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重慶市紀委收到一封舉報信,舉報時任渝中區副區長王政、區委副書記鄭維收受房地產開發商的巨額賄賂。隨即,經市紀委調查并移送市檢察院立案偵查,最終查清了王政、鄭維以及沙坪壩區副區長陳明收受巨額賄賂的犯罪事實。2007年底,王政被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鄭維、陳明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和10年。
三名廳級領導干部,在功成名就之后是如何一步步滑向犯罪深淵的?
■ 王政:從1萬元到966萬元
和很多落馬的貪官一樣,47歲的王政也有一個苦難的童年。他8歲時父親去世,全靠母親拉扯他和弟弟長大。為貼補家用,王政打過零工、下過苦力,品嘗了生活的艱辛。恢復高考后,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靠著政府的助學金完成了學業。大學畢業,王政進入一家國營企業從事技術工作,并從普通技術員做到高級工程師,多次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進入政府規劃部門工作后,他又從一個普通辦事員干起,最后當上了局長。
在沙坪壩區擔任規劃辦主任后,隨著與房地產開發商們來往的增多,在享受了開發商精心安排的奢侈生活后,王政漸漸心理失衡。正如他在悔過書中寫的那樣,“總認為自己為社會、為人民做了很多事,但收獲卻很少”,尤其是當他發現自己稍微“調整”一下規劃就能使開發商獲取上千萬元的利潤時,他覺得,不為自己“撈點”真是太虧了。
2001年4月,開發商李某宴請王政,請求王政幫忙協調,加快辦理自己購買土地的手續,并塞給他1萬元錢。經過一番思想斗爭后,王政收下了“第一筆”受賄款。隨后,王政的貪欲便愈演愈烈。他在悔過書中寫到:“從收受一套次品茶具都要激動半天,到大筆現金猶豫再三,到最后來者不拒,再之后就達到忘我的狀態。”
2002年上半年,時任沙坪壩區規劃分局局長的王政在自己的辦公室收下了開發商薛某送的人民幣80萬元。隨后,他又收下重慶某知名樓盤開發商送的市值180余萬元的兩間商鋪。2003年底,已任渝中區副區長的王政在家中收受開發商譚某送的人民幣75萬元。2007年初,他又收受開發商李某人民幣70萬元。
檢察機關查明:2001年4月至2007年6月,王政34次收受多家房地產開發單位及個人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966萬余元。
據王政交待,由于收受了大量賄賂,他心里非常害怕,于是,不斷用酒精和美女麻醉自己,先后與多名女性有過不正當性關系。
■ 鄭維:用退小禮金掩蓋大受賄
鄭維的人生閱歷非常豐富,扛槍、當工人、站柜臺,還在政法戰線工作過多年。最終,他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渝中區紀委書記、區委副書記。
熟知法律的他很清楚腐化墮落的后果,因而為官之初,他比較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抓好轄區內領導干部的廉政教育,在干群中有著不錯的口碑。
然而,隨著官位的升遷,看著身邊的朋友過著富裕甚至奢侈的生活,鄭維的內心漸漸發生變化。與王政及開發商朋友的接觸,更使鄭維的內心受到莫大的沖擊。他和王政同在沙坪壩區任職時就是好友。王政對這位分管紀檢工作、對自己有監督制約關系、對轄區內重點工程項目負有監督職能的“大哥”照顧有加,有好吃好喝好玩的,都不忘把“大哥”帶上。于是,鄭維逐漸在眾人的吹捧、諂媚中感受到為官的“快樂”,對開發商們一擲千金的生活充滿了羨慕,漸漸對自己有權無錢的現狀感到不滿。
2002年6月,重慶某置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某找到鄭維,希望鄭維能幫忙促成政府選購其開發的樓盤作辦公樓一事。鄭維知道撈錢的機會來了。他想方設法促成此事。事后,鄭維欣然收下韓某的5萬元“感謝費”。
嘗到甜頭的鄭維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據檢察機關查明: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鄭維先后10次非法收受他人所送人民幣120萬元。
與法律打過多年交道的鄭維明白自己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后果,他企圖通過賭博來麻醉自己,但恐懼卻與日俱增。
2007年6月的一天,鄭維發現自己放在辦公室的10萬元賄賂款不翼而飛,卻根本不敢報案。同時,懷著僥幸心理的鄭維一邊收錢,一邊千方百計掩蓋自己的罪行。對于自認收得不穩當的9萬元,鄭維主動退給行賄人,并上交給紀委1萬元。他企圖用退小額禮金的手法,來掩蓋其大肆受賄的真相。
■ 陳明:從“四不收”到胃口大開
41歲的陳明年富力強,正處在干事業的黃金年齡。科班出生的他從事了多年規劃設計和管理工作,因勤奮好學、熟悉業務、業績突出,年僅31歲就被提拔為副處級領導干部,先后擔任重慶市規劃局副處長、處長。
在領導和同事眼中,陳明為人低調、工作勤勉、業務能力強;在家人眼里,陳明孝順父母、極有家庭責任感——每天,他都會抽出時間扶著年邁的父母到小區散步;周末,他盡量在家陪妻子、孩子,從不在外面拈花惹草。在每次干部民主測評中,陳明的得票都非常高。然而,剛剛升任沙坪壩區副區長不久,陳明便栽了,讓熟悉他的人不禁扼腕嘆息……
在規劃部門工作之初,陳明是非常自律的人,第一次參加一個規劃方面的會議得了5元錢的會務費,陳明回來后就上交給科長,曾被同事笑言“太老實”。因多次拒收禮金,開發商也曾戲稱陳明為“沙漠中的綠洲”。
和王政等人一樣,隨著手中權力的增大,隨著與開發商交往的增多,想到自己為他們辦了那么多事仍很清貧,陳明的心理失衡了。他逐漸開始收受一些金額不大的紅包、禮品,并給自己定了一個“四不收”原則:即金額大的不收、社會上“口碑”不好的人不收、不熟悉的人不收、提過分要求違背原則的不收。
但,閘門一旦打開,所謂的“防線”哪能擋住“欲望”這“洪水猛獸”?
