樹立兩個觀念:“重慶以外都是外”——凡是重慶以外的商人,都是外商;“財資以外都是外”——凡是財政資金以外的錢,都是外資。不管外商內商、外資內資,凡是有利于重慶科學發展的,來者不拒,一視同仁。有了這樣的胸襟和氣魄,“開放重慶”方能名副其實。
制約大開放的短板是思想,要擴大開放,就必須解放思想。因此,市委決定在全市范圍內深入開展“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大討論活動,圍繞擴大開放來解放思想,通過解放思想來擴大開放,這是非常及時的。只要我們把解放思想作為擴大開放的鑰匙,通過開展大討論活動,找到并解除一切影響大開放的思想束縛,就一定能夠推開重慶的大門,在大開放中實現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