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總部經濟浪潮席卷全球。
重慶要成為中國西部地區重要增長極、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必須借著這股“東風”發展總部經濟,這是重慶的戰略選擇和迫切需要。為此,應從戰略目標、戰略路徑、支撐系統、重點產業等方面來打造外商挺進中國西部的“橋頭堡”——總部經濟。
■ 戰略目標——長江上游地區的大區域性總部經濟
重慶總部經濟應與京津滬錯位發展,結合重慶橫貫東西、縱橫南北這一特點,定位于建設長江上游地區的大區域性總部經濟。
為此,應重點分為三個層次:一是重點吸引跨國公司和國內大企業集團全國性總部;二是努力引進跨國公司或國內大企業集團的區域性總部,如西部總部、西南區總部;三是全力引進全國各省市大企業集團的區域性總部。從戰略布局來看,應以“一核、一區、一帶”的多點發展模式,形成以解放碑CBD為核心區,以北部新區(含江北區、渝北區)為發展區,以其他主城區為發展輻射帶的多布局、多基地的總部經濟發展模式。
■ 戰略路徑——品牌、高端戰略
重慶受地域限制,在發展總部經濟過程中不能面面俱到,應實施品牌化和高端化戰略。品牌是基礎,高端是目標,只有品牌與高端才具有最大的集聚效應、擴散效應和乘數效應。比如,在上海恒隆廣場的通用電氣(中國)公司一年納稅1.5億多元,歐萊雅(中國)公司一年納稅超過2.9億元。
就重慶CBD發展而言,一是要引進國內外最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企業集團,以提升地區競爭力;二是要引進國內外最大的金融機構和企業財團,以暢通重慶的融資瓶頸;三是要引進能與重慶支柱產業戰略合作的國內外大企業集團,以強強聯合;四是要引進全球一流的高端品牌企業、國內著名商標企業來重慶發展,以打造品牌之都、高端之城,彰顯新重慶的品牌影響力。
■ 支撐系統——基礎條件、政府管理、政策支撐
一個區域,如果沒有一流的軟環境和高端的商務設施很難引進總部企業,如果沒有一流的政策環境和一流的服務也很難發展總部經濟。
完善基礎條件和商務設施系統。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功能引導、協調發展”的原則,從戰略和全局高度不斷完善發展總部經濟的基礎條件和高端商務設施系統。在解放碑CBD、北部新區、主城各區的發展上,規劃好總部經濟的“一席之地”,著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商務樓,為總部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預留空間;按照“留住一批、引進一批、發展一批”的思路,積極爭取引進全球500強、全國500強、各省市50強企業來重慶設立地區總部和集團總部;扶持本地總部企業生根、升級,吸引外地渝商把總部遷回重慶;引導全國各省市50強大企業集團在重慶建立企業總部大廈和區域總部大廈,如浙商總部大廈、滬商總部大廈等等,不斷壯大總部經濟的規模。
完善政府公共管理服務系統。創新管理模式和服務機制,強化對總部經濟的服務。把發展總部經濟列為重要戰略,制定總部經濟戰略規劃,成立重慶市發展總部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總部經濟發展的領導和服務;成立一個專門負責總部經濟發展的機構,引進一流的管理人才,為總部經濟發展提供專業、高效的服務;樹立大服務觀念,以全球化的視野來豐富服務的深刻內涵,做到服務無國界,服務無內外,為總部經濟發展營造一流的軟環境。
強化總部經濟的政策支持系統。建立總部經濟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以有效解決總部企業在發展和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制定總部經濟的扶持政策,如設立新入駐總部企業補助基金,對入駐的總部企業給予一次性補貼。設立總部企業突出貢獻獎,每年給予經濟貢獻大的總部企業法人重獎;建立總部企業的掛牌保護制度和信息溝通機制;建立總部企業綠色通道服務制度,由市政府向總部企業發放“綠色通道服務卡”,職能部門上門服務;定期舉辦“總部經濟發展論壇”,邀請國內外一流的專家和全國各地總部經濟發展的管理機構,共同探討總部經濟的問題、對策及發展思路,充分“借腦”、“借智”,發展重慶總部經濟。
■ 重點產業——金融、商貿、信息、文化
要加大對金融、商貿、信息、文化等輻射廣、服務強的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不斷增強區域經濟的服務功能和輻射能力,為總部經濟發展提供高效服務。
創新金融產業,建設長江上游金融中心。一是規劃建設解放碑金融街,實施“外引內強”戰略,著力引進國內外一流的風險投資、信用擔保、財務公司、金融租賃、資產評估等機構,設立地區總部,打造長江上游地區“風投高地”。二是借鑒天津成立渤海灣銀行、濱海銀行,廣西成立北部灣銀行的思路,籌建中國城鄉銀行、西部銀行,與香港、澳門等地共建港渝發展基金、渝澳發展基金等等,不斷完善和增強區域性金融中心的服務功能。
創新商貿業,打造長江上游高端商貿中心。不斷提升高端商業的品質和規模,努力形成以品牌店為基礎、以高端商場為核心、以特色商業街為支撐、以傳統老字號商鋪為亮點、以中端商品市場為輻射、以低端小商品市場為擴散的大重慶商業網絡體系,為長江上游乃至全國提供高品質的商業環境和完善的商業服務。
創新信息產業,建設長江上游信息中心。整合現有資源,規劃和命名如“傳媒大廈”、“網絡大廈”、“軟件大廈”、“創新創業大廈”等,有針對性重點引進科技信息服務業全球500強和全國100強企業入住,不斷壯大信息產業規模,建設長江上游的信息資訊中心、信息網絡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信息資源中心。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打造長江上游文化教育中心。一是樹立“大文化”戰略觀念,鼓勵和引進全球最高端的文化產品的設計和制作企業以及文化推廣機構,充分挖掘“巴渝歷史文化”,大力發展“商旅文化”,大力弘揚“抗戰文化”,大力推廣“飲食文化”……不斷增強發展的軟實力,提升城市的核心競爭力。二是積極發展高端教育培訓市場,引進國內外一流的大學和高端戰略管理及專業培訓機構,加強對高端管理型培訓市場的扶持,把教育和專業培訓轉化為產業,使之成為未來經濟發展新亮點,為長江上游地區和西部經濟發展提供高端人才支撐。?笊
(作者單位:重慶市渝中區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