2001年10月,陳明對某公司開發的舊城改造項目的規劃設計、修改方案等方面給予關照、支持,幫助其順利通過規劃選址審查。之后他向該公司低價購買了一間門面,就此拉開其受賄的帷幕。后來,陳明又讓該公司向其父低價出售了104.77的門面一間,交易價格為人民幣60.288萬元,低于市場價20.096萬元。
此外,陳明還大肆收受一些開發商送的現金及其他珍貴物品。據檢察機關查明:2001年10月至2007年6月,陳明非法收受開發商所送的財物折合人民幣共計76.443萬元。
■ 貪官悔過,警示為官者不要步后塵
王政、鄭維、陳明落入法網后,對自己的過去和所犯罪行追悔莫及。
王政:我悔、我恨,我悔不該樹立了不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以至于走上違紀違法的道路,我恨我這個不爭氣的兒子辜負了含辛茹苦的母親……我悲、我哀,我悲不能再為社會和人民貢獻自己的熱血和技能,我哀我使善良的妻子(因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受審)走上了違法違紀的路,我哀我不能為年邁的母親送終守靈……我悟、我醒,我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所犯錯誤的嚴重性……我愿成為反面典型,以警示后人……
鄭維:今天正好是中秋節。此時此情,我才真正感受到中秋月圓、人圓、家圓的真正意義。沒有什么能比自由更寶貴,沒有什么能比家庭團圓更寶貴,沒有什么能比跟親人在一起更寶貴。而我,由于沒有去做一個清官,失去了這些寶貴的東西,我感到非常的后悔。如果,我還有機會,我一定要緊緊抓住它,再也不讓它失去。
陳明:夜深人靜,心緒難平,往事不堪回首。夜夜噩夢中醒來猶如隔世。想著年少時,班級野炊活動中忘交半斤米,父親斥責的眼光下羞恥的警醒;到青年時,勤奮讀書,在中學畢業自我鑒定中,滿懷激情寫下“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立志報效社會”的誓言。在壯年時,肩負組織的信任和責任,正可實現自己報效社會志向的當口,我卻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沖擊下迷失了自己……想著自己的行為給黨和政府造成的危害及惡劣的社會影響,我感到自己罪有應得……也相信我的案例,一定會教育挽救更多的干部,珍惜機會,努力為黨、為人民做好工作。
■ 從王政窩案說開去……
近年來,火紅的房市讓房地產商獲取了巨額財富,也讓一些為他們大開方便之門的官員暴富起來。王政、鄭維、陳明就是三個在房地產開發中落馬的廳級領導干部。
從三人的悔過書中可以看出,為官之初,三人也告誡自己不要搞攀比、不要拉幫結派、不要貪污受賄,然而,當他們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大,“不要”逐漸變成了“應該”:我幫了人家的忙,收一點感謝費也是應該的;我辛苦奮斗多年才坐上這個位置,謀一點個人利益也是應該的;我比別人能干得多,也辛苦得多,多得一點辛苦費也是應該的。他們覺得,權力不是組織和人民賦予的,而是自己掙來的。既然是自己掙的,既然是屬于自己的,那當然要為自己謀取利益。
權力觀失衡,人生觀、價值觀錯位,理想信念的喪失,是三人腐化墮落的根本內因。同時,行政審批權力過于集中、管理不規范也是造成三名廳級干部蛻變的原因之一。
從此案可以看出,個別部門、個別領導手中的行政審批權過大、過于集中,尤其是行政審批中的自由裁量權過大,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是導致王政等三人腐敗的重要原因。如對按照相關規定必須交納的各項費用,王政大筆一揮,批給相關部門,上千萬的工資保障金和項目保證金就得以少交或緩交。同時,在房地產項目審批中,制度及規定的不完善和管理的不規范,也給王政等人腐敗創造了有利條件。比如,雖然相關法規和政策對容積率的調整有規定和限制,但在實際操作中,又有一定靈活性,王政等人才鉆了空子。
三“廳官”的落馬,表明黨與腐敗水火不容。同時,1月14日,王政的妻子,重慶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原副部長、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原主席、黨組書記羅靜虹,被重慶檢察機關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提起公訴。3月4日,重慶市五中院一審宣判:羅靜虹犯受賄罪被判有期徒刑兩年;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這對于加大打擊貪污、受賄犯罪具有標本意義。以往腐敗犯罪的官員總有一種僥幸心理,即使犯罪被發現,只要財產轉移了,那么也是“苦了我一個,幸福全家人”。如今,貪官的家屬掩飾隱瞞犯罪所得也要追究刑事責任,這也將加大官員進行腐敗犯罪的成本,從而減少腐敗犯罪發生的幾率。
(圖:無牙子)