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到大中型企業鍛煉。先后選派26名年輕干部到大中型企業鍛煉,豐富他們的經濟工作經驗。二是外出招商引資。每年擇優選派20名年輕干部外出招商,下達任務,制定考核辦法,成績突出者由縣委、縣政府予以表彰獎勵。三是到經濟部門鍛煉。先后選派37名非經濟部門及街道、鄉鎮年輕干部到縣工業園區、發改委、財政局、貿易局等經濟部門鍛煉,促進其熟悉經濟工作,提高其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2006年以來,有120名經過培養鍛煉的年輕干部走上基層領導崗位。
(大足縣委組織部陳朝梅)
豐都:加強黨員信息庫建設
抓好資源配備。基礎條件較差的單位和鄉鎮采取“部里拿一點、財政擠一點、自己出一點”的辦法配備電腦,對50多名專(兼)職工作人員進行專門培訓。
抓好升級。對所有已建庫單位的數據庫進行升級改版,確保轄區黨員信息準確無誤。目前,已將全縣1503個黨組織和30675名黨員的數據全部匯總入庫。
抓好應用。運用信息庫為黨建工作服務,特別是在對貧困老黨員的調查中,對全縣1151名老黨員調查摸底,為開展黨內互助幫扶活動打下堅實基礎。
(豐都縣委組織部潘威)
彭水:解決農村黨員學習見效難問題
課件直觀教育。利用遠程教育信息量大、覆蓋面廣、生動直觀的優勢,縣電教中心與農林、畜牧等部門刻錄課件,發放到遠程教育點,讓更多群眾掌握科學種植、養殖技術。
課堂直接教育。發揮遠程教育輔導隊伍師資優勢,結合務工維權、農業實用技術、農村醫療等,有針對性地進行集中培訓。共開辦各類輔導班50余次,受教育者達1500人(次)。
基地實踐教育。建立遠程教育學用結合項目示范片(基地),組織農村黨員到田間地頭現場示范講解,學以致用。
(彭水縣委組織部謝枚洺)
永川:加強黨外干部隊伍建設
堅持每年對現任和后備黨外干部集中培訓一次,引導他們提高思想認識,消除顧慮,安心工作,發揮作用。同時,把黨外干部的教育培訓和隊伍建設專項經費列入區級財政預算,采用黨員干部與黨外干部結對的方式,幫助黨外干部解決實際問題,實行重點跟蹤培養,區委定期對結對培養情況進行檢查。通過培訓和政治引導、多崗交流和實踐等方式,提高黨外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參政議政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對條件成熟的黨外后備干部及時選拔任用。兩年來,共提拔科級以上黨外干部48名,有7名黨外干部擔任區級領導職務。
(永川區委組織部)
渝中:建立黨內關懷聯動幫扶機制
一是將困難黨員幫扶工作納入全區城市解困工作整體部署,出臺《渝中區困難黨員幫扶工作暫行辦法》,在再就業工程、最低生活保障工程、廉租住房保障工程等活動中,充分發揮工會、勞動、民政等職能部門的優勢,共同開展困難黨員幫扶活動。二是建立健全聯系幫扶制度。全區370余名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每人至少幫扶1戶幫扶對象,85個區級部門分成12個組分別對口聯系12個街道的困難黨員,1100余名黨員干部主動幫扶困難黨員,目前已結成1237對幫扶對子。2003年以來,全區發放慰問金、慰問品價值超過130萬元;舉辦各類再就業技能培訓班69期,培訓下崗失業黨員920余人(次);開展集體座談會、對口幫扶談心會90余次。
(渝中區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